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阳 刘向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北京首都书画院理事,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安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03年毕业于巢湖学院美术系,2008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2011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2018年研修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画院高研班。多幅作品被专业机构、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个人收藏。 粉墨徽韵 240cm×170cm 烂漫假日 230cm×170cm 青春梦之旅 230cm×170cm 水袖轻舞最袅袅 235cm×170cm 纸飞机 136cm×68cm 醉美时光 245cm×175cm 浅析中国山水画色彩发展的时代性文|刘向阳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使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开始进入自觉自醒的精神阶段,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色彩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五色”审美观,是阴阳五行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中国绘画色彩的始源。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先民对于色彩的心里感受和用色观念。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则从“师法自然”的角度,提出“五色令人目盲”的主张,形成了推崇虚无空的素淡的色彩观。所以中国画最终走了水墨为上的道路极力强调气韵和笔墨。在中国的许多画学著作中皆能找到如“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朱,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是故运墨而五色具”,“古画画意不画形”等。潘天寿说“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彩姘臻,虽无色,胜于有色也。五色自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中国画碍于绘画的主体-志向和情感的表达,即使用色,也是凭借主观感觉确定色彩,而不是按照客观事物的颜色如实再现。在纷繁复杂的自然界中,有所侧重选择,即是较感性的主观选择。而不是对客观事物拘泥于外表的如实描摹。特别是水墨至上的文人画,描绘更多的是文人士大夫的胸中意气,反映客观物并不是他们要表达的目的。传统的文化和哲学思想在文人士大夫思想中根深蒂固,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绘画崇尚画面的淡与清,幽怨与空灵,不注重色彩的作用。这种选择是主观的,服从于自身主观意识的观念选择。 朝夕听泉 90cm×90cm 翠微人家 90cm×90cm 上述是中国画的色彩特征,以及相关的渊源,它与西方绘画色彩的表述方式有很大差别;西方绘画色彩注重光与色的变化,是对自然界的色彩进行客观再现,是一种较被动的色彩认识。而中国画色彩更注重象征和表现,注重一种人格化的表现方式,特别在传统水墨画中,几乎摒弃了所有色相,只剩笔墨的焦、浓、重、淡、清的变化,是一种高度民族性审美取向的表达。 家住青山绿水间 90cm×90cm 金色家园 68cm×68cm 现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既保持中国画固有的气韵、笔墨的精神内涵又能加强色彩的视觉效果,以适应人们的新的审美需要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时代变了,人的思想也变了,所以艺术也要变”,人们的思想不再受传统哲学和诸子思想的约束。于是出现了很多流派,画家也更注重自身的情感表达,与文人画相比主观意志的表达并没有削弱,相反表达的方法却更为广泛,思想观念更为理性、开放。 艺术家们并不局限于对古典绘画的描摹,主张用传统的色彩意识描绘当今的时代,为传统中国画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加注重色彩的独立意义。 中国的这些改革派画家做了很多大胆的色彩尝试,使我们的色彩观念得到了极大的突破。中国画要创新,首先要以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方式来确立,同时还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再发现。因此,用感悟水墨的心情感悟色彩,体验每一种色彩提供给我们的心理感受,实现色彩从视觉到精神的转换。蕴意着创作者心灵深处对生命和对大自然的无限寄托,如;林风眠的《秋林》、《秋色》等。林风眠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在作品中大胆探索,运用丙烯、水粉等多层覆盖的重彩技法,唤起了色彩在宣纸上久已淡去的表现力。 山明云气画·天静鸟飞高 91cm×91cm 溪山留客处 90cm×90cm 中国绘画色彩和西方印象派绘画在色彩的应用上中西方有许多相似之处,给我们创作具有明快色彩的现代山水画创造了基础。可光凭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要从深层的理论上寻找中国现代山水画随意赋彩的设色支点。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国画传统色彩、民间绘画色彩、西方现代派绘画色彩中寻找突破口。林凤眠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成功地在中国画上引进了西方绘画色彩,为中国山水画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他采用大块墨色平衡画面,兼以墨调色,以有色彩倾向的冷暖灰的淡墨为辅,环境底色的运用,改变了传统中国画计白当黑和背景留白的习惯做法。 林风眠反其道而行之一一计黑当白,在沉稳的深色背景上衬托饱和浓艳的亮色。因此,在林风眠大量的山水风景画中就使用白色。林风眠用的白粉是粉色(用水粉或丙烯颜料),取其堆砌之美、笔触之美,白粉压在画纸上,透明又无粉气。显而易见,当代中国画色彩的发展既不是向古代色彩感知状态的回归,也不是古代中国画重彩或水墨表现形式的延续,而是对世界色彩文化认识的基础上,秉承传统中国画的色彩特性、吸收各民族色彩文化的深入挖掘。无论是民间绘画色彩或西方绘画色彩,只要有助于我们现代山水画色彩的发展,我们都要大胆借鉴和尝试,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祥云入画 90cm×90cm 笔墨当随时代,不仅是中国画色彩,其他任何形式绘画,又何尝不应当随时代?随着时代的变迁,西方文化的涌入和当代文化精神的发展,中国传统色彩观念受到西方色彩认识到冲击,色彩的表现发生了很达的变化。有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并作出了大胆的变革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以林风眠、徐悲鸿为代表的中西融合派,主张学习西方的造型特点,使中国画在审美趋向、价值准则、表现形式、用色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拓展和改革。潘天寿明确指出:“设色需淡而能深沉、艳而能清雅、浓而能古厚、自然不落浅薄、重浊、火气、俗气矣”。这里的深沉清雅古厚都是降低色彩的饱和度和对比度。 黄宾虹则是用水用墨的集大成者,他把古人的五色,发展到墨分七色,促使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审美精神向自身形态的现代化演变,把中国传统水墨画以墨代色的审美观念得到升华,并采用理想化色彩来展现新时代的美学精神。 前辈们的探索和努力也鼓舞了后来者勇于革新的勇气与决心。 关于色彩的发展问题的讨论和关注也越来越多,众多的当代画家对中国画发展的问题充满焦虑,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为中国画色彩的新发展带来了希望和动力。 特别是在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中国画色彩的重建和开拓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云淡风轻 91cm×91cm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寻找色彩的突破口呢?林风眠先生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提出:“以民族之发达,必须是以固有文化为基础,吸收他民族文化,造成新时代,如此生生不已的”这是继承传统的开放形式,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中国画传统色彩和民间艺术色彩,还要借鉴西方绘画色彩的经验,特别是印象派等艺术流派的色彩仓造,这样,就有可能创造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绘画作品。我们强调中国画色彩,并不是要取消水墨画。反而水墨画会得到更健康更有时代性的发展。色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中国画艺术更好的为艺术家服务,中国画应当继续从旧的规矩中解脱出来,用无束缚白自由色彩,表达我们精神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这是中国画色彩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刘志阁。中国画色彩之我见。美与时代,200309期。 [2]潘绍元。中国画色彩的探索与思考。Art Education,200601期 [3]王文娟。墨韵色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5月第i版12-111 [4]王西军。中国画色彩问题浅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Beaty& Time2004年02期。 [5]王天胜。开创中国画色彩的新体系。Artobservation 杂志,199 07期。 [6]曹玉林。当代中国画体格转型。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又是一年好个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