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抗拒了!心理学专家告诉你其实这时候最幸福

 朱伟杰图书馆 2020-04-21

 “人一生中最愉悦的时光,通常在一个人为了某项艰巨的任务而辛苦付出,把体能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

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mental flow)的概念,他的著作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诸多重大影响。

他致力于幸福和创造力的研究,在他看来,感知幸福是一种能力。经此一“疫”,明白灾难在所难免,但人在压力下的反应反而决定他们能否转祸为福,创造出一生中最精采的时刻。

正文字数丨4929 字

预计阅读丨10 分钟

感到幸福是一种能力

我们对自己的观感、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直接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体验。

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曾说:“世人不分男女,都以追求幸福为人生最高目标。”

我们不仅为拥有幸福而追求幸福,我们追求其他目标——健康、美貌、金钱、权力,无非也是因为我们以为拥有这些就能得到幸福。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但人们对幸福的渴求却是亘古不变。

虽然我们比古人活得更长久、更健康,普通人也能享受到数十年前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奢侈品,又有这么多科学发明任我们运用,但仍有许多人觉得生命是种浪费,漫长的人生岁月不仅幸福难求,还时时处于焦虑和倦怠之中。

我足足花了25年才发现,幸福并非瞬间发生;它与运气或概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

实际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幸福并不是存心去找就能找到的。哲学家密尔说:“自问是否幸福,幸福的感觉就荡然无存了。”

只有在不计较好坏、全身心投入生活每一个细节时,才会觉得幸福,直接去找反而不会奏效。我确信,这条曲折蜿蜒的路径就从控制意识开始。

打造属于自己的武器

我们对生命的看法,乃是由许多塑造体验的力量汇集而成的,每股力量都会留下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大多数的力量我们难以控制,例如我们对自己的长相、气质、体格,能做的改变有限。

我们体内的基因组合、地心引力、空气中的花粉以及生逢何时——诸如此类不计其数的因素决定了我们一生的际遇:看见什么,产生何种感想,做出何种反应。由此看来,人类会相信命由天定,实在不足为奇。

但也有些时候,我们会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鼻子走。在这种难得的时刻,我们会感到无比欣喜——一种渴望已久的宝贵体验,在追寻理想人生的旅途中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这就是所谓的“最优体验”。它像是一名水手,握紧鼓满风帆的缆索,任凭海风吹拂发际,感觉船只破浪前行的愉悦——此时帆、船、风、海四者,在水手的血管中产生了一种和谐的共鸣。

这种最优体验不仅在顺境时会发生,甚至在集中营的幸存者或刚从千钧一发的危机中逃生的人,也有可能在最艰难的一刻突然大彻大悟。林中小鸟的歌唱,艰巨任务终于完成,或跟朋友分食干硬的面包,都有可能成为顿悟的触机。

一般人认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心无牵挂、感受最敏锐、完全放松的时刻,其实不然。虽然这些时候我们也有可能体会到快乐,但最愉悦的时刻通常在一个人为了某项艰巨的任务而辛苦付出,把体能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

最优体验乃是由我们自己所缔造的。

对一个孩子而言,也许就是用发抖的小手,将最后一块积木安放到他从未堆过的那么高的塔尖上;对一位游泳健将而言,也许就是刷新自己创下的纪录;对一位小提琴家而言,也许就是把一段复杂的乐曲演奏得出神入化。

每个人毕生都面临着不计其数的挑战,而每次挑战都是一个获得幸福的良机

这样的体验在当时并不见得愉悦。游泳健将在最刻骨铭心的比赛中,可能会觉得肌肉酸疼,肺腑几乎要迸裂,说不定还疲倦得差点儿晕倒——但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美妙的一刻。

掌控生命殊非易事,有时根本就是一种痛苦,但日积月累的最优体验会汇集成一种掌控感——说得更贴切些,是一种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就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接近所谓“幸福”的状态。

人在何时最幸福

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我研究了遍布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结果显示,不论男女老幼,不分文化差异,所有人对最优体验的描述大致都相同。

心流的体验并非富裕的精英分子所独享,韩国的老妪、泰国与印度的壮年人、东京的青少年、印第安纳瓦霍族的牧人、阿尔卑斯山区的农夫以及芝加哥装配线上的工人,谈起这些体验,使用的词汇都基本相同。

