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夏三川口之战败得壮烈,但更窝囊?因为达克效应才是战败的关键

 思明居士 2020-04-26

《清平乐》第二十一集开局,宰相吕夷简上报:“范雍骄于小胜,虽陛下多次提点,仍未能警醒,屡中元昊之奸计,命李士彬将诈降之兵,编入金明寨防卫”。真实的历史正是如此,宋夏的第一战三川口之战,宋朝败了。

为何会败?从吕夷简上报的内容,“将诈降之兵,编入金明寨防卫”,也就是说,金明寨并非从外部攻入,而是从内部瓦解,敌人未费一兵一卒,便将战局扭转,直接导致三川口战败。那么,金明寨如此重要的防卫之地,为什么要将敌军编入金明寨防卫?在心理学上,鄜延路最高长官范雍、金明寨守将李士彬、鄜延路副总管刘平深深的陷入了达克效应。这正是三川口之战战败的关键。

宋夏三川口之战败得壮烈,但更窝囊?因为达克效应才是战败的关键

什么是达克效应?

整个世界的问题在于,愚者和狂徒对自己总是如此确信,而智者则满是疑虑。——波特兰·罗素

我们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

1、不懂还瞎指挥,振振有词,自视甚高,感觉其无所不能。

2、他们知识渊博,虚怀若谷,做事靠谱,为人低调谦虚。

第一种人是典型的达克效应的表现。而第二种是克服了达克效应的表现。

达克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即非理性的人在欠考虑的决策上得出错误的结论,并对此深信不疑,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无法辨别错误的行为。

这些人往往在该方面的能力很差,但却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简言之,越是无知的人,越自以为是。

综上所述,达克效应有这几种表现:

1、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2、对现状没有清晰的判断,无法辨别错误的行为。

3、自我感觉良好,盲目自信。

4、主观臆想,欠考虑的决策,深信不疑,坚定执行。

它的特点是,这几种表现越强的人,往往越无能,而能力越高的人,越谨慎分析,不主管臆想决策,而是综合现状,认真分析。

这个研究结果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奖”,是真实存在的心理现象。

了解了达克效应,我们来分析它在宋夏三川口大战中的发挥的负面作用。

范雍过度自信,在双方军事实力上产生达克效应的心理

起初,鄜延路最高军政官范雍诚惶诚恐,李元昊选他的延州作为进攻目标时,他对自己手下兵的数量,鄜延路有多大都进行了计算,并向朝廷发起增兵请求。

延州最当贼冲,地阔而砦栅疏,近者百里,远者二百里,土兵寡弱,又无宿将为用,而贼出入于此,请益师。——《宋史》

但就是这样小心的范雍为何要引狼入室?把敌人士兵安插在自己的军中?直接导致宋夏第一大战战败的呢,他又是怎么陷入达克效应的?我们把时间线往前挪一挪。

宝元二年(1039年)十一月,西夏李元昊(宋史为赵元昊)起兵,向鄜延路保安军发起进攻,在西夏军的心中,宋朝军人懦弱骄横,根本不像一个军人的样子。就在党项人以为很容易就可以取胜之时,很不幸,一位乱发披肩,青铜鬼面的人物直接冲进了西夏军中,所向披靡,西夏军瞬间被冲散,面露惊色,赶紧逃跑。这个青铜鬼面的人是谁呢?面涅将军狄青!

冬十一月,寇保安军,不克。

元昊怒……径攻保安军。怀忠出战,败死,鄜延路钤辖卢守勤急使巡检指挥使狄青将兵拒之。青临阵披发带铜面具,往来奋击,元昊知不敌,解围退。——《西夏书事》

宋夏三川口之战败得壮烈,但更窝囊?因为达克效应才是战败的关键

保安军失利,十二月,李元昊转攻承平寨,派出精兵三万,兵临寨外,就在准备攻寨之时。宋军千人突然从寨中杀出,打了个李元昊措手不及,西夏军败走。李元昊很奇怪,承平寨并不大,怎么会这么难攻呢?原来,他撞了大运,和他对峙的宋军将领竟然是仪州刺史、鄜延路兵马钤辖许怀德,名副其实的军中高官,承平寨并不是他的驻地,只是刚巧执哨路过这里。之后,西夏军与宋缠斗6日,攻其不下,后因老巢被攻入,紧急撤退。

