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洛可可艺术风格中的浪漫主义精神

 灯下悦读 2020-04-24
作者:未知

  作者简介:杨姗姗(1987—),女,汉族,江苏徐州人,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艺术学专业,研究方向:艺术理论。
  摘要:洛可可风格是产生于18世纪欧洲的一种装饰风格,在美术、建筑、园林、纺织品、陶瓷等方面都均有体现,它是继巴洛克风格后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更加明快、愉悦的纯粹装饰艺术,浪漫主义精神是洛可可艺术的独特气质。本文试图对其内在的浪漫主义精神进行探讨。
  关键词:洛可可风格;浪漫主义;精神
  洛可可风格是18世纪法国宫廷贵族滋生出的自由而夸张的装饰风格,欢快、愉悦、明亮和舒适的热情在它表面上的C形和S形的曲线特质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它不同于古典主义风格单纯和伟大的庄重感,而更在意繁缛、尽情和刻意的装饰,这不是一个荒唐的表象,而是更倾向于内在的热情和浪漫的精神追求。
  一、“太阳王”禁锢下的自由之音
  巴洛克风格古怪的变形和庄严的权威感深得“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推崇,他执着于建立个人的权利和尊荣,即使在17世纪80年代法国的霸权遭受严重危机的时候,他反而更进一步进行着国内的专制,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路易十四错误地将国家利益出卖了,他的好大喜功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与洛可可风格不同的是巴洛克那气势磅礴的图案纹样充当了巴洛克艺术风格服饰的重要组成,“巴洛克纹样优美流畅,强烈奔放,豪华壮观,奇诞诡谲,气势磅礴,充满着阳刚之气,注重形式,强调多变和气氛的渲染,特别铺张浮华,俗艳绮靡,纹样充满韵律、量感和空间以及立体的丰富变化,充满强烈的动势和生命力。”①路易十四撒手人寰,法国宫廷从紧张的战争中过渡到了轻松愉快的路易十五时代,洛可可风格被认为具有更多的女性色彩,体现了法国宫廷厌恶战争渴望自由、平静和温暖的心情。
  二、贵族中的浪漫主义时代精神
  法兰西是“浪漫之都”众所周知,浪漫的法国人从来不会亏待自己的文化。路易十四的宫廷文化强调庄严宏大和禁锢,洛可可风格的自由和轻松形成了浪漫主义的温床,“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已经表明:由于普及教育带来一种大众的觉醒,人类将摆脱愚昧迷信的黑暗王国。浪漫主义的观点是,每一个体都拥有个人的自由,并且可以通过忠实于他或她自己的个性而找到这种自由。”②浪漫主义(Romanticism)在欧洲有两种,第一种是发端于16~17世纪的文学现象,作家们喜好异国情调和神秘的事物,第二种始于18世纪,这是一个不仅仅局限于艺术领域的充满哲学和知识的气候和氛围,体现了个体的自由和自我表现。“浪漫主义属于唯心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浪漫主义宗旨与‘理性’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和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愁善感。”③浪漫主义是一种无拘束的生活方式,注重对感官和情感的吸引力,没有法则和权力的约束,纯粹是一种心境和气质。洛可可风格的核心词汇正好吻合了浪漫主义的精神,无拘束和轻松自由的,无论是洛可可美术还是洛可可服饰都具有浓浓的浪漫主义气息,这些都体现在贵族的身上。赞助者蓬帕杜侯爵夫人宠爱洛可可艺术,画家们依照指示创作了大量的充满浪漫气息的肖像画和风俗画,在恐惧中惶惶终日的贵族们也纷纷扫去了路易十四的威严显示出相同的认同感,那种向往自由理想的自然表现,也很好地在他们的服饰上有所体现。
