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癃

 猪王小屋 2020-04-24


五癃之名皆认为初见在《武威汉代医简》:“治诸癃。石癃出石,血癃出血,膏癃出膏,泔癃出泔。此五癃皆同药治之。”然其仅列举四证,未合五之数。其实至南梁时陶弘景在其《名医别录》之练石草一节中提及五癃:“治五癃,破石淋,膀胱结气,利水道小便。”以后医家以尿不通为癃闭,绝不见有言五癃者。

五癃之名其实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其有一章名为《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盖今人认为此文论述汗溺唾泪髓之生成机理及病理变化,故皆谓癃字为误。然涵泳其文,别者辨也,五癃津液别,就是五癃病症下津液病理辩证也。

《五癃津液别》文云:“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愿闻其道。”很明显津液为五,非有髓,气在其中也。张介宾在《类经·疾病类·五十八》注云:“五液者,阴精之总称也。本篇以溺、汗、泣、唾、水,故名为五。《宣明五气篇》曰: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决气》篇曰:精、气、津、液、血、脉,其辨有六。又道家曰:涕、唾、精、津、汗、血、液,其名则七,皆无非五液之属耳。”故而岐伯云:“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乃气化津液而在其中也。因此气闭则津液不行,则为水胀,故有黄帝之设问也。而髓者,五谷之津液和合为膏,言脊椎骨空上补则为脑髓,下补则为阴精,五液所补却非五液明也,何有疑?

今人以章末有“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之言证五癃之癃应作种,以为义合。此误之甚也。津液五别之逆顺正可名五癃之缘由,所以为辨也,与章名甚合,何所疑也? 张志聪《灵枢集注》所云:“此章论水谷化生之津液,各走其道,别而为五。如五道癃闭,则为水胀。五别者,为汗、为溺、为唾、为泪、为髓。五癃者,液不渗于脑而下流,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而津液不化,水谷留于下焦,不能渗于膀胱,则水溢而为水胀,故以名篇。”张志聪虽有以髓为液之误,却阐明此章根本结构,篇名无误可知也。

以上论之,则五癃之名始于先秦,当是溺、汗、泣、唾、气五癃也。而《武威汉代医简》或者仿取石淋、血淋、膏淋、毒淋之无痛者为石癃、血癃、膏癃、泔癃,五癃之辨其尿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