元昊寇边,选为仪州刺史、鄜延路兵马钤辖,迁副总管。夏人三万骑围承平寨,怀德时在城中,率劲兵千余人突围,破之。——《宋史》

时攻保安不克,退围承平寨……。鄜延部署许怀德、兵马都监张建侯,率劲卒千余突围奋击,元昊令一骁骑出阵前,据鞍嫚骂,怀德引弓一发仆之,兵士皆骇走。元昊相持六日……引还。——《西夏书事》

宋夏首次交战,可以说是宋军大胜,振奋人心,果然,我朝真的是很强啊。我们分析,此时,最高兴的一定是鄜延路最高长官范雍,看到这个结果,他一定松了一大口气。但正是因此,隐患深深的埋下,达克效应开始占据了范雍的心理。恰恰是因为两场小胜,范雍对自身军事实力有了过高的判断,对西夏军实力产生的不过如此的想法,李元昊的威胁大大降低,他失去了对局势的判断。

宋夏三川口之战败得壮烈,但更窝囊?因为达克效应才是战败的关键

我们回看细节,这两次小胜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李元昊两次攻地均碰到了宋军的硬茬。第一战,狄青血染沙场,狄青何许人也?少有壮志,武功卓绝,不懦弱,勤练武的军人,怎么能拿他作为衡量整个宋军的标准呢?第二战,许怀德是恰巧路过承平寨,若非如此,胜败将又是一种可能。

而反观李元昊,他不仅没有放弃,而且重新审视了双方实力,知道硬碰硬没有好结果。于是,他开始转换进攻方式,诈降!

选取的地点呢,是鄜延路延州城最重要的堡垒,金明寨,李元昊派大批士兵假投降,金明寨守将李士彬的想法是,欢迎你们来,但是不可以待在金明寨,准备把这批人分散送到南方。但是,这种事,不在他的权限范围内,上报给了最高长官范雍决策,范雍这个时候已经失去了判断。做出的决策是这样的:重赏李元昊送信使者,为死去的西夏军做了棺材。不批准李士彬的建议,要求将降兵分散安插在金明寨,金明寨有三十六分寨,每个寨子安插一些。

此时,范雍心里一定是这么想的:李元昊只是个番邦蛮夷,一时鬼迷心窍,现在被痛打了一顿,自然就清醒了,我们是天朝,要宽宏大量,应该给李元昊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他是真的认为李元昊是投降的,士兵安插在金明寨,这样不仅省了迁往内陆的路费,而且增强了寨子的实力啊。

元昊诱士彬不得,使蕃部诈降。士彬白知州范雍,请徙置南方,雍不可,赏以金帛,令隶麾下。于是降者络绎,分置诸寨甚众。——《西夏书事》

宋夏三川口之战败得壮烈,但更窝囊?因为达克效应才是战败的关键

至此,每一步都在中了李元昊的奸计。我们看看此时范雍的心理状态:

1、严重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两次小胜,已让其沾沾自喜。

2、对现状没有清晰的判断,对敌方的能力也严重低估。

3、失去对局势的判断,对自己的决定深信不疑。

4、盲目自信,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5、主观臆想,欠考虑的决策,坚定执行。

每一条都符合达克效应的典型特征,而且程度相当严重。范雍只是一个文官,从来没有打过仗,一向是仁政爱民,又怎知战争之狡诈,战争之不折手段?充分印证了达克效应的特点:范雍在打仗这方面很无能,所以以上几种表现也非常明显。

李士彬有勇无谋,产生了达克效应的心理,无法识别敌方的计谋

不只是范雍,金明寨守将李士彬也陷入了达克效应的漩涡,他竟然答应了范雍的安排,虽说当时的武将没有话语权,但这种生死存亡的事情,为什么不反对呢?原因只有一个,李士彬非常自信,我们分析当时的现状,李士彬父子两代镇守金明寨,拥兵10万,军人长官长期在一起,凝聚力很强,这是他对自身实力的过度自信,而对于李元昊的兵,他根本不放在眼里,史书是这样说的:

元昊又令将士与士彬遇,辄不战而退,曰:“我等闻‘铁壁相公’名,莫不胆坠地也。”士彬闻之,气益骄。——《西夏书事》

西夏军故意与李士彬相遇,直接逃跑,喊着:“你是铁壁相公,我们根本不敢和你打啊”,李士彬听着,高兴啊,开始骄傲了。但从他建议范雍将降兵送到内陆可以看出,他是有担心会出意外的,只是在这智谋策略方面不在行,无法准确判断,认为即使出问题,我这金明寨固若金汤,也肯定没问题。

典型的达克效应症状:

1、对自身过于自信。

2、严重蔑视对方。

3、失去了对局势的判断。

4、主观臆想,欠考虑的决策,深信不疑,坚定执行。

他虽然会打仗,恰恰是因为这样的心理,无法判断当前局势,没有识别出对方的计谋,也体现出,李士彬在策略计谋上面,不懂,才会如此轻视其威力,我们叫有勇无谋。但相比范雍,显然要好一些。李士彬听从了范雍的安排。炸弹,就此埋下!

