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江苏建湖: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图)

 非亲似亲fhf 2020-04-20

九龙口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蒋营镇境内,它以国内罕见的平原型冲击泻水类和10多万亩芦苇滩湿地景观而名闻遐迩,被誉为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水乡明珠”,这里风光旖旎,景色迷人,其资源丰富,兼有野生、野性、野趣之特色。风景名胜九龙口自然风光富有魅力,有“九龙戏水”、“芦滩飞凫”、“荷花映日”、“芦滩夕照”、“五谷奇树”、“百年皂荚”等胜景。 登临九龙楼放眼远眺,湖荡碧水,芦苇草滩,港汊交织,渔帆点点,气势恢宏。九龙口湿地水网密布,河流纵横交错,组成了一幅蔚为壮观的原始自然风景画卷。九龙口春则芦清柳绿,飞燕掠天;夏则荷叶田田,花香十里;秋则雁阵声寒,水天一色;冬则芦苇金黄,芦花翻飞。九龙口是古舄湖原生态湿地,遗存的地质地貌全国罕见。近日我的家乡盐城又新添一“国字牌”,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2018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名单中,九龙口名列榜上,这也是盐城首家并唯一获批的国家湿地公园。

九龙口水乡婚礼风情

九龙口鸟瞰

游人

梦里水乡

美丽的梦里水乡“天然氧吧”

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盐城、淮安、扬州三市交界处,地处江苏里下河腹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风貌。走进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顿时让人神清气爽。这个“天然氧吧”已成为游客心仪的旅游胜地!

九龙口的美在于水。自出生以来,我还从没看见过有那样清澈透底的水,碧绿的水草在水底温柔的摇曳,充满活力的鱼虾自由来回嬉戏,远处水面芦苇随风起伏,近处鱼船错落分布,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我经常和小伙伴们,撑一只小船,向芦荡深处进发,在芦花飘曳的水荡之间,追逐水鸟惊起一滩鸥鹭的美幻意境至今无法忘怀。玩累了,仰面躺倒在小船上,任小船随波漂流,望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指认着头顶飘过的朵朵白云,山羊、白虎、小狗、鲤鱼......形态变化万千,风儿从脸旁轻轻吹过,感觉犹在梦中天堂,惬意极了。

九龙口被誉为“里下河的明珠”苏北里下河地区的“聚宝盆”、“金滩银荡”。以其灿烂的历史人文,秀丽多姿的风光,得天独厚的资源赢得了中外游客的青睐。其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景观堪称一绝。九龙口处于射阳湖腹部,位于宝应、建湖、淮安、阜宁四县(市)交汇处。由林上河、钱沟河、安丰河、新舍河、蚬河、溪河、黄河、涧河、城河等9条自然河道汇合于龙珠岛,形成九龙抢珠的复合水系,滩荡水面达10万亩。其中,林上河、钱沟河、安丰河、新舍河等4条河道均为宝应水系。水泗“九龙口”之妙,妙在有岛,名曰“龙珠岛”。这里藏垒水禽野味,广植柴蒲菱藕,盛产鱼虾蟹鳖。登舟游湖,偌大的湖面上放眼望去,真是说不出的心旷神怡。

九龙口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之外,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尧舜时,有一条黑蟒兴风作浪,荼毒生灵,令周围百姓们叫苦不迭。东海龙王派了他的九个儿子来降服黑蟒,青龙抱着为民除害的信念,与黑蟒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青龙与黑蟒同归于尽。现在的九条河据说就是九条青龙与黑蟒搏斗时留下的痕沟,在九条河道汇集的地方冒出了一个大土墩,当地人们为了感谢青龙的除害之恩,称这里为九龙口,并修了一座龙王庙,香火极盛,可惜毁于战火。

有人说青龙并没有死,至今还在地下牢牢得缚住黑蟒,保护着百姓的平安。这九龙口还真有点玄乎,尽管四面环水,地势不高,但自古以来,从被未淹过,就连1931年和1991年的大水,也未能爬到上面,因此人们称之为“龙珠岛”、“沉浮岛”。九龙口在旅游开发中,坚持生态第一性的原则,以万亩芦苇滩湿地景观而名闻遐迩。这里是鸟儿们的天堂,天鹅、灰鹤、鸳鸯、野鸭、野鸡等几十种鸟禽成了这里的主人,它们和人们和谐相处,谱写着九龙口旅游发展新的传奇和篇章!

