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谁将北洋水师逼上绝路?

 听雪楼75iz4v14 2020-04-19

作者:霍小山   审核:黑猫    编排:C


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李敖的代表作《北京法源寺》,这种强烈的表达思想的历史小说,并不多见。书中主角谭嗣同的以身殉道、康有为的忧国忧民、光绪帝的放手一搏,让人读罢感慨万千。

除了主角,配角之一的帝师翁同龢的形象也很感人,他不顾顽固派的阻扰,向光绪举荐康有为,招致了所有的忌恨,然后自己被西太后罢黜。当他离开紫禁城时,光绪目送他远去,师徒二人,依依不舍。他为变法维新搭了栈道,当别人走向前去,他自己变成了垫脚石。这是多么的令人感动,令人唏嘘!
 
然而,后来我才知道,小说中翁同龢高大上的形象,跟历史中的翁同龢判若两人。可以说,作为朝廷重臣,两朝帝师,学问文章肯定是举世公认的大师,但他总是爱惜羽毛,不敢担当,误尽天下苍生。
       ▲(油画)翁同龢与康有为
 
一、主战的真实动机

1894年,黄海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大清败局已定。慈禧太后召见翁同龢,要他去天津与李鸿章一起商讨,可否请沙俄出面调停中日战争,并保住朝鲜这个藩国。
 
为什么要派翁同龢?因为翁同龢并不是只有同治、光绪两代帝师这一个身份,他还曾任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可以说是大权在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环顾整个朝廷,只有他能与李鸿章平分秋色,或者说是更胜一筹。
 
但是翁同龢拒绝接受这个任务,他说“ 此事有不可者五,最甚者俄若索偿,将何畀之?且臣于此始未与闻,乞别遣”。慈禧说,那咱就不提联俄的事情了,你去天津问责一下李鸿章为何打败仗吧。翁同龢这才勉强答应去天津,但还是嘟囔着什么“臣为天子近臣,不敢以和局为举世唾骂也。”
 
此时,日军陆军已经占领大连、旅顺,下一步很可能会夹击京城。值此国难之时,他最优先考虑的居然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声名,而不是如何维护国家的生存,实在是让人齿冷。
 
翁同龢从天津回到北京后,向慈禧详述与李鸿章见面情形,并声称请俄国出面调停的事情,“以后由北洋奏办,臣不与闻。”这算是把所有谈和的担子都推到了李鸿章身上,自己落得个一身轻松。
 
在此之前,1894年7月底,日本偷袭大清运兵船的消息传到北京,翁同龢强烈主战,作为老师,他的态度左右了光绪帝的决策,促使年轻气盛的光绪帝对日宣战。但是,翁同龢主战的动机却与光绪完全不一样,光绪主战,是为了保家卫国,翁同龢主战,却是想借此机会整一整李鸿章。
 
翁同龢极力主战,李鸿章极力主和,二人闹得不可开交。翁同龢的门生,同时也是李鸿章的部属的王伯恭想调和二人的关系,便去劝翁同龢不要轻易主战,谁知翁同龢笑话他书生胆小。
 
王伯恭:“临事而惧,古有明训,岂可放胆尝试,且器械阵法,百不如人, 似未宜率尔从事。
翁同龢:“合肥治军数十年,屡平大憝,今北洋海陆两军,如火如荼,岂不堪一战耶?
王伯恭:“知己知彼者,乃可望百战百胜,今确知己不如彼,安可望胜?
翁同龢:“吾正欲试其良楛,以为整顿地也。
 
也就是说,翁同龢真正关心不是国家在这场战争中的存亡,而是要借中日战争检验北洋军力的成色,如果淮系陆军和北洋水师打的不好,那么他正好可以找到借口对其整肃,藉以打击李鸿章。
 
平心而论,当时日本朝野上下已经急不可耐地要发动侵略战争,不管大清这边的决策是止戈,还是动武,双方都不可避免的要大打一场。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日本在出兵之前即已经做出出兵朝鲜的内阁决议,并提供经费保证。战争发动的主动权在日本,不在大清,所以翁同龢不应该因为“主战”而为甲午战争的失败背锅。
 
