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株洲”特别报道之五 王胡子食府创始人王光云亲自下厨做的“油焖大虾”。 株洲日报记者 俞强年 摄 株洲日报记者 李支国 俞强年 李军 见习记者 钱惠 气温慢慢回升,夜宵江湖逐渐热闹。 株洲人的夜宵菜单上,小龙虾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朋友圈里晒出的各色吃小龙虾照片,汇丰楼、王胡子、九子香辣蟹等几家招牌店出现频率不低。 在吃货们看来,这些店,就是株洲夜宵江湖中小龙虾的旗帜。 汇丰楼 “蒸汽爆头虾”,怎一个爆字了得? 餐桌中央,燃气炉吐着火焰,蒸锅里的水烧得翻开,玻璃锅盖下,一只只肥大的龙虾活蹦乱跳,张牙舞爪。白色的水蒸气迅速包裹了虾身,气流顶着锅盖,嘶嘶作响。8分钟后,老板崔翔打开锅盖。 这是汇丰楼刚刚推出的新品“蒸汽爆头虾”。 “这种做法是头一回尝。很鲜、很嫩、很滑。”来自张家界自驾游协会的两位美女品尝着虾肉,赞不绝口。 “很多顾客担心龙虾不新鲜,我们的‘蒸汽爆头虾’,就是要让顾客亲眼看到活虾上桌。我们在蒸锅里放了料酒、生姜和大蒜,当然还有我自己研究的配料,水汽蒸腾散发特殊香味,能除掉虾子的腥味,还能最大限度保持龙虾的鲜味,特别适合不吃辣的顾客。”崔翔解释道。 下午六点,顾客多了起来,11个包厢全是满座。“现在的生意大概只恢复到了原来的五六成。”崔翔说,“我们的客人大部分是回头熟客。” 这里的每一道龙虾、每一道夜宵,都是老板崔翔自己研究的,味道自然与众不同。用他的话来说,一份虎皮鸡爪,他的做法都与别家不通,味道绝对特别。 汇丰楼的招牌龙虾是“干爆虾”,有20年的历史了。“油爆炒时加入我们秘制的香料,最大限度防止虾的营养流失,鲜辣干香,点单率很高。最多的时候,一天卖出千把斤。”崔翔说,当年,“干爆虾”火起时,周边城市的不少夜宵店都来找他学艺。一些老外吃了后觉得好,特意来店子打包,寄给国外的家人品尝。 崔翔是宁乡人,18岁到株洲创业,搞过销售、做过夜宵、开过饭店,也到别的城市闯荡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位潮汕人那学习了潮州菜做法,又回到株洲,开起了汇丰楼。“餐饮是文化,有道有讲究的。怎么搭配食材,如何用料,我都是那时受到的启发。”崔翔说。 汇丰楼创立21年,赢得顾客口碑和回头,靠的不仅仅是口味,还有让顾客放心的食材。 汇丰楼的龙虾,从常德、湖北等地定点采购,个头大,品质好。通过冷链运输,确保虾子鲜活,这样成本自然不低。“有些夜宵店老板根据我们的发货单,也想像我们那样去进这样的龙虾,结果发现成本太高了,搞不下去。”崔翔说。 我们每一只龙虾,从不用清洗剂,都是员工用双手刷干净的。“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我们的虾不一定适合你的口味,但一定让你吃得放心。”崔翔自信地说。 王胡子食府: “魔芋虾球”,汤汁都可吃 烹饪好的油焖虾,红彤彤、油光光,色泽深艳。掰开硬脆的虾壳,满满的虾膏呼之欲出,虾黄膏肥,虾肉透亮饱满。 4月21日傍晚,贺家土人民路王胡子食府。90后妹子小璇跟两个闺蜜点了一盆油焖虾、一盆蒜蓉虾,各3斤。三人吃法略不同,有的带塑料手套吃,有的撸起袖子徒手吃,有的拿筷子夹。站在一旁的王胡子食府创始人王光云凑上去指点,“吃虾有讲究,要用手剥,一般不吃虾头。” 另一桌,7人围坐,点了20来斤虾。老粉丝小梦点了一盆“魔芋虾球”,吃饭里面的虾子,又在汤汁里下面条。