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汉臣派小儿推拿“术对、术组”概念的出处

 qq2504 2020-04-18

张汉臣派小儿推拿“术对、术组”概念的出处

江苏省海门卫校           袁洪仁

    我在2002年发表了“论小儿推拿特定穴的形成和配伍施术”(《按摩与导引》,616),明确指出:“小儿推拿治疗讲究理、法、方、术,术即推拿操作,术的配伍是小儿推拿各流派之主要特色”。对小儿推拿中按序固定配伍施术,文中我最先提出“我们可仿中药配伍的固定组合,称术对(二个术的配伍)或术组(二个以上术的配伍)”。并进一步指出:张汉臣推拿中的治疗处方由主穴、配穴组成,而“实际上处方由操作名组成,应是主术与配术的结合”。“张汉臣推拿法除善用术对外,还常用术组,如以揉肾纹配合阴阳、清天河水行痰散结,治痰结喘嗽、胸闷等证;以补脾土配补肾水、揉外劳治脾虚证等”。

    2009年,我在全国中医小儿推拿学术沙龙会议上发表“谈小儿推拿复式操作的特点和临床应用”(会议论文汇编,P138),指出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有术对或术组性质和联穴法操作性质,前者在“论小儿推拿特定穴的形成和配伍施术”一文中已有端倪。2010年,我在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十一次推拿学术年会上发表“小儿推拿名医张汉臣学术思想探析”(会议论文汇编,P84),总结了《小儿推拿学概要》一书中的常用术对和术组。此文实际上我早在2008年就于“明医网”、“爱爱医网”发表,得到同道好评。

   2012年,山东中医药大学李静的博士学位论文“当代齐鲁小儿推拿学术流派研究”中,提出了张汉臣流派“临证处方讲究配伍施术(张氏称配穴),善于将推拿操作二个或三个按序配伍在一起,类似中药的药对或药组,在此称之为'术对’或'术组’”。这段表述与我的论文“小儿推拿名医张汉臣学术思想探析”中一字不差。说明我的观点,已得到学术界认可。
     余新近编著《张汉臣小儿推拿法实践心悟》,由小儿推拿上海论坛内部出版。

 《张汉臣小儿推拿法实践心悟》:
 作者简介:袁洪仁先生,1965年生,儿科学高级讲师、主治医师。研习张汉臣小儿推拿法二十多年,发表小儿推拿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先后担任南通市儿科学专业校际教研组副组长、《中华推拿疗法杂志》编委等,其医学成就入录《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和《世界华人专家名典》,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推拿学术交流会,擅长推拿治疗小儿常见病、疑难病,尤其长于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先天性巨结肠、慢性腹泻等。临床以望诊辅助准确诊断手法精炼术对术组作处方单元,治理分明,疗效高且治病谱广。
 内容提要张汉臣小儿推拿是当今山东省小儿推拿三大学派之一。其医疗特点是精于望诊,注重整体,讲究取穴推拿的操作配伍术对术组作处方单元,治理分明,以纯推拿术治疗小儿之疾,疗效高且治病谱广,在国内颇有影响。1962年张汉臣被山东省卫生厅认定为山东省名老中医,其推拿手法被誉为“张汉臣推拿法”, 所著《小儿推拿学概要》成为张汉臣小儿推拿学派的奠基之作1974年,在《小儿推拿学概要》基础上,张汉臣著《实用小儿推拿》,此书成为流派的指导性文献。本书作者袁洪仁习张汉臣小儿推拿法二十多年,张汉臣派推拿手法及其临床经验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和发扬,在学术界首次提出张汉臣推拿处方的“术对、术组”概念自己的宝贵经验和个人临床体会整理著成《张汉臣小儿推拿法实践心悟》一书。该书特点:全面总结了张汉臣小儿推拿法的学术思想和经验,理法透彻,附有医案妥析,实用性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