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附五皮饮《中医治法与方剂》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04-16

麻附五皮饮(《通俗伤寒论》)

【组成】麻黄10g 细辛6g 附子15g 茯苓20g 陈皮10g 生姜皮10g 大腹皮15g 五加皮20g

【用法】水煎服。

【主治】三焦同病,一身悉肿,上气喘满,舌淡苔白。

【证析】主水者肾,制水者脾,肺为水之上源。任何一脏功能失调,都可出现津液运行障碍,变生痰饮水湿。如果肾命气化不及,脾胃运输无权,肺气宣降失常,三脏同病,津凝为水,停于体表,遂呈水肿。何以知为肺气宣降失调?从上气喘满知之。何以知为肾命气化不及?从舌淡苔白知之。中焦为津气升降之轴,今上下齐病,中焦能自安然无恙乎?!

【病机】三焦失职,水泛为肿。

【治法】宣上温下,三焦并调法。

【方义】三脏同病,治宜钥启三关,如果仅治一脏,难免顾此失彼。方用麻黄、细辛宣发上焦,肺卫宣通,则水从汗泄;肺气肃降,则水道通调,此宣上法也。附子温暖下元,助肾命阳气,阳气旺盛,则水津四布,五经并行,此温下法也。生姜温胃散水,陈皮醒脾化湿,令中原有主,则水有所制,此调中法也。腹皮、茯苓淡渗利水,通调水道,是于调理三脏功能以外,祛除已停积水也。腹皮、陈皮醒脾利气,是于流通津液以外,未忘行气也。刺五加皮助附子增强心力,是于调气以外,未忘畅旺血行也。八药合用,体现三焦同治、宣上温下、津气并调之法,结构较为完善。

何秀山云:“此以仲景麻附细辛汤合华元化五皮饮为剂。君以麻黄,外走太阳而上开肺气;臣以辛附,温化肾气;佐以五皮,开腠理以达皮肤,为治一身尽肿,化气发汗之良方。”发汗利水为治水肿两大法门,本方兼而有之何廉臣云:“麻黄虽为发汗之竣品,而用于水肿证,其力较减,其性反缓者,以水气抵抗之力大也。妙在下行之性又能利尿,故前哲于水肿证多用麻黄者以此。惜世俗无普通医识,辄畏麻黄如虎,致良药见弃,良可慨焉,但必须先煎数沸,掠去浮沫,以减麻烈之性,庶无流弊。”何氏对麻黄之功析理入微,指出俗医无识,畏之如虎,以致良药见弃,亦颇有见地。

【应用】对肺肾同病,既须开表发汗,又须化气行水者,投此最为适宜。

【歌括】

俞氏麻附五皮饮,麻附细辛大腹齐,

陈苓生姜五加配,宣上温下法可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