分享

遇见中华白海豚,保护“水中大熊猫”!

 袁承志dtau70na 2020-04-15

今天是

中华白海豚宣传日

中华白海豚是唯一以“中华”命名的海洋豚类,也是我国海洋鲸豚中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音乐创作人、PADI大使 查可欣为大家讲述中华白海豚的故事。

《深蓝拾光》是由无境深蓝发起的视听结合知识倡导型海洋公益项目,本期节目由《海洋世界》提供内容支持。故事的BGM是由查可欣创作的《Let the Dolphins Fly》(让海豚飞)。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

聆听海洋的声音,

听查可欣讲述中华白海豚的故事。

(本期语音节目在喜马拉雅同步上线)

扫码收听节目

数百年前的大海之上,白浪滔天之中,常常会有一种被称之为“卢亭”的海洋动物成群结队地游走穿梭,时隐时现。

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群充满灵性、活泼可爱的生物就是如今极为稀有珍贵的中华白海豚。

在下中华白海豚,请多多指教!


首先郑重声明一下,中华白海豚不是鱼类而是一种哺乳动物。虽然它们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又和鱼类一样呈流线型,不过鲸豚类和鱼类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

比如,鲸豚用肺呼吸,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浮出水面换气,鱼用鳃呼吸,无需露出水面进行换气;鲸豚是恒温动物,而鱼是变温动物。


同样是豚,

为什么中华白海豚可用“中华”命名?

中华白海豚是唯一以“中华”命名的海洋豚类,也是我国海洋鲸豚中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637年,英国探险家彼得·文迪途径我国香港、澳门和珠江口水域时,发现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海洋生物,并写在了游记中:海豚百余,牛奶色或淡红色。这是西方世界对中华白海豚这个物种的首次记录。1757年,瑞士探险家、博物学家奥斯贝克曾目睹一条雪白色海豚在其船前嬉戏游玩,他在著作中给它取名为“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的身体会变色!

虽然名为“中华白海豚”,但它们的体色并不一直都是白色,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中华白海豚的寿命一般为30~40年,我们把它们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六个阶段,分别为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

婴儿期:刚出生的幼豚体长接近1米,体色铅灰。

幼儿期:体色浅灰,体长比上一个阶段增加。

少年期:体表开始出现大量、密集的斑点,几乎布满全身。

青年期:斑点数量开始减少,肤色变浅,身体灰白各半。

壮年期:斑点明显减少,身上只有少量灰点。

老年期:浑身纯白或粉红,极少海豚这个阶段会保留少量灰斑。

你知道吗?中华白海豚剧烈运动时会导致身上的血管充血,呈现出粉红色,就像我们运动时脸会红扑扑一般。

中华白海豚的弹性生活

中华白海豚不像其他种群喜欢集成大群,它们通常3~5条聚在一起,或者单独活动。它们的群居结构非常有弹性,除了母亲及幼豚,中华白海豚组群不会有固定的成员。

它们性情活泼,天朗风清时常常喜欢在水面跳跃嬉戏,有时甚至将全身跃出水面近1米高。因为长期在水中活动,所以它们游泳的速度很快,有时可达每小时12海里以上。

中华白海豚吃什么?

中华白海豚的摄食消化系统与陆上哺乳动物完全一致,拥有牙齿、食道、胃、肝、脾、肠。它们的上下颌各长着60~70个形状一样的锥形齿,经常捕捉到食物之后不经咀嚼快速吞食。

它们的摄食对象主要是河口的咸淡水鱼类,食性以中小型鱼类为主,最喜欢吃的是狮头鱼,其次是石首鱼及黄姑鱼。它们的食量很大,胃中食物的重量可达7千克以上。

白海豚会不会睡觉?

中华白海豚似乎可以永远不眠不休、四处游动。但它们是哺乳类动物,和人类一样用肺呼吸。若它们在水中持续睡觉,将因无法呼吸而死。难道它们真的不用睡觉?若会睡觉,它们是睡在陆地,还是睡在海中呢?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细心观察中华白海豚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在睡眠过程中它们的呼吸活动依然如故,依然继续游动,且在水面上还有意识地不断变换着游动的姿势。

中华白海豚是可以左右半脑轮流休息的,它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侧大脑处于深睡眠状态,另一侧则是“迷迷糊糊”,维持一些基本的身体机能。

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海豚的脑部不但大而且重,程度不逊于灵长类。海豚大脑半球上的脑沟纵横交错,形成复杂的皱褶,大脑皮质每单位体积的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数目非常多,神经的分布也相当复杂。因此,无论是记忆容量还是信息处理能力,它们都与灵长类不相上下。

中华白海豚智商相当于7岁左右的人类儿童,它们会跟随渔船,吃食渔船拖网中的鱼,甚至会赶在船只前面,同渔船争逐鱼群。

中华白海豚独门绝技:回声定位系统

虽然中华白海豚拥有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但视力却不太好,而且在水里视线容易被遮挡,那该如何辨别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呢?作为高智商水生哺乳动物,它们有一套独门绝技:回声定位系统!

在中华白海豚鼻孔内部下方,有发声器官气囊群,而在它们光亮饱满的前额里面有着一个特别的器官——额隆。声波经由额隆向外界进行发射,在传播过程中,声波碰到不同物体会反射回来不同的频率信号,再通过海豚的下颚传回内耳进行定位。

据采集到的声音数据可知,中华白海豚在互相交流时会发出“啾啾、啾啾”的哨音,觅食时会发出“哒哒哒哒哒”的蜂鸣声。此系统虽较为复杂,但反应迅速准确,可以判断与特定物体的距离,判断特定物体的密度结构和属性,还可以与小伙伴们保持联系。

成长道路上的烦恼

食物短缺。

长期的酷渔滥捕,以及电、炸、毒鱼等违法作业方式,严重破坏了我国珠江口的渔业资源,渔业资源的衰退让中华白海豚的食物日渐匮乏,各种渔网也增加了误捕和缠绕的风险,我们经常在活体和死亡中华白海豚身上看到网具留下的勒痕。

栖息地减少。随着我国珠江三角洲经济的高速发展,珠江口海域的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填海和海洋工程正在不断“征占”中华白海豚的家园。水质污染也让食物链顶端的中华白海豚体内积累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免疫系统尚在发育阶段的小海豚因哺乳很容易吸收母海豚体内的毒素,从而导致畸形风险变高。

噪音污染。珠江口是我国以至国际最繁忙的海域之一,每日过往的货运、客运、渔业生产、施工等船只不计其数。这些噪声对靠回声定位感知环境、沟通觅食的中华白海豚造成致命干扰。它们不得不花更多时间来觅食,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迷失方向,被船只的螺旋浆打伤甚至直接打死。

跟人类一样,中华白海豚妈妈也要十月怀胎,而且每胎只产一条小白海豚,大多间隔至少三年才产一胎

每一条中华白海豚都是自然的礼物,其生存情况代表着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状态,是衡量海洋生态环境的活指标


鸣谢: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自然保护区

策划:向思源

撰文:于婷玮

视频:邓昂

漫画:杨柠语

美编:石雨晴

审核:屠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