时下书店里有上千本书教人如何致富、夺权、求爱或减肥,它们像食谱一样,教你一步步走向某个狭隘的目标,但很少有人能真正贯彻到底。

即使这些方法真的管用,能够让你变得身材苗条、人见人爱、有钱有势那又如何呢?通常你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有一连串新的欲望,跟过去一样不知满足。

真正能带来满足感的不是苗条或财富,而是肯定自己的人生。

任何书不论立意多么善良,都无从传授幸福的秘方。最优体验有赖于时时刻刻用意识控制周遭事物,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唯有靠个人的努力与创意。

跟所有值得走一遭的旅程一样,过程绝非一帆风顺,若不全力以赴,对自己的经验细细反刍,收获就会很有限。

心灵体验到达最优状态时,心中澄莹如练。只有当精神能量(即注意力)专注于实际目标,行动与机缘又搭配得天衣无缝时,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树立追求的目标,能使感官变得井然有序,因为这时,人必须全心投入手边的工作,将其他一切抛诸脑后。

这种为克服挑战而奋斗的阶段,就是一般人认为的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

任何人只要能够控制精神能量,并将它专注于既定目标,就一定能有所成长、精益求精。借此不断练习自己的技巧,迎接更艰巨的挑战,使自己更加出类拔萃。

人生的悲剧在所难免,即使是幸运儿也难免遭逢压力。但遭受这些打击未必就是与幸福绝缘,人在压力下的反应,往往决定他们是否能转祸为福,或只是徒然受苦受难。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对人生掌控自如,使生命丰富璀璨。

如果一个人不靠信仰支持,试图仅凭自己的力量去追求幸福,很可能会从极致的生理快乐,或社会公认的最具吸引力的事物着手。因此,财富、权势与性就成为他们奋斗的主要目标。

然而这些并不能改善生活品质——唯有直接控制体验感受,从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此时此刻中汲取快乐,才能克服障碍,得到满足。

工作时我们是否更幸福?

大多数人一生的时间几乎都花在工作和社交上,因此学习把工作转化为产生心流的活动,并设法与父母、配偶、儿女、朋友相处得更愉快,也变得格外重要。

我们在研究中经常发现,有人对自己的谋生方式怀着一种奇特的内心冲突。

受访者表示,他们会从工作中得到一些一生中最值得肯定的经验。就这一点推论,他们应该会愿意工作,有很高的工作动机。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些人虽然在工作岗位上十分愉快,却大多声称他们宁可不要工作,工作动机也很低。

相对还出现另一种现象:尽管一般人在享受辛苦得来的闲暇时,兴致并不高,但他们还是希望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

举个例子,我们有一项研究借心理体验抽样法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工作时产生心流的次数是否比休闲时多?

100多位从事不同行业的男女全职工作者同意佩戴我们的呼叫器一个星期,每天呼叫器会不定时间响8次,一听到响声,他们就必须填满一本小手册中的两页问卷,记录当时所做的事情以及当时的心情。

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在一个分成10级的量表上,指出他们察觉周遭有多少挑战,自觉运用到多少技巧。

一个人标出的挑战与技巧运用程度,如果在每周平均值以上,就视为处于心流状态。

这一系列调查一共回收4800份问卷——平均每周约44人受测。根据上述的标准,大约有33%的反应属于心流范畴——也就是他面临的挑战和运用的技巧超过了个人的平均水准。

正如预期,一个人每周中处于心流状态的时间越长,反映的整体体验品质就越高

经常感受心流的人较易感觉坚强、活跃、有创造力、专注、进取。但出乎意料的是,心流大多出现在工作的时候,绝少在休闲时发生。

当受测者在工作中接到讯号时,心流的反应高达54%。换言之,约半数的人在工作时觉得面临水准以上的挑战,运用到水准以上的技巧。

相对于阅读、看电视、招待朋友、下馆子时,只有18%的反应达到心流的水准。

休闲产生的反应是很典型的“无动于衷”,低于平常水准的挑战与技巧运用是其主要特征。

在这种情形下,很多人都觉得被动、软弱、迟钝、不满足。工作时28%的反应属于无动于衷的范畴,而休闲时却超过一半。

不论心流在工作还是休闲时出现,反应都比没有心流时积极。

挑战与技巧运用层次都高时,当事人会觉得快乐、振作、强而有力、活跃;他们精神更集中;自觉更有创造力、更满足。

这些体验品质上的统计差异十分明显,但对任何阶层的工作者都没有太大不同。

工作与心流的“悖论”

这个趋势只有一个例外,问卷手册中要求受测者在分为10级的量表上答复:“你现在是否宁可做别的事?”答案中否定的成分越强烈,就表示受测者在收到讯号时,对正在做的事动机越高。