九龙口风景区

夕阳美景

杨柳依依

九龙口湿地之春

乘风破浪的游人

荡漾在烟波浩渺的九龙口

携同学同游家乡风景,感恩之情溢满心田。此刻,晒在身上的阳光是那么的温暖舒适。一望无际的荡滩水面极目眺望,九条河流向不同方向蜿蜒而去,像九条玉龙盘旋在无垠的绿色地毯上。万顷湖面烟波浩渺,涛声阵阵,芦苇初长,青翠欲滴,鸟儿,水禽自由地飞行穿梭于其中,这是一片葱茏的世界,宁静而淡雅,使我为之而惊叹!,它不愧被称为”苏北第一生态水乡”之美誉。

初春,芦芽出水,一片嫩绿,绕堤新柳垂倒影,穿梭柴燕掠天光。万顷苇滩,露珠滴翠,朝阳冉冉升起,反射出万道霞光,晨风吹过,绿叶摇曳,闪闪烁烁,蔚为壮观。在沉浮岛上有一棵五谷树,很有传奇色彩。五谷树,学名“雪柳”,叶片乍看像榆树叶,每到春暖花开时节,枝条上繁花似雪,其后结出年年开关各异的果实。就是说它的果状一个一变,各不相同,有时象稻谷、有时似高粱、有时似小麦、小米之类的谷物,甚至还有象鱼、虾的、当地人称五谷树为吉祥树,若果实为稻谷形,预示当年粮食丰收;如呈鱼虾形,则预示当年的雨水必大。如此种种,一直传为美谈。五谷树在国内极为罕见,传说为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下西带给皇上的稀世珍宝,后来皇上赏赐给九龙口籍告老还乡的朝廷重臣。

最使人流连忘返的,要数登龙珠岛九龙楼远眺了。九龙楼共三层,黄墙碧瓦,画角飞檐,甚是壮观。人们登楼观景,只见碧波浩淼,烟水苍茫,这里没有污染,湖水如水晶一般,一眼可见湖底水草及游鱼;满湖荷叶像无数把绿伞,亭亭玉立,万朵莲花似带雨海棠,绚丽动人;湖面上的鸭群和鹅群,如白云飘忽;时有渔歌从芦苇丛中飞出,渔舟掠过水面,划起一大片放射形的波纹四面散开,使人想起“船行明镜中”的诗句;秋冬时节,雁阵南飞,寒鹭嬉戏,还有那丹顶鹤、白天鹅、鸳鸯、芦雁等候鸟在此越冬,更增添了几分情趣。从天空俯视犹如九龙戏珠。九条河龙从东南西北不同方位蜿蜒而来,仿佛九条玉龙盘旋在无边无垠的芦苇丛中,无限绮丽的天光湖影,尽收眼底。

九龙口震旦鸦雀

“鸟中活化石”、“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鸦雀

九龙口资源丰富,景区内有挺水湿生植物17种,沉水及浮叶植物21种,滩地陆生植物25种,浮游植物41种;主要野生动物60多种,其中包括黄嘴白鹭、大天鹅、小白额雁、鸳鸯、小青脚鹬、红角隼、松雀鹰和纵纹腹小鸮等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18年2月,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首次记录到被誉为“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结群活动。

我多次在九龙口芦荡地区采风摄影,也时常留心为害芦苇害虫的天敌益鸟。吃食害虫的益鸟除柴雀,也称芦鹦的小鸟;还有看了很惊奇的益鸟,当地群众称花雀、水蛮子鸟、芦花飞鸟,还称“野鹦鹉”,是彩色小鸟,叫声唧唧喳喳,叽哩咕噜。其实野鹦鹉我国只有在南部热带丛林中,温带建湖县境内是没有此鸟。后来经鸟类专家确定,原来它就是震旦鸦雀,是一种国宝小鸟。震旦雅雀鸟从而吸引了众多游客围观争睹。

九龙口芦荡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湿地,是震旦鸦雀的美好家园。九龙口是全省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泻湖遗迹原貌,面积7000公顷。芦苇占野生植物种类60%以上,密度高,植株有4米多高。芦苇上昆虫很多,其中有一种食叶片的芦毛虫,学名叫芦毒蛾,大发生年代把叶片都吃光,6-10月昆虫发生很多。而震旦鸦雀生活环境喜在芦苇上,以食昆虫为主,其次植物种子。芦苇表面虫子多,还有钻在茎秆内螟虫,这时期此鸟活跃,是芦苇上的“啄木鸟”。九龙口有九条河道,其中有莫河中部位于芦荡中心,在“鱼打鼓”滩涂上有10平方米的小高地,我看到有上百只“花雀子”,这便是震旦鸦雀在树枝上、芦苇上停留觅食。它见到小船上人很精灵,一阵风似的突然飞走,但不在地面上活动。

震旦鸦雀已被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为全球性濒危鸟类。资料表明,它在地球上已经有4.5亿年历史,与恐龙同时代的鸟儿,有“鸟中活化石”、“鸟中大熊猫”的美称。震旦鸦雀的名字由来很古老,“震旦”是古时候印度对中国的称呼,以此给这种小鸟定名,暗示了该物种的古老神秘。它的外形类似像鹦鹉,体长有18cm左右中型鸦雀,羽毛艳丽,是“彩色”小鸟,有黄、赤、白、黑等色。很灵巧,活跃好动,叫声短促“唧唧”,窝巢极隐蔽,敌害不易察觉,很难以接近,人们细心观察才能找到行踪的留鸟。在九龙口湿地芦荡滩涂上越冬,世代永久性居住,产卵生育后代。一望无际芦苇是震旦鸦雀理想的生活、栖息场所;这里是震旦鸦雀的美好乐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