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衣又称“玉匣”或“玉柙”,为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 玉衣渊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死者脸部覆盖的“缀玉面罩”和身上穿用的“缀玉衣服”。 它的形制和编缀方法,显然受到当时铁质甲胄的影响。从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来看,形制完整的玉衣,外观和人体形状极为相似,可以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头部由脸盖和头罩构成,上衣由前、后片和左右袖筒组成,裤筒、手套和鞋都是左右分开的。玉衣由许多玉片组成,玉片之间依死者的身份地位分别用纤细的金丝、银丝或铜丝加以编缀。死者以玉衣作为殓服,其目的或许是想使尸骨永远不朽。 以金丝编镂的玉衣称“金缕玉衣”,一般为天子所用。 如晋代葛洪《西京杂记》卷一云:“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武帝匣上皆缕为蛟龙鸾凤龟麟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 《后汉书·礼仪志下》注《汉旧仪》云:珠襦“以珠为襦,如铠状,连缝之,以黄金为缕。腰以下以玉为札,长一尺,广二寸半,为柙,下至足,亦缝以黄金缕。” 1968年,在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其妻窦绾墓中,第一次发现完整的金缕玉衣。 刘胜的玉衣全长1.88米,脸盖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上衣的前片制出宽阔的胸部和鼓起的腹部,后片的下端做成人体臀部的形状,左、右袖筒和裤筒都是上粗下细,裤筒还制成人腿的形状,形象都颇为逼真,鞋作方头平底高腰状。整套玉衣由2498块玉片组成,所有金丝共重1100克左右。 窦绾的玉衣比较瘦小,头部除在脸盖上刻制眼、鼻和嘴处,还在头罩两侧造出两个圆形的耳罩;上衣的前、后片没有按人体形状制作,而是做成衣服的样子,所用玉片一般较大,玉片之间不是以金丝编缀,而是以织物、丝带粘贴编织而成;至于其他部分则与刘胜玉衣相同,都用金丝编缀。玉衣全长1.72米,由2160块长片组成,所用金丝重约700克。 从刘胜玉衣个别玉片背面残存的编号数字推测,玉衣的制作可能使用了人体模型,先在模型上划出纵横的行格,然后逐格编号,制作玉片,根据人体各部位的不同形态,设计出数以千计的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玉片。 除刘胜、窦绾墓外,河北定县中山孝王刘兴墓、山东临沂刘疵墓、河北邢台南曲炀侯刘迁墓都曾出土西汉时期使用金缕编缀的玉衣、玉面罩等。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推测,在西汉时期,玉衣的分级可能尚未定制,因而王侯的玉衣也可以用金缕编缀。 以银丝编缀的玉衣称“银镂玉衣”或“玉柙银镂”。 根据《后汉书·礼仪志下》记载,为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所用。 据《文汇报》1996年8月24日讯,西汉时期的一件银缕玉衣、也是迄今为止发掘出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完整玉衣,在徐州市九里区拾屯镇刘楼村南的火山子顶部汉墓中出土,墓主刘和系西汉早期刘氏冢族成员,其身上的银缕玉衣结构清晰,上衣和下衣不直接銜接,使用圭形玉片较多,其制作工艺整体结构已趋成熟。考古专冢认为,它对研究西汉早期玉衣的形制有重要意义。另外,河北定县东汉中山简王刘焉的玉衣是鎏金的铜镂,其等级可能与银镂的相当。 铜镂玉衣,根据《后汉书·礼仪志下》记载,为“大贵人,长公主”及高级贵族使用。王仲殊先生认为:“估计袭爵的列侯也在铜镂之列。” 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吸取了汉代诸陵由于殓以“金缕玉衣”而被盗掘的教训,下令禁止使用玉衣。 目前在实际的考占发掘工作中也没有发现东汉以后的玉衣,小编大胆推测:或许玉衣的使用仅限于汉代,如果猜错了还请读者们就当小编在梦游。 在汉代丧葬礼仪中,出殡用旌幡的现象极为普遍。旌幡的全称为旌旗画幡,又称旌铭或铭旌,为死者出殡时灵柩前张举着的一种旗幡,上面一般写有死者姓名、官衔,有的绘有画;入葬时再覆在棺材上,其长度约2米余,正好与棺材的长度相当。 使用旌幡的意义,首先在于表示生者的哀思及用来显示死者身份地位的差别。 《后汉书·赵咨传》:“复重以墙翣(音同“煞”,意为古代出殡时的棺饰)之饰,表以旌铭之仪。”注:“《礼记》曰:‘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故以其旗识之’。” 古代学者注释《国语·周语上》“故为车服旗章以旌之”时说“旌,表也。车服旗章上下有等,所以章明贵贱为之表识也。” 此外,旌幡的用处还在于导引死者的灵魂上天,这可从旌幡所绘的图案中清楚地看出。 汉代旌幡在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3号墓和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墓、甘肃武威县磨咀子汉墓等处都有发现,其中以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那件最为引人注目。 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旌幡是一件彩绘帛画,出土时画面朝下,覆盖在内棺的棺盖上。旌幡呈现“T”字形,下边的四角缀有飘带,全长2.05米,上宽0.92米,下宽0.477米。它的顶端边沿包有一根竹棍,竹棍的两端系有丝带,可以悬挂。 旌幡的绢地呈棕色,用朱砂、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绘成神话传说以及人物等图像。由于帛制的旌幡上有着细致、精美的图案,所以人们称为“画幡”或“帛画”。 帛画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上部代表天上,中部代表人间,下部代表地下。 天上境界画有日、月、星斗、扶桑树和蛇身神人像等。上部最下面的门状物与汉阙一致,可能代表天门。阙上所伏的两豹,凶猛狰狞,是守卫天门的动物。阙内对坐的两人可能是楚俗中掌握人间生死的大司命和少司命,与所谓接纳死者灵魂升天的迷信有关。而画中所绘的天门大开的情景,则被汉人视为最大的祥瑞,是死者希求的最大幸福。至于画中一女子在弯月下腾空飞翔,则毫无疑问是墓主人幻想死后羽化登仙、飞升天国的范例。 帛画局部细节 帛画中间的人世图,主要表现为墓主人出行及家中生活的情景。 帛画的下部画地下境界,正中一力士手托代表大地的白色扁平物。周围圆有灵龟、鸱鸮等神物。其中的蛇、鱼,可能与古人所言的“人死复生”的传说有关。这“水府”大概与“黄泉”的观念有关。 这幅作为旌幡的帛画,具有色彩绚丽、线条流畅、构图严密对称等特点,表现了高度的艺术水平,为我国美术史上的罕见杰作。它的发现,无疑对研究我国古代的丧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