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位家长,请收下这份《居家情绪管理指南》

 昵称52776266 2020-04-25

PART1

居家学习期间,家长们的情绪困扰

在问卷中,在朋友圈 ,面对居家学习的“神兽”,家长们如是说:

孩子全天都拿Pad、手机,稍微说两句,就跟你急,关门不搭理你,我很压抑!

看到孩子在家里那懒散、磨叽的状态,我脾气一上来,就容易不管不顾、大发雷霆,关键是他也没什么改变,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僵持,实在是没招,怎么办好呢?

快开学吧!再不开学,我和孩子都要疯了!

虽然已有思想准备,但是看到“定了!北京市4月13日起开展中小学线上学科教学”的消息,依然如晴天霹雳,看不到希望……

当然,有内心崩溃的家长,就有内心崩溃的娃:


我的家人喜欢哀声叹气,我该怎么劝他?

爸爸妈妈整天在我耳边骂骂咧咧,我真的太崩溃了!

爸妈像盯贼一样盯着我,我就玩会儿游戏能怎么样!

我想开学,想跟同学愉快地玩耍,不想面对丧丧的家长!



PART2

我的焦虑、担心、愤怒是一无是处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头脑特工队”这个电影,电影中五个小人,代表了我们的几种基本情绪,每一种基本情绪都有它的作用。

在跟孩子的“争锋”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孩子一天到晚都在想着玩而生气,会嫉妒别人家的孩子、会因为担心孩子开学后会跟同学拉开差距而焦虑……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你的愤怒、嫉妒、焦虑都有其进化的意义。比如,愤怒,会让你的孩子看到你的底线。

嫉妒会帮助你看清自己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的差距,从而帮助自己家的孩子找到新的目标,新的方向。

焦虑,在某种程度上是负责任,未雨绸缪,愿意为未来做打算,会帮助我们唤醒对某些事情,比如学习的重视,我们甚至会因为自己的孩子不知道着急(焦虑)而觉得他没有进取心。

但是!

消极情绪有意义,并不是说我们可以随意地跟孩子表达你的嫉妒、焦虑、愤怒,而是帮助我们思考自己情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提醒我们去寻找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需要提醒的是,任何一种情绪出口都必须遵循无破坏性原则,我们情绪的发泄不能对他人和自己,或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造成伤害,比如发完飚之后,家长一时爽了,孩子跟你的关系却越来越僵了,关系破坏之后,更不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了。


PART3

当消极情绪突然来袭,

为迅速降低影响,你可以……

1.认识到情绪是可以控制的。

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吗?看看下面两种信念,你属于哪一种吧!

信念一:“情绪完全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比如,当人难过的时候,他是做不到“想不难过”的;或者当他愤怒的时候,他也做不到“想不愤怒”。你是否常说:“你能不能不惹我生气!”“就是你做的不对,就是你做的不好,才惹了我生气!”

信念二:当人们觉察到自己太激动时,人们能够想办法让自己不激动、平静下来;比如我们现在太悲伤了,我们可以减弱自己悲伤的强度,或者把悲伤改变成不悲伤的情绪。我们现在太愤怒了,我们也可以想办法减轻自己的愤怒程度。

面对突如其来的情绪,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情绪是可以控制的。或许我们几十年来秉承第一种信念——情绪不可控。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让我们控制情绪,势必会有一些困难,但当你尝试几次,有了成功的经历之后,你会发现,情绪,真的是可以控制的。

2.接纳你目前出现的情绪

我们先来一起体验丹尼尔·魏格纳教授做的一个有意思的实验,大家看到屏幕上有一个粉红色的大象,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请你不要在脑子中想这个粉红色的大象。请你不要在脑子中想这个粉红色的大象。请你不要在脑子中想这个粉红色的大象。

大家脑子中出现了什么?粉红色的大象真的消失了吗?

粉红色的大象就像大家的消极的情绪或者事件,当消极的情绪或事件发生之后,我们越想逃避,压抑,控制我们的焦虑、愤怒,只会越严重。相反,每一头粉红色的大象其实都提醒我们,我们需要作出改变了。

就像,我们看到孩子贪玩,为了不破坏亲子关系,我们决定“忍”,结果越“忍”越“气”!

