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修行日记》:不会控制欲望,就被欲望控制

 道德经学用 2020-04-26

今天读到老师讲解《道德经》第46章的《能控制欲望,就是有道;被欲望所控,便是无道》一文,其中说到:

“在有道与无道之间,搁着的就是人的欲望——能控制欲望,就是有道;被欲望所控,便是无道。知足是一种自控力,能做到知足的人,才能平安富贵。”

我特别惭愧!

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一个被欲望控制的人,平时一直以自己对钱没有概念自居。而且坚定的认为,自己即使还没有得道,也肯定是一个在道上的人。

但一场疫情来临,单位迟迟不能复工,我们突然陷入了负收入时代,让原本对钱没有概念的我,突然之间必须去考虑钱的问题了!

而残酷的现实之下,我才发现原来我是一个无道之人!我所谓的对钱没概念,背后其实是我的不会理财、随意花钱,外加贪得无厌!

老师说:人的一生无论做什么事,根本上都围绕一个“钱”字。只有把赚钱和花钱的关系捋清楚,理念对,方法对,你才能控制钱;否则,人就会被钱所驱使——而财务不自由,人也得不到自由。

前些年,我把存款全部放在了一家知名的理财公司,利率比银行略高,受益稳定。这样的安稳日子过了五六年,导致我后来已经把理财公司当做了银行,丝毫没有一点风险意识。

但前两年,金融市场赶上了政策、经济等多重调整,让这些理财一下变成了坏账!这家公司迄今虽依旧在苦苦支撑,但所有客户的本金却只能以每个月千分之几的速度回款。

面对这么大的损失,我不想和先生直说,因为我不想听他哇哇!

本想利用这两年瞒着他,赶紧赚钱填补上这个大窟窿,但不成想,他不了解这个情况,所以依旧按照之前的计划,买房、装修、换车……

面对这个花钱如流水的局面,我是有苦说不出,自然而然在心理上把责任都推到他身上,觉得他是乱花钱、太奢侈!

时间久了以后,我已经给自己心里种了草、给他贴了标签:反正一切都是他的问题!跟我没有关系!

而因为自己这个心理,让我经常有点阴阳怪气,搞得他莫名其妙,让我俩的关系也时好时坏!

今天,我和先生一起读老师对第46章的讲解,他一边对照,一边在分析我们的经济问题时,我咬咬牙,把实际情况全都告诉他了!以他的暴脾气,当时我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场暴风雨来临的准备!

但没想到,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拿着老师的讲解逐条分析,说我们以后不能再这样做了;然后就把关注点聚焦在了如何在未来的5G时代,重新调整经营思路上……

说老实话,当时我完全没有想到先生的这种反应,心里真的特别特别感动!也特别特别惭愧!

老师说:多数人只会做加法,不会做减法。只有知足的人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让自己收支平衡;常以知足心行事,才能小心行得万年船。

我们现在面临的窘境,原本可以不发生!都是因为我之前不断把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里,结果篮子破了、鸡蛋碎了,我又隐瞒不说,试图维持表面繁荣,导致这个错误一直得不到时间和夫妻的合力来弥补!

其实,我的这些错误,背后就是一个“贪”字作祟——之前,我是贪安稳,贪小利;之后,我是贪图自己的好名!一个贪字,真是害人不浅!

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我是把可欲、不知足、欲得这三点都占上了,所以罪、祸和咎就都被我吸引回来了!

但今天老师的讲解、先生的平和、自我的反思,让我受益良多!也让我真的把心里压抑许久的压力舒缓了出来!人啊,心里真的不能有一点见不得人的地方,尤其是和家里人。

老师说:

老子《道德经》是从根本上修正一个人的思想和心态——这个过程,古人称之为修道。修道,并不是打坐静修、不问世事;修道,是用正确的理念做正确的事,事关每个人的日常。

最后,先生也对我说:

逆境之中,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觉知、有反省,发愿要改变自己,但这个不是真修行——真修行,是当我们回到顺境时,还能带着在逆境中的觉醒来生活、来工作。能把顺境当做逆境来修,才是真的修!

感恩今天一次性清理了自己心里的卡点!感恩先生的包容理解!

每天留给自己一点时间,和家人一起,宁静下来,以道德经为镜,清理自心,这真的是让自己充电回血的好方法!

心里安静了,做什么都是事半功倍!


逯欣心

2020年4月26日

【备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道德经学用】微信公众号

文章属于版权所有,作者授权转发,欢迎大家转载,您只需注明出处即可,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