结果显示,不论是否处于心流状态,受测者在工作时宁可做别的事的程度,远比休闲时高。

换言之,工作时即使已进入心流,动机仍然偏低;休闲时尽管体验品质很差,动机仍然很高。

因此,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工作时,人们面对挑战、发挥技巧,就觉得快乐、强壮、有创意、满足;

闲暇时,他们因无事可干,技巧也无用武之地,以至于觉得悲伤、软弱、迟钝、不满足。但大家仍然宁可少工作,而拥有更多闲暇。

这个自相矛盾的模式有什么意义呢?有几种可能的解释,但结论似乎只有一个:

谈起工作,一般人就忽略了理性的证据。他们无视当下的体验品质,一味坚持传统文化对工作根深蒂固的成见。他们认为工作是强加的限制,妨碍他们的自由,必须尽可能地逃避。

我们也可以说,虽然工作中心流能带来乐趣,但一般人往往受不了长时期面对高度挑战。

他们需要回家休养,每天窝在沙发上几个小时,这件事情有没有乐趣反倒还在其次。

我们周遭很多人的无动于衷,并非源自生理或心理的疲倦,而是因为现代人的工作观,以及在他观念里工作与目标的关系。

如果我们认为把精神集中于一份工作违反了自己的意愿,就会觉得浪费了精神能量。

工作无法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充其量只能实现别人的目标;投注在这样的工作上的时间,是从我们一生应有的时间中压榨出来的。

很多人常把工作视为不得不做的事,一项外界强加的负担,一种生命的债务。

因此,尽管工作体验偶尔是积极的,但他们仍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因为这对他们的长期目标并没有什么贡献。

对工作不满

这里应该强调的是,“不满足”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

根据1972—1978年美国所做的全国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的人说他们对自己的工作非常不满,52%的人都表示满意——这一比例在工业化国家中高居榜首。

一个人可以一方面喜爱自己的工作,却仍然对它的某些方面感到不满,并且尝试去改进那些不尽完美的部分。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美国工人最常提及的对工作不满的三个主要理由,都跟工作时典型的体验品质有关——虽然刚才已讨论过,工作时的体验往往比待在家里更好(与一般认为的正好相反,金钱与其他物质上的需求都不在他们最关心的事情之列)。

首先,可能最受重视的问题是:缺乏变化与挑战。也许每个人都有这方面的问题,但以一成不变的例行公事为主的低层次工作,问题最为严重。

其次,问题出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冲突上,尤其与直属上司有关。

第三个使人心力交瘁的因素是压力太大,太紧张,没有时间思考自己的事情或陪伴家人,这个因素特别令高级主管与经理人苦恼。

诸如此类对客观环境的不满,理由都相当充分,但这些问题其实都能借着自我意识的主观调整而改善。

以变化与挑战为例,它们虽说是工作本身的特性,但也可以随着个人对机会的观念而改变。

总有人可以从别人视为单调而无意义的工作中找到挑战。一份工作有没有变化,最主要的是看工作者的态度,而非实际的工作条件。

这一道理也适用于其他两个问题。同事或上司也许不好相处,但只要尽力,情况也不至于太糟。工作上的冲突往往源自怕丢面子的自卫心理。

有些人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会设定目标,要求别人以某种方式对待他,并坚持别人按照他的理想行事。然而事与愿违的机会太多了,因为别人也有一套亟待实现的目标。

避免这种僵局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也帮助老板和同事实现他们的个别目标。

这么做当然比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利益来得迂回曲折,也耗费更多时间,但长此以往,这么做一定会有收获的。

如何缓解压力

紧张与压力不消说是工作最主观的一面,也最容易用意识控制。

压力完全是一种亲身体验,由最极端的客观状况直接引起。相同分量的压力可能使一个人喘不过气,却对另一个人构成期待已久的挑战。

消除压力的途径不下数百种,有时靠较好的组织、分工,或与同事、上司做较好的沟通就能解决;有时则须依赖工作以外的因素,诸如改善家庭生活、休闲模式或静坐之类的心灵修炼。

这些零零碎碎的方法或许有帮助,但真正能解决工作压力的方法却是把它当作改善体验品质的策略。

说的总是比做的容易,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精神能量集中投注在塑造个人目标上,无视一切转移注意力的诱惑。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

点击右下角“在看”,让更多人看到它!

书    名: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作    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2017年12月


来源:节选自《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