这时候,不妨在内心告诉自己:“对,我就是生气了!我生气很正常!我就是不喜欢看到孩子一直玩。”

当你实在无法控制自己时,也请先跟爱人吐槽,或许吐槽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真正担心的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是什么。

3.理性认知

情绪ABC理论中,A(activating event )指的是具体的事件,B(belief)表示我们针对此事的理解,C(consequence)则是最终呈现出来的情绪状态以及行为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

比如孩子居家学习,我们下班推开门发现孩子拿着手机,这时候你的第一想法和情绪可能是什么呢?

情况一:“又在玩手机,一看到他玩手机,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整天就知道玩,时间都荒废了!”

情况二:“根本没注意,没什么情绪波动……”

情况三:“孩子不容易,只能在家待着自己学,跟同学交流只能通过手机。”

情况四:“青春期的孩子,容易管不住自己也正常,我可以怎么帮助一下孩子呢?”

……

为什么对于孩子玩手机,家长的反应千差万别?这是因为,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起作用。不同的B,就会有不同的C。

在下一次情绪爆发前,我们不妨想一想,我的想法是什么?我的想法有问题吗?我需要不需要跟孩子核实一下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4.改变行为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行为会对心理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心理状态。如果你的嘴角微微上扬作出微笑的动作,你的心里也会开心舒展。

当一个人要改变心情时,比较快速的方式是改变行为,比如,你很生气时握紧拳头、呼吸急促,怎么改变呢?松开拳头,深呼吸让呼吸平缓下来,生气的情绪会缓解,你会慢慢平静。

  当你烦躁、生气时,也可以立刻开始做干家务,这也是一个排解情绪的好方法,家务等机械性工作,能让大脑满溢的负面情绪慢慢降温。一定时间后,情绪就能回归到正常值。


PART5

想拥有更多积极情绪,

你可以从以下方法开始尝试……

1.品味生活中的美好

品味,意思是体验以及放大某种积极体验。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品味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类。

品味未来,预期或是享受即将到来的积极事件,比如,想象疫情结束之后正常的生活,你可以体会到满心的欢喜。

品味当下,思考和表达能够强化和延长积极事件的事情,比如今天发生的“三件好事”或者今天“孩子让你觉得有成长的两件事情”,“我今天要感谢孩子的一件事”……这样的事情非常适合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餐桌上分享哦。

品味过去,重新体验那些快乐的事情。比如,拿着相册,翻看以前存留下来的照片时,回忆起当时的美好画面。

2.积极地沟通

积极沟通,需要避免沟通成为发泄情绪、控制对方的手段。亲子之间不应该是一方控制另一方的相处模式,也不该是让孩子满足你的所有期望。对孩子,我们不妨多一些积极地倾听,比如,倾听孩子时,多关注对方信息后面隐藏的情绪、期待、渴望。多一些积极地表达:互相欣赏与感恩,让双方的关系朝着正面的方向发展。

具体方法,可以参考上篇家庭教育小报《你与娃“相看两厌”了吗?》。

3.运动

运动时,大脑中会分泌一种可以支配的心理和行为的肽类。其中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科学家称之为“快乐素”,它作用于人体能使人产生愉悦。

愤怒时可以练拳击,压力大时可以练瑜伽,抑郁悲观时可以去跑步,难过悲伤时可以去游泳。

但要注意,情绪不佳时的运动不能太过剧烈,切记不要让自己受伤。

当然,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还可以有找到生命意义、利用你的优势、与他人在一起、享受自然的美好,打开你的心灵等好多方法。

最后,《积极情绪的力量》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够对大家管理情绪有所帮助!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认可,也渴望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父母的控制和说教和孩子的自主意识提升是抱怨式沟通的引爆点。当父母用抱怨式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实质上,就是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只会让孩子的不良行为加剧,而不会对孩子产生任何的积极影响。

为人父母,我们心里对自己孩子的未来规划都有一定的期望,都不甘让孩子落在后面,也正因如此,看到孩子不合自己意我们就会感到失去控制,甚至跟孩子交流时,我们越来越大声,越来越生气,以为这样会吓得他们屈服。虽然我们内心都不想成为一个大吵大闹、愤怒的家长,但却有时对自己也无可奈何。

亲子之间是一种真正的情感联系,是一个与对方一起生活,快乐时分享,难过时安慰的关系。它绝非是关于父母通过大声斥责,甚至威胁来让孩子完成某些事情的关系。尝试着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吧,温暖的家是孩子心灵的港湾!

世界因我更美好

Better me, Better world


撰 稿 / 陈 盼

排 版 / 孟 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