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庆街的烟火尘事(一)

 针叶林en 2020-04-22

繁华落尽,小巷码头,只有花如故;断壁残垣,小街深处,何处是梦乡?素年锦时,吉庆老街,诉不尽烟火尘世。

流金岁月:吉庆街的喧闹

从南京路交叉口进入吉庆街,宽约10米的道路两侧,商贾云集,铺面林立,开启了这条街说不尽的生活气息,记录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汉口风韵的春秋。

居民楼逼仄拥挤,小饭馆挤挤挨挨,“合法地”占道经营,沿街随意摆放圆桌木凳的大排档,自发聚集出喧腾、热闹的人气,那是不少武汉人温暖的记忆。

九省通衢,码头文化,让吉庆街的小饭馆独具一格,亲民、便利、不拘。“当年的吉庆街,整天整街都是人,吃宵夜,传菜的忙都忙不过呢”。76岁的王阿婆回忆时,眼里还盛满着昔日盛况的怀想。听着王阿婆的讲述,我的思绪驰骋。

随意的饭馆装修,漫不经心的菜单,自由组合的桌椅板凳,家常爆炒的菜品,成箱码放的啤酒,大声的划拳行令……

画面再掠过目光精准的擦鞋大神,吆喝不断的卖花姑娘,四处唱曲的‘麻雀’……

吉他弹唱、本土的汉剧、河南的豫剧、苏州的评弹、逗趣儿的杂耍……

应有尽有。

从街边小吃到大排档夜宵,自然而然地,不管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伢还是远游之客都慕名前来一睹其风采。

被深深被吸引的远行客由此驻足,让吉庆街融入了大江南北的风味。于是,吉庆街渐渐地有了“过早户部巷,宵夜吉庆街”之美称。

这吉庆街,也只有吉庆街,在日复一日地接纳着俗世的百姓,让他们在夜夜笙歌的喧闹中忘却生活的诸多不顺,在逆境中踟躇前行。

往事如烟:当生存遭遇发展

随着城市干道绿化建设专项活动的启动,两江四岸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繁杂喧闹的吉庆街暴露出与现代文明接轨不相适应的弊病,违章占道、卫生状况、街道改造等问题日益突显。

在政府的改造下,陷入了“半封闭”状态,前来光顾的食客越来越少,周遭也渐渐冷清。岁月流逝,盛极一时的绚烂被湮没,吉庆街逐渐在生活中沉静、疏离起来,吉庆街的没落有目共睹。

当有限的市场蛋糕被不断瓜分,老街区餐饮之路似乎也正在新城区发展的熠熠星辉中黯淡下去。扎根于社会底层的吉庆街,仿佛只剩下了一个破败的空壳形象。

彼时的吉庆街,充斥着的是杂乱的建筑,醺得黑黝黝的墙面,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民间艺人雅俗共赏的吹拉弹唱亦不复踪影,曾经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也日发清冷。

这一见证武汉成长的街道,就这样成了城市遗忘的角落。

这一方失落的空间,有谁想将它拾起?又有谁愿意重望它过去的繁华?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