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现今却成了“即将消失的美景”。如果不能引起关注和足够的保护意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老村庄一旦消失,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山西·临汾,历史悠久,有“华夏第一都”之称。这里的陶寺遗址,被称为最早的“中国”,比历史教科书中从夏王朝开始的华夏文明,整整提前了300年。地处群山中一座座古朴村落,远远望去,像一幅描绘时代风貌记录历史风情的美丽画卷,美不胜收。今天跟大家一起聊一聊山西临汾的十大古村落。 临汾-襄汾县1、丁村 位于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因“丁村遗址”而闻名中外。汾水古驿村寨、老街深巷宅院、家风族训共同构成了北方地区汉文化的活化石,丁村民宅恢宏完整、数量众多、分布集中,是中国北方汉民族四合院建筑的珍贵标本。 丁村从空中俯瞰,村落布局形状形似“金龟戏水”。左侧汾水宛如青龙一条;右侧岗坡状若猛龙而卧,是为龙盘虎踞之地,藏风聚气。丁村遗址位于丁村村南,它因发现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丁村人”而备受关注。 2、西中黄村 位于临汾市襄汾县汾城镇,坐落在姑射山下、汾河西岸,地势走向为西北高、东南低,从风水学角度解释西门之北为凤头,南门之东为凤尾,故又有“凤城”之称。环村有青砖包砌的城墙,建于明崇祯年间,竣工于清雍正年间,历时百年之久。 村内布局有一定的规划,院子成排,排中留巷,巷外设有街道。村中明清建筑成群,最有代表性是一座由张氏家族始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的“城中城”。据说院子的创建主人叫张承翼,村人称为“承翼院”,慢慢传音为“城里院”,后来演变到“城中城”。 3、陶寺村 位于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这里有被称为最早的“中国”的陶寺遗址群,之所以确定该遗址为最早的“中国”,是因为在考古项目中“圭尺”的出现,来确立了地中的标志,由此证明该遗址是中国最早的邦国——“地中之都,中土之国”。 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还有截至目前最早的文字、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世界上最早的建筑材料——板瓦。 临汾-汾西县4、师家沟村 位于临汾市汾西县僧念镇,是一处可与名扬三晋的王家、乔家大院相媲美的晋商民俗建筑群。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南边临沟,避风向阳。师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期,逐步扩建而成。 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群与山势自然衔接,交融一体,层楼叠院,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气势宏伟的景观洋溢着黄土高原的阳刚之气,可以说是一部山地建筑的经典,是耕读文明的窑居典范,具有典型的北方与山西的民居特色。 临汾-乡宁县5、鼎石村 位于临汾市乡宁县关王庙乡,又称“丁石村”。鼎石古村依山傍水,风水绝佳,石块垒筑而成的古老建筑令人眼界大开。据说,古村旁边还遗存有唐代的官道,路面至今遗留下曾经马蹄、车子留下的印迹。 走进村子,映入眼帘的是石板路,石头桥,石头房,还有那不知长了多少年的古槐。踩着脚下悠悠的石板路,聆听古村落发出的远古回声,感受千年古村落的人文气息,仿佛让人置身于远古时代。 6、塔尔坡村 位于临汾市乡宁县关王庙乡,地处云丘山深处,原名榻耳坡,因老子李耳云游天下曾下榻于此地而得名。后世道家闻名而至,并和当地山民结邻而居,渐成村落。整个古村背靠大山,紧贴山崖,避风向阳。 古村院子套院子,窑洞通窑洞,尽显前人的智慧。道路全部为石板、石块、石头台阶铺设,家家院里有暗水道,直通道路,排到村外。置身于古屋旧院,古朴的窑洞、雕花的门窗,充溢着历史的沧桑。村中的古树,还有一条逾越千年的古道,都见证着古村落的悠久历史。 临汾-霍州市7、许村 位于临汾市霍州市退沙街道,东临汾河,紧靠吕梁余脉,地势西高东低,村落沿山脚而建,呈曲折的条形状态。村正中有一口古水井,古井清澈见底,四季都不干涸。这口宽度不足一米的圆形古水井,昔日曾是许村老少的生命之源。 村庄形成于夏代,文化底蕴深厚,村中建筑以清代民居朱家大院最具特色。朱家大院依山而建,布局错落有致,建造巧夺天工,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十六代后裔朱连科,于清道光初年建造。徜徉于古村中,窄窄的小路,缓缓伸向岁月深处,古老的情怀弥漫在空气中。 临汾-翼城县8、古桃园村 位于临汾市翼城县西闫镇,按当地口音,因周边核桃树居多被称为“古”桃园。也有一说是明洪武年间,李姓兄弟从洪洞大槐树下移民南迁,路过此地,在一颗核桃树旁留了下来。开始掘窑定居,开荒种田,繁衍生息,经过六百余年的变迁,也就有了现在的古桃园村。 因层峦叠嶂的群山和闭塞偏僻的地势,使古桃园保留了几世纪前村庄初建时的原始风貌。完整的古村落格局,整体以桃园一巷为轴线,多条街巷错落布局,体现了很强的向心凝集性。明成祖时,古桃园百姓始用石卷窑洞,大规模建造瓦房。 9、史伯村 位于临汾市翼城县隆化镇,被崇山、尧山、二峰山等群山环抱,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千百年来,史伯只是“活”在历史文献当中的人物形象,关于他的记载主要集中于《国语》、《史记》等。由于《史记》中对老子的记述不确定性,因而不少史学专家认为史伯就是老子。 据当地百姓讲,史伯村过去又叫河上村,得名于西汉时老子研究者河上公,他在这里向汉文帝讲授《道德经》。这里也是史官之乡,走出了西周第一个史官史佚,以及晋国史官史苏、卜偃、董狐等,遂改名为史伯村。史伯村是古建筑艺术文化的瑰宝,留存至今的大院、窑洞、墙门、三雕都有很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 临汾-浮山县10、东陈村 位于临汾市浮山县响水河镇,地处太岳山南麓、临汾盆地东缘,古时即为出入浮山县境的主要官道,素有“东南重镇”之称。从秦汉时期的堡子到明清时期的官商大院,从补风水的古塔阁楼到庙宇牌坊等古建筑,在东陈古村各处散落可见。 东陈村李姓居多,明清年间,李家达官云集,富贾辈出,所以有“上了东陈坡,进了银子窝”之说。财富的集聚,便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座风格典雅的四合院。在如今留存下来残缺不全的四合院中,典雅的宗祠、壁画等处处可见。这些残存的古建筑见证了李氏家族盛及一时的历史变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