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1岁还是“娃娃脸”芭比娃娃是永远年轻的!

 南阿木 2020-04-25
导言:1959年3月9日,世界上第一个金发美女娃娃——“芭比娃娃”正式问世。这个”芭比娃娃”,承载着多少人的美丽与梦想,不仅是20世纪最广为人知及畅销的玩偶,如今60多年过去,“芭比娃娃”依然青春不老,也早已超越了“玩具”这个属性,成为一种代表女性价值的文化符号。
看起源:
美国南加州一个叫芭芭拉的小女孩
“芭比娃娃”诞生于美国南加州的一家玩具厂,她的“妈妈”是一位叫露丝·汉德勒的设计师,她也正是美国玩具设计与制造商——美泰儿公司(Mattel)的创办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露丝·汉德勒发现自己的小女儿芭芭拉喜欢玩当时流行的纸娃娃,还兴致盎然地帮它们换衣服、换皮包.......露丝·汉德勒就此萌发了设计一款立体娃娃的想法。正巧,在德国度假时,露丝·汉德勒发现了一个立体而逼真的“德国娃娃”,她的设计灵感突然被激发了。回到美国后,她经过精心策划和打磨,设计出了自己的立体娃娃。这个娃娃穿上一件黑白条纹的泳装,梳着金色马尾辫,弯弯的眉毛,娇小的嘴巴……露丝用小女儿芭芭拉的昵称给她命名,从此这位金发美女就叫做“芭比”。
1959年3月9日,芭比娃娃在纽约的美国玩具展上面世了。芭比娃娃看上去像新颖时尚、性感迷人。它的出现,让人们联想到了一代性感偶像玛丽莲·梦露(玛丽莲·梦露也出生于南加州,1926年出生的她正值当红之年)。芭比娃娃纤细的蜂腰、丰满的的胸脯、修长的腿、天鹅般优雅的长颈.......体现了美国文化中的审美标准。
这种造型在随后的日子迷倒了无数少年儿童,快速成为了女性形象代言人。自此以后,芭比娃娃成为了无数女孩的亲密玩伴。它激励着女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寄托了她们的所有梦想。
看发展:
从事70多个职业,有10多位亲人陪伴
芭比娃娃的迷人的形象,配上简单粗暴的广告词——“芭比娃娃,外形姣好,流行少女模样,售价3美元!”,市场销售端异常火爆,快速风靡美国。
美泰儿公司专门创办了《芭比时尚》杂志,还推出“芭比时尚指南”,如《芭比的时装成功》《芭比的夏威夷假期》《芭比的简易食谱》。
美泰儿公司认为芭比娃娃不仅是一个漂亮的摩登女郎,他们一直努力把她塑造成一位智慧、独立而积极进取的时代女性,希望在她身上能够折射出社会的发展与女性的进步。从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美泰儿公司与时俱进,推出引领潮流的芭比形象,涵盖了70多个职业。
在上世纪60年代,芭比穿上了行政套装,挎起了公文包,包里有名片、信用卡......那是鼓励女性独立,成为骄傲的上班族。
当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时,芭比娃娃很快就成了一名宇航员......那是人类征服太空的骄傲时刻,芭比怎么能缺席。
当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芭比娃娃也开始给朋友发“伊妹儿”女企业家......那是一个新社会阶段的开始,漂亮的“芭比”自然还要展现出聪明、时髦的一面。
芭比娃娃还担当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早在1990年,芭比成为“第一个看到世界和平的人”;芭比娃娃也曾“坐在轮椅上”,唤起人们对残疾人的关注与同情;芭比娃娃还以“总统候选人”的身份代表美国妇女在2000年5月“入主白宫”。
还有“黑人芭比”、“拉丁芭比”、“日本芭比”以及“中国芭比”,芭比所代言的民族有几十种之多。往小了说,这是满足不同消费市场的需要,往大了说,就是世界民族大团结、全球一家亲啊。
美泰儿公司每年都推出数量庞大的各类芭比新产品,不仅款式萌萌哒,粉丝经济效应杠杠的。不管新款还是经典纪念款,产品一经推出,总会迎来抢购潮。
美泰儿公司还开发以芭比为主题的“附载产品”,比如她的服装、首饰、手袋、太阳镜、高跟鞋,她的化妆品、手表、餐具、家具、小汽车……
此外,美泰儿公司还为她设计了许多亲人朋友,包括爸爸乔治、妈妈玛格丽特、男朋友肯尼等12位,此外还有她的宠物也有38种之多。 
看影响:
一个有趣的灵魂植入一个完美的身体
2002年4月27日,85岁高龄的“芭比娃娃之母”—设计师露丝·汉德勒去世,她的“女儿”——芭比娃娃已经走过60多个春秋,她的销售市场目前涉及全球150多个国家,总销售额超过50亿美元,平均每1秒钟就会销售2个芭比娃娃。如果把已经销售出的所有的芭比娃娃连接起来,可以围绕地球绕8圈呢。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芭比的身体就是消费对象本身,是展示少年儿童丰富而梦幻生活中的盛装和壮观场景的载体。她的非凡身体不仅是供给男性注视和迷恋的那种典型的女性体形,而且是一种以引诱观者购买附属品的商品载体,从设计开始已经摆脱竞争对手,从而比其他玩具更容易获得巨大的企业利润。
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芭比娃娃以完美的体型、灿烂的笑容和丰富的工作经历著称。尽管芭比娃娃在相貌、种族、肤色、发型、语言乃至服装上都经历了各种变化,但她健康向上、青春亮丽的形象却始终如一,她“自信而不犹疑、快乐而不伤感”品质始终如一。人们喜欢她,不仅因为好看,更因为是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共鸣,这种深层次的“喜欢”深到骨子里。从而,这样的文化内涵,超过企业的范畴,影响到整个美国社会,甚至全世界......这种文化的力量,使得一个玩具品牌不是昙花一现,也不之是风靡一时,而是可以恒久不衰的。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芭比是由女性为女性设计的玩偶,表达女性内心对成长的渴望与恐惧,折射出女儿与母亲、男人与女人的关系。“当一个女孩想要芭比娃娃时,说明她已经开始关注自己的容貌和衣着,在她的潜意识里也开始注意异性的目光了”。很显然,芭比娃娃向所有女性传递的是“要独立自主,不做丈夫的附庸”。这是一种女性价值观念的引导和传递,也是女性寻求自我成长之道。《商业周刊》评价芭比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她不仅是个玩具娃娃,她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结语:“芭比娃娃”已经成为了多维度透析的美国文化符号,成为了一门“社会学”。在中国,芭比娃娃的影响,自然不如在美国那么深远。不过,从芭比娃娃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门道,比如:一个载体或一个物件,如何成为流行文化,怎样才能深层次地影响消费大众?除了产品本身的体验感之外,在大众心理和精英文化领域,会是比拼的主战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