另外,我也不认为翁同龢是因为跟李鸿章有私怨而处处掣肘北洋水师,事实上,作为只懂四书五经的传统知识分子,翁同龢主管户部,面对清政府入不敷出的财政情况,他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节流,而不是开源。但是节流又不能节老佛爷修园子的钱,结果就只能在军费上省钱,他停止的不仅是北洋购买洋枪、炮弹、舰船、机器的经费,还有南洋的军费。他跟李鸿章的不和,其实很大原因是二人的政见不同,私怨只是掺杂其中。


▲李鸿章与翁同龢争吵

 
但是,翁同龢把国家大事当成自己政治斗争的工具,他在主战时既没有想过北洋水师官兵的身家性命,也没有想过宗庙社稷的安危。一个朝廷肱股之臣拥有这样的阴暗心理,试问,清朝的国事怎能不败坏?所以,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罪魁祸首里,少不了一个翁同龢。
 
二、推卸和谈责任

面对日军的凌厉攻势,清政府只得选择对日和谈。翁同龢当然知道负责和谈的人会招致举世唾骂,甚至可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所以这个任务自己肯定不能承担。理所当然,还是推李鸿章出面去收拾这个烂摊子。
 
春帆楼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陆奥宗光对李鸿章狮子大开口,仅赔款一项,就要白银3亿两。谈判期间,由于李鸿章被日本某愤青行刺,头破血流,引起国际舆论一片哗然,日本政府这才同意减少赔款一亿两。此后,李鸿章还想再讨价还价,但是只换来伊藤博文一句冷冰冰的话:“只管辨论,但不能减少。”
 
另一边,紫禁城里的翁同龢与李鸿藻力争修改约稿,对光绪声称:“宁增赔款,必不可割地。”这完全是无用的废话,谁都知道割地的危害,光绪自己知道“台湾去,则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他不需要这种明知故问的建议,他需要的是一个如何能够不割地的良法美意,但是翁同龢等人显然对此束手无策。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李鸿章在谈判时说:“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何必如此着急?”伊藤博文答道:“尚未下咽,饥甚!”请问,面对如狼似虎的日本政府,李鸿章如何能做到不割地?如果翁同龢实在是看不下去李鸿章的无能,那么他可以自己去日本负责谈判,看看他如何做到说服伊藤博文不割地!
 
李鸿章心里很清楚,自己在《马关条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将使自己遗臭万年,后来他说,“七十老翁,蒙汉奸之恶名,几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势。”
 
更令他没想到的是,除了他自己要遗臭万年,他的儿子也要跟着一起遗臭万年。根据《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需要派人跟日本交接割让台湾的事宜。朝廷上下,无人出面,最后清政府命令李鸿章的儿子李经芳去负责这件事。
 
就国家利益的得失上来讲,大清输得惨不忍睹,但是就打击政敌的成果上看,翁同龢大获全胜。李鸿章不但被罢官免职,还丧失了一世英名,从此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但是翁同龢却被任命为总理衙门大臣,并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依然是中枢重臣。虽然他的内心也自责,说自己“上无以对天造之恩,下无以慰薄海之望”。
 
讽刺的是,在总理衙门的任上,他没能保住自己的英名。当德国强占胶州湾,逼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时,翁同龢还想把签字的任务推给别人。但现在你是总理衙门的一把手啊,你不签谁签?光绪命令他必须签。条约签完之后,翁同龢痛苦万分,“以山东全省利权形势拱手让之腥羶,负罪千古矣。”这个时候他想的还是自己是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
 
诚然,李鸿章的个人缺陷也很明显,他缺乏传统士大夫的道德操守,也缺乏近代民族国家的国民素质。他一手打造的淮系军队,也有着强烈的私家军队的色彩,而这一点恰恰是翁同龢等清流派官员所无法容忍的。


▲春帆楼谈判

 
但是,李鸿章好歹愿意做这个帝国的“裱糊匠”,为此不惜搭上自己的名节。而翁同龢相比之下就相差太远,他可以引经据典、大言炎炎、义正言辞,但是由于格局和眼界的限制,使他面对政治难题一筹莫展。当社稷出现危难之时,他又太爱惜羽毛,只能推卸责任,龟缩幕后,将自己保护起来。作为一个肱股之臣,他这种没有担当的作为,真的是连“裱糊匠”都比不上。
 