王光云介绍,“魔芋虾球”是掐了头、去了虾线,再在大油中爆炒,虾尾变红卷曲后加入高汤及各种香料和魔芋焖煮,干净,汤汁可吃。 1999年,小龙虾在株洲夜宵市场兴起,到了2003年,小龙虾在株洲夜宵市场成了主角。“那个时候主要是吃口味虾。”王光云的儿子王伟明回忆,生意最好的时候,客人从大厅一直排队排到厨房,“客人主动将菜传下去,都不用我传了。” 做小龙虾的夜宵店越来越多,王胡子食府也不断创新。王伟明专门去了趟湖北潜江,在一家夜宵店“卧底”3个月,学做油焖大虾。如今,除了口味虾,店里还推出了油焖大虾、蒜蓉大虾、干贝虾酱炒面等新产品。干贝虾酱炒面是一道“独家菜”,原料包括干贝、虾、自制酱料等,面条劲道有弹性,入口香气浓郁,软而不烂,受顾客青睐。 为了顺应新潮流,王光云将生意全权交给儿子。年轻的王伟明借助互联网不断拓宽市场。“不管形式怎么变,本质还是菜的质量。一是做虾就是做人,二是要亲力亲为。“王光云对儿子念叨。 九子香辣蟹: 虾蟹不分家,两个都好恰 打车去九子香辣蟹,老出租车司机可能会问:“去哪家店?”河西体育馆附近的是旗舰店,就在出租车加气站对面,司机们天天打照面,太熟了。河东贺家土那家老店开了10多年,人气旺得很。因此司机们有此一问。 4月22日下午6点,记者去的是河西体育馆的旗舰店。虽说香辣蟹是招牌,但“虾蟹不分家”,老板冷连保自信地选择先上龙虾。 三盘龙虾上桌,干爆虾、口味虾的虾壳鲜红、韭菜青翠,蒜蓉虾个头颇大,蒜香扑鼻,每款都有特色。干爆虾沿着虾背剪开,壳脆肉美;口味虾剪开虾尾,肉质鲜嫩;蒜蓉虾蒜如米粒,香味浓郁,但入口不冲,还带着丝丝甜味。 冷连保是常德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从乡镇企业下岗后,和八个朋友下海创业。因为父母开餐馆,他从小耳濡目染,爱吃,会吃,也掌握了做餐饮的一些门道。 2000年,冷连保和朋友四处考察,足迹遍及湖北、安徽、重庆、成都等地。考察回来,他们吸收各地所长,结合常德口味改良,研发了原创品牌。因为是九个人一起搞的,店名就叫“九子香辣蟹”。 2004年,冷连保到株洲闯荡,在芦淞区贺家土的夜宵街开店。他记得开张那天是圣诞节,生意有些冷清。虽说对产品有信心,但他也不免忐忑。靠着客人的口口相传,不到2个月,门庭若市,田心、河西都有人跑来吃蟹,起初盼着半个月做5000元,后来一天就能做那么多。 忆及鼎盛时期,冷连保说2005年至2015年可谓“黄金十年”。经常有人从湘潭、长沙等地赶来吃蟹,“最忙的时候,一天500斤蟹,专门安排4个人宰杀。” 一个招牌做10多年,越做越红火,靠的是不断创新,以及对食材的精挑细选、严格保鲜。不管是蟹,还是龙虾,冷连保都在研发更新口味。对于食材,蟹是缅甸、越南等地的上等肉蟹,冷链空运过来,自建冷库保鲜。疫情期间,国外物流受影响,他也选择从江苏阳澄湖、益阳大通湖进货。 运输途中死掉的蟹或虾,冷连保亲自监督,一只都不许用,因为“很多老人和小朋友喜欢来这吃,东西是要吃到他们嘴里去的。” 冷连保这句话背后也有故事。 有好几年时间,住在白石港的一家人,8个孩子经常被爷爷或奶奶带着来吃蟹。“每个孩子点一斤,几乎每个周末都来。”后来孩子们上初中高中,就来得少了。冷连保说,他本来记性挺差,但那8个孩子的样子,“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
|
来自: 紫微o太微o天市 > 《特色菜肴及地方风味小吃等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