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公营建成周,使洛邑(洛阳)成为西周统治...

 河洛娃 2020-04-19

周公营建成周,使洛邑(洛阳)成为西周统治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都的前后经过。[加油]

继商而起的西周王朝,其国都虽仍设于武王始建的镐京,但为了控制广大的东方,一开始就考虑如何将政治中心东移的问题。武王灭商回师途中驻留洛邑(当时为重要军事重镇,并非周公营建的国都洛邑城),亲自考察当地的地理形胜,《逸周书-度邑解》和《史记-周本纪》所记'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母远天室'。周武王赞美洛阳南有陆浑嵩岳,北有太行黄河,洛伊一带距天堂不远,是周朝建都的好地方。只是因为不久即生病去世,建东都的任务到周成王时才完成。铸于成王时的何尊(陕西宝鸡出土),真实地记录了营建东都成周的过程。'迁宅于成周'的目的,是按照武王的遗愿;'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意思是成王把都城迁到洛阳,居住在当时国家的中央地区去治理民众。

营建洛邑是周初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通过武王灭商和平叛'三监',周公越来越认识到洛阳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因此他向成王建议,建都天下之中洛阳,是武王远大宏图。成王下令把武王从殷迁来的九鼎定到洛阳,史称'成王定鼎于郏鄩。'即标志着定都洛阳,把洛阳作为国都。

《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洛邑规划图'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逸周书-作雒解》补释周公'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立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郭方七七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这显然是营建了两座城,大城内有小城。

成周城位于今天洛阳的什么地方?经过考古工作者不懈努力,基本上锁定在今老城一带的瀍河两岸,东起塔湾、西至史家沟、南起洛河北岸、北至北窑的范围内。迄今已发现西周早、中期高等级贵族墓地、铸铜作坊和大型建筑基址、祭祀遗址等,塔湾附近发现有殷人墓地。从1964年开始,在濒临瀍河两岸的马坡、北窑发掘了几百座西周高等级贵族墓地和规模巨大的青铜冶铸作坊。从出土青铜器中的铭文看,有'丰伯'、'毛伯'、'康伯'、'师隻'、“王妊'、'王姒'等官高爵显的贵族、王妃居住在洛阳,另外在1929年民国时期马坡村出土的'令方彝'铭文记载'惟八月辰在甲申,王(成王)令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寮。'明保即君陈(周公之子)、1924年在临近马坡的小李村出土的'叔牝铜方彝'考证是周文王之子成叔武'赐贝'于文王之妃太姒所作之器、还有马坡出土的'士上盉'有铭文六行五十字,对于研究宗周与成周两京的历史有重要意义。'王在周'、'王在成周'一类的铭文在洛阳历年出土西周青铜器常常出现,'宗人'斧系掌管同宗人事的官所用之物,这种带铭文的生产工具,在西周铜器中是绝无仅有的。九十年代在瀍河以东,河南林业学院内考古发现西周大型祭祀建筑遗址和大量祭祀遗物,这些考古重大发现足以说明,在西周时期,洛邑实属都城的地位。

不过后来西周政权又为什么回到丰镐(今西安一带,近百年无考古重大发现)?西周成周与东周王城并非一地,西周时期的洛邑除了成周是否还有一处王城?洛阳汉魏故城下又发现周代城墙,它的时代是西周还是东周,与文献记载能否对应?

复杂的洛阳西周、东周都城,难解之迷?请条友们点评指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