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为何朱元璋才封他个诚意伯?

 剧透历史 2020-04-20

同样都是谋士出身,都以精通百家、智谋出众闻名,又都受到主公的赞赏,因而刘伯温和诸葛亮常被后人相提并论,被视为“智囊”的象征。

但两人在主公那里得到的待遇却完全不同。

诸葛亮是蜀汉丞相,执掌朝中大权,真正的国之重臣。

刘伯温却只有个诚意伯的爵位,大明刚建立时的职务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洪武三年时的实职是弘文馆学士,身份是有,可要说实权就没有多少了。

别说与诸葛亮相比,就是与同一时期的李善长、徐达、胡惟庸等人比起来,刘伯温的地位也寒酸得很。

明朝给功勋大臣的正式封爵只有公、侯、伯三等,伯在最后。

为什么朱元璋对刘伯温会这么吝啬呢?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刘伯温的贡献并没有那么大,“一统江山刘伯温”是种夸张的说法;二是因为刘伯温是浙江人,不是朱元璋的老乡;三是因为刘伯温早已看出朱元璋的性情,有意避祸,多次推拒朱元璋的封赏。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刘伯温,的确很厉害,但他投奔朱元璋的时间太晚了,是至正二十年(1360年),距离朱元璋加入义军已经过了8年,朱元璋已成气候,班子都组建好了,并且已经打下南京,建立了以南京为中心的根据地,成为一方霸主。

换言之,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来说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两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虽然后来刘伯温出谋划策,为朱元璋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并参与北伐中原、灭元兴明等军事大计,但始终是差着那么点意思。

何况,那时朱元璋文有李善长、胡惟庸等,武有徐达、常遇春等,人才济济,许多策略也不是刘伯温一人定下来的,而是经过整个集团的商讨,刘伯温在其中并不是那么明显。

尽管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其实这不过是礼贤下士、重视人才的客套话。张良(字子房)遇上刘邦时,刘邦只是刚起义的小首领,大汉基业是他们一起创建的。刘伯温半路才加入,在朱元璋心里只能算第二梯队的元老。

所以,并不是刘伯温没有本事,纯粹是他来得太晚了,没有赶上黄金期。

诸葛亮与一穷二白的刘备相遇,这时候他有机会提出三分天下的“隆中对”,定下蜀汉发展的路线,而朱元璋基业的框架都打好了,刘伯温只能在这个框架之内发展,作为执行者,他的表现有限。

并且他还不是朱元璋的老乡。

朱元璋手下有两大集团: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

淮西集团是他的老乡,为他的事业打下最初的基础,推着他走上更高的位置,“淮西二十四将”更是立下战功无数,徐达、汤和、常遇春都是其中之一。

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投桃报李,对出身淮西的臣子们十分优待,可以说这些人才是他真正的心腹。他对李善长、胡惟庸如此信任,和他们都是淮西老乡有很大关系。

刘伯温则出身浙东,是浙东集团的代表人物,这个集团里大部分人是中、后期才投来的,两者当然不可能是一样的待遇。

朱元璋对浙东集团始终报有警惕,可他没想到,最终给他带来麻烦的不是他有意疏远的外乡人,而是他的淮西集团。

这真是老乡见老乡,背后开一枪。

不过朱元璋对刘伯温并没有太过忽视,李善长告老还乡后,朱元璋曾对刘伯温提过想让他当丞相,刘伯温以自己过于嫉恶如仇、不耐烦处理杂事为由婉拒了,朱元璋也没有坚持。

由此可见,他虽然认可刘伯温的才能,却有所顾忌,不愿真的重用刘伯温。

刘伯温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才会推拒丞相之位,后来还用辞官向朱元璋证明自己没有异心。

为了更保险,他以修道为名远离朝堂,在民间留下许多神奇的传说。

尽管刘伯温如此谨慎小心,但外界依然猜测他遭到了朱元璋的清算,而且是很高明的借刀杀人,装糊涂由着胡惟庸毒杀刘伯温,只是不知真假。

总之,朱元璋封刘伯温为诚意伯,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刘伯温的贡献并没有后人想象的那么大,二是刘伯温并非出身淮西,三是刘伯温本人有意激流勇退,明哲保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