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识药用部位,提升药材质量

 小天使_ag 2020-04-16

植物不同部位所含成分不同,其作用也不同,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去除非药用部位及杂质,这样对药物作用起到有力提升。如《神农本草经》序列中提到:“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去茎,又须花须实,依方拣采,治削,极令净洁”。在实践中,我们将药用部位大体分为5种类。

01



去皮类



将所用植物去皮,以期达到想要的作用效果。汉代《金匮玉函经》中有大黄“皆去黑皮之说”。桂要削去“外皮”。其目的就是要去除无效部位或杂质。明代《医学入门》提出“如不去皮,耗人元气,令人心痞”。这表明一些皮中可能存在副作用。清代《修事指南》概括为“去皮免损气”。一些植物外皮木栓层多数无药用价值,有些外皮辛燥耗气,尤其是体弱的病人,过多服用生姜皮、橘皮等辛散皮类药物会有耗气之虑,某些有毒的皮类,会引起中毒,大损元气,如苦楝皮、雷公藤如果不完全剥去红黄色外皮,可引起中毒之证。又如白首乌外皮中含有有毒金属元素量高达946.11mg/kg,去皮白首乌饮片有毒金属元素为36.5mg/kg,所以必须去皮。

去皮类如:大黄、桂附子、苦杏仁、巴豆、猪苓、厚朴、杜仲、木蓝、茯苓、黄柏、桑白皮、柏子、火麻仁、益智、海桐皮、苦楝皮、椿白皮、合欢皮、生姜、雷公藤、白首乌等。

02



去心类



一般指根类、皮类植物的木质部或种子的胚芽而言。去心的目的,《本草经集注》首先提出“巴豆打破,剥去皮,刮去心,不尔,令人闷”。《本草拾遗》莲子不去心令人作吐,《滇南本草》“大戟的心可令人吐”。如明代《寿世保元》曾有“莲子食不去心,恐成卒暴霍乱”的记载。临床上观察到连翘不去心,往往造成小儿遗尿的后遗症。莲子与莲心两者作用不同,以两种不同药用部位分别入药。多数植物的去心主要是为了去除非药用部位。如皮类药材一定要去木质心,不论有无明文规定都要除去,否则不成为皮类药材。

去心的如:花椒、巴豆、麦冬、天冬、百部、远志、牡丹皮、五加皮、莲子、地骨皮、巴戟天、贝母、百合、白鲜皮、大戟、连翘、甘遂、白果等。

03



去毛类



去除药材表面或药材内部的毛绒。去毛的目的如《金匮玉函经》指出石韦去毛不尽“令人淋”。《本草新编》认为金樱子其子与内毛必去之净,才能补肾涩精。从文献资料分析,去毛的目的,主要是去除毛绒可避免物理性因素刺激咽喉,引起反射性的咳嗽;其次是去除药材中无效的部分。

去毛的如:石韦、枇杷叶、卫矛、辛夷、狗脊、金樱子、番木鳖、木鳖子等。

04



去核类



去核是药材加工过程中一项传统操作,主要为去除非药用部位,或核与肉作用不同而分别入药。汉代《金匮玉函经》有花椒去子,乌梅去核之说。雷斅云:“使山茱萸,须去内核,核能滑精”。《修事指南》说山茱萸“去核免滑”。对山茱萸去核与否,历代医家说法不一,陶弘景曰:“山茱萸······既干,皮甚薄,当以合核为用尔”。《渑水燕谈录》说:“山茱萸能补骨髓,取其核温涩能秘精气,精气不泄,乃所以补骨髓”。今人剥取肉而弃其核,大非古人之意。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山茱萸存在大量果核,多在15%-85%之间,山茱萸中含有熊果酸,具有降低血清转氨酶的作用,并有安定、降温、抗菌、消炎作用,是山茱萸主要成分之一。而果核中熊果酸的含量大约为果肉的六分子一,因此,山茱萸不去核必然会影响药物的质量。

去核的如:花椒、乌梅、山茱萸、柯子、山楂等。

05



去芦类



一般指根头、根茎、残茎、叶基等部位。南北朝《雷公炮炙论》有人参、玄参去芦的说法。历代医家认为芦为非药用部位,有的能令人吐,故应去掉。人参是贵重药物,明代开始将人参和参芦分别入药,今人比较了根与芦的化学成分,两者所含人参皂苷的种类数目和苷元均相似,且参芦所含皂苷量高于参根2倍以上。参芦、不去芦全身、红参主根三者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急性毒性试验表明也无明显差异,认为不必去芦。但有服用参芦15-30g中毒的报道。既然多数古籍记载认为参芦有催吐作用,而且还有实践病例,参芦中所含的三醇型苷较人参高,有明显的溶血作用,故应慎重对待。

去芦的如:人参、玄参、桔梗、藁本、当归、防风、沙参、藜芦、牛膝、漏芦、续断、地榆、草乌、党参、茜草等。

草木含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