三、师生情谊断绝

这里再来说翁同龢为什么后来会被罢黜,且永不叙用,永不再提师生之谊。这件事给予翁同龢沉重的心理打击,他在临终前自撰“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
 
由于康有为将翁同龢推为“中国维新的导师”,称正是翁同龢将自己推荐给皇上,自己才有得君行道的机会,因此主流观点,包括《北京法源寺》这样的历史小说都认为,正是因为翁同龢向光绪皇帝极力推荐康有为,这才得罪了慈禧。
 
但是,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向光绪大力推荐康有为的人并非是翁同龢,而是张荫桓。翁同龢并没有像康有为所说的那样对他推崇备至、顶礼膜拜,也没有去康有为的住所与他倾心交谈。在翁同龢的日记里,从没有翁同龢去拜访康有为的文字。相反,翁同龢此后的日记里一直骂康有为是“策士”、“狂甚”、“经家一野狐”。
 
当然,这个结论还有存疑,因为还有学者发现翁同龢的日记有很多删改的地方,应该是他在戊戌四月被罢官之后,惧怕受牵连,从而动手对日记进行删改。
 
但是,不管翁同龢是否真的举荐康有为,光绪对翁同龢的愤怒却是实实在在的。一是光绪帝已经倾心于康有为的变法论中之时,翁同龢却说康有为居心叵测,这种前后不一的态度让光绪帝恼火;二是光绪帝在提出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礼仪改革时,遭到翁同龢带头反对,这令光绪盛怒不已;三是翁同龢固守夷夏之防,顽固不化。当德国亨利亲王访华,他拦阻亨利亲王的卫队在南配殿等候,在殿廷之上,他又大声呵斥对方,又要威胁捆人,举止粗鲁,骄横跋扈。此时,这位饱读诗书、温文尔雅的老师已经成了学生眼中变法维新的最大障碍之一。
 
另外,恭亲王奕䜣临终前对光绪说的话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十数年之教育,数千万之海军,覆于一旦,不得已割地求和……(翁同龢)居心叵测,怙势弄权”,“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
 
因此,翁同龢遭到罢黜,背后既是慈禧的意思,也是光绪的意思。多年后,翁同龢在老家去世,庆王上奏请求给予翁同龢谥号,光绪帝勃然大怒,历数翁同龢从甲午之战到割让青岛的误国之罪。当时慈禧一语不发,算是默认,庆王也不敢再说一句话,因此翁同龢没有得到来自朝廷的任何谥号。可见,光绪对老师的怨恨有多么强烈。直到溥仪继位,翁同龢才被追谥“文恭”。
 
现在再看《北京法源寺》里那段师徒相顾无言、依依不舍、百感交集的动人场景,原来只是作者为了情节的需要而设计的,并不是历史事实。
       ▲电视剧《走向共和》中的翁同龢形象
 
翁同龢一辈子爱惜羽毛,为此既无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也没有儒家学者该有的心胸。

那么,他这么做的效果如何呢?
 
甲午之战后,京师士林有人讽刺他“满面忧国忧民,满口假仁假义。满腹多忌多疑,满身无才无识。”
 
民间把他与李鸿章相提并论,组成误国CP,“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看来,常熟人翁同龢与合肥人李鸿章都是尸位素餐、毫无作为、不顾民生疾苦的奸臣。
 
张之洞在去世前还不忘在一首诗的后注里批评翁同龢,“叔平 (翁同稣字叔平)相国,一意倾陷,仅免于死,此种孽缘,不可解也。”
 
他一生与李鸿章势不两立,可是到了最后,他的名声却不见得比李鸿章好。

李鸿章在世的时候,常常引来非议,担着骂名,为国家民族却做了一些实事;翁同龢在世的时候,常常去非议别人,爱惜羽毛,为国家民族做了哪些实事?

满口仁义道德的未必是真君子,顶着大师名号的未必有真才干。

一辈子为了名声做事,到底成就了谁?
 

参考资料:

1、赵尔巽主编《清史稿》,中华书局,1998年
2、雷家圣《力挽狂澜:戊戌政变新探》,台北万卷楼,2004年版
3、羽戈《激进之踵》,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4、高阳《翁同龢传》,吉林出版集团,2013年版
5、谢俊美 编著《翁同龢年谱长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