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传说:陈友谅兵败身死的前一夜发生了什么?

 古籍奥秘 2020-04-24

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同时也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水上战役。这次战役是以朱元璋和陈友谅争夺鄱阳湖水域为历史背景,最终以朱元璋的绝对胜利而告终,为日后大明王朝的崛起奠定了颇为坚实的基础。

鄱阳湖之战的始末在各史书中均有记载,在民间也流传着各种各样的传说,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陈友谅在兵败身死前一夜所遇异事,其真实性现已无从考证,但到底可靠与否,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话说鄱阳湖之战从1363年七月二十日开始,两军历经30余天的激烈对峙,陈友谅军队士气低下,军粮殆尽,计穷力竭,回天乏术,眼看败局已定,陈友谅仍旧心有不甘,被困鄱阳湖中,虽已是瓮中之鳖却仍不肯投降。

八月二十五日深夜,陈友谅战船被困于江心,这夜月亮格外的大,散发出幽幽的光芒,让人不寒而栗。连续三十几日的交战,陈友谅疲惫不堪,却实在无法入睡,战船之上兵甲唉声叹气,苦叫连连,早已溃不成军,陈友谅自知大势已去并不做声,站在甲板上放眼望去,只见天上月明星稀,江中波涛滚滚,自感壮志难酬,悲不自胜。

忽见一团青色火焰从江面上缓缓而来,乍一看,陈友谅以为是一盏烛火,却不似烛火般闪烁明亮,随波逐流,越靠越近,眼看到了船下却忽的熄灭,陈友谅恐有埋伏便想一探究竟,俯身望向湖面,而湖面上却只浮现出自己的倒影,陈友谅以为自己太过疲乏,难免眼花,刚刚转身欲走,只见水里夺出一黑影,正常男子身形,直立立站在水上,虽不做声,却是把陈友谅吓了半死。“不好,有伏兵”,陈友谅拔出佩剑大喊,他这一喊,船上的士卒清醒了大半,纷纷拿出弓箭射向陈友谅指引的方向,箭箭穿透黑影却不见黑影做任何反应,众人大惊,面面相觑,不等众人搭箭再射,黑影自是重新潜入江中。

陈友谅受了这一惊一吓,登时怒不可遏,拔剑指向江中:“水下是何人,偷偷摸摸算什么英雄?我陈友谅已是败军之将,为何不敢与我正面交锋,战个痛快?水下之人速速现身!”

陈友谅一番言语,却不见水面有任何动静,转身问众人是否看见水面上的东西,众人皆点头称是。陈友谅更为恼火,令士卒向水中乱射一气,算是泄愤。

这一通乱箭还当真将水中的黑影逼了出来,这黑影缓缓从水中冒了出来,却不曾激起一丝涟漪,出水后远远看去,似人形模样,依旧站在水面上,不进不退,直挺挺的对着战船。陈友谅和众人再次见到黑影,也不敢轻举妄动,远远观望着。

约一盏茶的功夫,陈友谅还是沉不住气了,破口大骂起来:“姓朱的,想不到你还是这等卑鄙下作之人,居然在这里装神弄鬼,够胆子的来我面前一较高下,我定赏你个全尸!”

这一喊不要紧,水下忽然冒出一个接着一个的黑影,将战船团团包围,但黑影出了水面后都再无动作,只是木头一般直挺挺浮在水面上,让人摸不清意图,感觉毛骨悚然。

“放箭!放箭!”陈友谅发出了狮子般低沉地吼叫,此时他已孤注一掷做困兽斗,不管面前的是什么,都要与之拼个你死我活。陈友谅一声令下,甲板之上万箭齐发,却仍不见命中,只是这次黑影们发出了惊天的哀嚎,声音悲怆苍凉,苦痛欲绝,陈友谅军中上下大惊失色,有胆小士卒吓得抱头痛哭,跌入水中,一时间甲板之上乱作一团,任凭陈友谅如何呼喊也无济于事。

也不知过了多久,黑影们慢慢散去,虽不曾直接击杀陈友谅一兵一卒,但受了惊吓而失足落水者也不在少数,此时军中有略通神鬼之术的人说,这是此战命丧于此的冤魂,此番怕是来向陈友谅讨命,如此看来陈军败局已定,陈友谅必死无疑。

     果不其然,次日,八月二十六,穷途末路的陈友谅集结最后一点力量,冒死突围,左冲右突也打不开一条生路,终于难逃中箭而死的命运,陈军溃败,5万余人投降,自此,中世纪最大的水上战争宣告结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