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呼兰河传》的一点感想

 针叶林en 2020-04-21

       “恶无处不在,原因之一是它往往会以善的面目出现。”约瑟夫·布罗茨基

      读完全篇,团圆媳妇的故事最是令人触目惊心。

       萧红的笔触和文风让我想起鲁迅的作品,《呼兰河传》中诸如“枣树”的表达可谓不少,除却表达的形式外,在构造上也颇有相似之处,如结尾所阐发的”希望“和”远方“是隐晦而深远的。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结尾)

       萧红围绕一个地方的生活风貌,描绘着此地的自然与人们,展现了一块闭塞土地上所承载的所有精神的生发。正如小城的人们所想的那样,呼兰河城是这样,全世界便也是这样罢。

       一切看似平淡、平凡、普通,殊不知,正是这种不自知催发着一场场愚昧的、自大的闹剧与悲剧。

“前半夜那跳神打鼓的事情一点也没有留下痕迹。那连哭带叫的小团圆媳妇,好像在这世界上她也并未曾哭过叫过,因为一点痕迹也并未留下。家家户户都是黑洞洞的,家家户户都睡得沉实实的。”(第五章)

     团圆媳妇怪好的,却在我家的院子里从此上演着每日大哭大叫的惯例。

     团圆媳妇受到各种折磨与捉弄,看客是如此的冷漠。这种不自觉的淡漠与自私的反映并不是个例,恰恰是呼兰河城所共有的。从这一侧面出发,作者实则为我们打开了彼时中国各个大大小小的城乡、角落的窗口。

      人们处在发生着的故事中,无所谓快乐,无所谓悲伤,只是平静地流淌,急促地跌宕,只是这么一天天地过了,天黑了睡觉,天亮了起床。若有跳大神、放河灯此等大事才是再也不会放过的。

       贫瘠的生活里,递来一包毒粉,也会被当成一包养料。人们永远不知道,是什么吞噬着自己的怜悯、同情和良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