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回顾一下2019年的策略 我原来的计划是:40%可转债,20%ETF,40%的现金,实际上没有做到,大部分时间是:40%可转债,40%ETF,20%的现金。按实际情况算,大概就是转债和ETF的比例相等,留一部分现金。 二,新的策略计划如下 1,ETF:20% 主要目标:证券、科技类(电子信息、通信、5G、互联网等)、其他低估行业等各类场内ETF 2,场外基金(主动):40% (这一部分以前是完全没有的) 可选择的范围太大,目前也没有明确的目标,主要方向就是大基金公司的较知名产品。 3,可转债:40% 除了以前持有的三低转债之外,可能会买一些场外的转债基金。 各种套利策略实施、保留少量现金等,都在这里 4,将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多品种套利上 最近也一直在做,但是投入资金不多,目前处于尝试和练习阶段,主要在寻找套利品种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中 三,为什么说是重大改变? 1,ETF的部分基本没变,还是最早计划的20%。作为场内交易的主要品种,是获取波段差价利润的重要来源。 2,重大改变在这里:原来从未买过的场外基金,这次一下给了40%仓位。 我原来一直有一种印象,就是觉得主动基金的收益,都不如被动基金,至少大部分情况是这样。 前几个月,支付宝经常送红包 ,只能买基金的那种,所以陆陆续续也买了不少。看的多了,慢慢觉得,其实主动基金的收益是很不错的。 仔细想想也是,基金经理至少都是有多年投资经验的金融专业人士,再差的基金经理,也比散户要强无数倍。 而且场外基金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抑制交易的冲动。毕竟基金赎回有一个时间限制,一般都是30日或者180日才能免除费用。这样就必须持有较长的时间,收益率自然会高一些。不用像ETF那样,恨不得每天都交易一遍。自己搞得很累不说,最后算下来,赚到的都是小钱。 3,可转债仓位40%,这点从表面上看是没变,实际上变化也很大。 这部分仓位里,不光包含了场外的转债基金,还包含多种套利策略(转债套利和基金套利),另外一些多余的现金,也算在这部分里了。 换句话说,可转债并没有买到这么多,比如每周选的三低转债,估计最终也只会占到20~30%的仓位。 四,新的策略,预期收益如何? 1,不管最终结果怎么样,至少是有一种期望,希望比2019年更好,收益更高。 2,上面的策略看起来就挺复杂,选择标的范围更大,怎么也要能跑赢沪深300吧。 3,新的策略大概在2020年的二季度或者三季度,才能完全实现,这个过渡需要较长时间。 4,其他的也不想多说了,先运行一段时间再看吧,也可能还会做些小的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