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影——北岛摄影展」延至6月28日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0-04-22
北岛工作室出品

在这个漫长的冬季,北岛的诗歌不断地被人们重提,念诵。这样的感染力突破了语言边界,给人们带来力量。让我们相信,一切的阴霾只是短暂的考验,一切的不安会止于人类的智慧,一切的美好来自人性的光芒,一切的一切终将重归勃勃生机。

我们决定将《重影》——北岛摄影展延期至6月28日,让更多的朋友感受诗歌与摄影艺术所带来的抚慰。4月18日,ICICLE SPACE之禾空间也将全面恢复营业,感谢各位在这段时间里的关心,期待与你们的再次相遇。

展览详情
展览开幕式&现场(请上下滑动观看)



谁在月下敲门
看石头开花
琴师在回廊游荡
令人怦然心动
不知朝夕
流水和金鱼
拨动时光方向
向日葵受伤
指点路径
盲人们站在
不可理解之光上
抓住愤怒
刺客与月光
一起走向他乡
 
—摘自《重影》

《梦中时刻 Dream Time》
63*78cm
艺术喷墨 Inkjet Print
版次 3/8


我的情歌

到每扇窗户里去做客

酒的泡沫溢到街上

变成一盏盏路灯

我走向霞光照临的天际

转过身来

深深地鞠一躬

—摘自《港口的梦》


《现代生活,系列4 Modern Life No.4》

40.5*50cm

艺术喷墨 Inkjet Print

版次 3/8

云中圣者擂鼓

渔船缝纫大海

请沿地平线折叠此刻

让玉米星星在一起

——摘自《晴空》

《自由 Freedom》

63*78cm

艺术喷墨 Inkjet Print

版次 4/8

北岛手抄稿


本次展览免费开放

请提前扫码预约


展览序言

数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几乎中止了北岛的写作。语言(文字),以一种极其冷酷的方式离席了。很长时间里,诗人都处于失语、沉默的状态。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说:语言,永不为人所拥有。而一个典范的诗人,栖居于多样且迁移的语言之地 ,并且对语言的幽灵性本质表示欢迎,谁要是服从于这个语言的真理,他就是诗人,而无论他写不写诗。

多年的漂泊经验让北岛在这一场语言的迁徙中,显得冷静而坦然。摄影,成为北岛赋予语言的一具新的身体。他以诗人的本能和惊人的意志,试图将自己从生死悬置的语言中解脱出来。——“去活语言之死”。

正是在现实世界一次次转瞬即逝的影像体验中,他用相机去贴近那些充满幽灵性的躯体;最终,在失去表征的语言内部,奇迹般唤醒了语言的回归,并再次显现了语言的生机。

                                                                                      策展人 沈祎

北岛


原名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诗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1978年和朋友在北京创办文学杂志《今天》。自1987年起,在欧美及香港多所大学教书或任驻校作家,其作品被译成30种文字,曾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古根汉奖、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最高荣誉金花环奖等,获选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2009年创办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诗歌节——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8年创建香港诗歌节基金会。
 
2012年于北京、广州举办个人摄影展《零镜》。2018年于法国巴黎举办个人水墨画展《此刻》。


策展人 沈祎


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曾两届获得“香港城市文学节”诗歌组冠军。2009年至2013年,多次在中国以及法国、意大利举办个人摄影展,其中《拆散的笔记本》参展法国图卢兹女性摄影节,并被《跨越亚洲摄影杂志》的女性摄影专刊推介。2012年,策划北岛首个摄影展《零镜》。2014年开始电影创作,先后担任电影《少女哪吒》联合制片人及艺术顾问;电影《追·踪》执行监制、编剧;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制片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