  洛可可风格服饰的造型膨胀轻松,或厚重繁缛,展现了人体美和装饰性,在衣服的各个角落都随心所欲地按照内心的关照出发,飘逸的裙带和花园式的裙子展现他们对心中理想世界的狂热和追求,他们用瑰丽的色彩,夸张的装饰打造自己的行装,他们不热衷权势,仅仅向往美好的“西苔岛”(理想的爱情之岛),在落落余晖中对心中的理想岛依依惜别,这个时候的夕阳洒在他们华美而轻盈的纱裙中构成了一幅感伤的惜别场景。正如马致远的一首词《天净沙·秋思》里这样写到的情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华托的洛可可风格美术作品中体现的就是这样的情绪,看似美好的蓝天和玫瑰树林,却都是画家的虚构,而那个被所有人憧憬的理想之岛果真存在吗,还是只存在于理想中?这样的愁绪正是洛可可浪漫主义初期的典型。夏尔·波德莱尔说:“浪漫主义既不是随性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可以这样解释,洛可可美术作品比洛可可风格服饰更加接近这样有哲学意味的浪漫主义的虚构,美术作品的内容更倾向于心灵,而服饰则更倾向于浪漫的爱情的氛围,服饰更倾向于表象,利用不加隐晦的直白表达了人们内心最渴望的精神。借用英国著名的抒情诗人雪莱诗:“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浪漫主义者心中的春天就在不远的地方,在这样的末日王朝所有的希望似乎都蒙上一种感伤的情绪,但并不是完全消极的,积极向上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而那偶然飘过的愁思也会随着理想的强烈不断被打压,形成了洛可可整体欢快的气息,这是对未来的满心期待,虽然末日就要来临,但他们仍存一丝希望,寄托着他们的明天。洛可可美的范畴是模糊不清的,是没有标准的,它仅仅是美丽而善良的爱斯梅拉达,对浪漫的美好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不小心陷入了温柔可怕的陷阱不能自拔。另外,法国贵族阶层的浪漫气息还来自古老的东方文明,那样的神秘而奇异的装饰和图案,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给法国带来了新奇的血液,充满了活力。
  三、从浪漫主义到享乐主义
  享乐是洛可可精神的另一个原则,而享乐主义则并不是纯粹的享乐,但却充当了享乐的保护者,让享乐在正统的时代下变得不那么卑微。与反映浪漫主义的主观内心相比,享乐主义依然是遵循内心法则的,过度的享受变成了奢靡的享乐腐化了宫廷的斗志,滋生了与底层人民脱节的享乐风气。贵族的沙龙、无尽的宴饮、美妙的音乐、假面舞会……伴随着贵妇的惊艳登场,为享乐的思想做好了准备。
  法国著名作家龚古尔兄弟曾经说过:“那个法兰西是如此之以其声誉为荣,如此之充满了优雅和一种稀世的美妙——那个18世纪文质彬彬的法兰西——以至于它变成了一个社交的世界,影响了全欧洲,成为一切民族的一所礼仪学校,成为社会风尚的准则,直到1789年。”④浪漫的思想来自贵族们的梦想,他们的浪漫主义没有具体的实践,只能是空想。洛可可风格服饰从宗教中挣脱,它的造型反对一切古典主义的约束,就像黑格尔说的:“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相应的形式是精神的主体性,亦即主体对自己的独立自由的认识。”那些随意堆砌的装饰物毫无规律可循,只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不顾世俗的眼光,厌恶工业社会和城市的烟雾,但最终这样的恬静生活被历史掀翻,现世的人们只有选择了逃避——无尽地及时行乐。
  就像法国作家丰塔纳尔所说的:“田园能够给人类带来欢乐,只要它证明‘两种最强烈的感情同时存在:懒惰和爱情。”⑤“路易十五亲政后,继承了路易十四的衣钵,沉溺于凡尔赛宫的荒淫、奢侈的生活中,并重新迫害胡格诺教徒,增大国内税收和继续对英、奥等国进行新的战争。法国屡遭失败,元气大伤,根本丧失了欧洲最强国的地位。”⑥战争导致法国的财力大损,路易十五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使百姓的水深火热与贵族的奢侈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们并不是懒惰的,在舒适的氛围里容易丧失坚定的斗志,这样的享乐之风被误认为是它本来的表象,很多评论对这样轻佻的洛可可嗤之以鼻,“但是这些评价看中一个狭窄和严格的本质,而遗失了这些绘画中人类的梦想和希望的重要性,以及对爱的艺术的愉快的视觉注解和参与的必要性。”⑦这句话是从洛可可美术的角度辩证的,还是借用龚古尔兄弟的一句话:“戏剧、书籍、绘画、雕塑、住宅、一切都屈服于娱乐的品味,一切都呈现出颓废的优雅。漂亮,在历史上这一时期的氛围中,代表了法国式的诱惑与魅力。这是她的本质,她的才华、道德和生活方式。”⑧
  这就是洛可可艺术不那么庄重和严肃的浪漫主义时代精神,毫不含蓄的外表下面深藏着的是它自由的浪漫主义理想和对乌托邦的狂热追求,这是属于它自己的追求方式。(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