到这一步,李元昊的奸计已经得逞,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刘平产生了达克效应的心理,三川口之战大败

公元1040年初,春节正月,一日夜晚,李士彬带着儿子住在了寨子里。正是这天凌晨,李元昊发起突袭,不出意外,李士彬被活捉,金明寨被夺。李元昊兵临延州城,此时,范雍被吓破了胆。做出了最严重的错误决断,命令鄜延路内所有能调动的部队,立即来延州城。

宋夏三川口之战败得壮烈,但更窝囊?因为达克效应才是战败的关键

他的命令发出,传令兵飞驰几百公里将命令送到边境线土门,交给了鄜延路副总管、环庆路同安抚使刘平。刘平立即下令,全速往回赶。

刘平的部队行军多日,才走到边境线,现在又要全力往回赶,就算回去了,军人由于过度劳累,战斗力得打多少折扣啊,所以当时有士兵提出质疑,对此刘平给士兵鼓气:“义士赴人之急,蹈汤火若平地,况国事乎!”。

此时刘平想着的是赶紧回去保护延州,保护领导范雍,但他忘记了,如果西夏军此时已经兵临延州城,且西夏铁骑本身就很厉害,延州至此这么远的距离,送信的人得有多勇猛才能逃过西夏军的包围又没被其追上呢?所以,这个命令,一定是李元昊故意放行或者是伪造的,就是为了让宋军劳累奔波,埋伏,攻其不备。

当刘平赶到三川口西十里的地方,刘平深知马上要进行战斗,准备在此地调整休息,但却接到范雍的第二个命令,要求不准停顿,且为了避免西夏军混入,要求先让骑兵至延州。此时,刘平开始怀疑了,命令是真是假?

夜至三川口西十里止营,遣骑兵先趋延州争门。——《宋史》

他没有按照命令做,而是休息等后面的步兵结合。此时,刘平部队总计1万余人,开始向延州进军,在三川口,遭遇了敌军。这下让刘平傻眼了,他万万没想到,李元昊军队有15万人,1万比15万,结果可想而知。全军覆灭。这场仗虽然败了,但却是光荣壮烈的,面对这样的人数差距,部队劳累,双方的死亡人数竟然几乎是对等的,正是因此,刘平把李元昊打怕了,李元昊胜了,但却没有继续攻打延州城,直接撤退了。

宋夏三川口之战败得壮烈,但更窝囊?因为达克效应才是战败的关键

至此,三川口之战结束,宋朝战败。

刘平在这次战斗中的表现:

1、主观臆想,欠考虑的决策,虽有怀疑,但仍坚定执行。

2、对自身过度自信或敌方过度轻视。

3、失去了对局势的判断。

回看这场战斗,很可惜,刘平打仗很厉害,进攻策略也不弱,但他恰恰小看了间谍计谋,他有怀疑,却没有重视,且对敌方兵力等信息完全不掌握的情况下,贸然决策,未听取将士的提议,连夜赶路,是对自己太自信还是对敌方太小看?无论是哪一点,都已陷入了达克效应的漩涡。

如何避免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的反面是这样的,他们拥有渊博的知识体系,清晰的系统思维,对现状理性分析,不会以自我主观臆想进行判断,谦虚低调。如果范雍、李士彬、刘平具有这样的思维,三川口之战一定会是另一种结果。那么,我们如何克服达克效应呢?

1、心态要平和,我们处在一个无穷无尽的宇宙之中,人类就像沙子一样渺小,而我们个人,又算的了什么呢?

2、不断学习,我们说坐井观天,当你的知识越来越多,长得越来越大,离井口越来越近的时候,看到的天空就越来越广阔,那么也就越发觉得,自己看不到的未知的天空更大。

3、开放的心态,谦卑的态度,承认自己的无知,遇事不要急下决策,要充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与人谦卑交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思考后再做决策。

写在最后:三川口之战败在心理,每一步都在李元昊的计划之中,最终惨败。达克效应也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如果你能克服,那么,阶级跃迁的大门,将为你敞开。

参考资料:《宋史》、《西夏书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