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好父母 从关注孩子睡眠开始

 wupin 2020-04-28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尹国平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睡眠不是一个被动静止的过程,而是一个人体生理活动极其活跃的主动调整过程。尤其在儿童这个特殊时期,睡眠在保证生长发育、维持健康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儿童时期的睡眠疾病很常见,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因此,需要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其中,危害最大、最常见的儿童睡眠障碍性疾病是睡眠呼吸障碍,也就是常说的打呼噜。其病因绝大多数是腺样体、扁桃体肥大。那么,打呼噜到底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首先,打呼噜时孩子是张口呼吸的。当出现张口呼吸时,经鼻呼吸就会减弱或消失,而缺少了气流刺激的鼻腔就会出现发育迟缓,造成鼻腔内的空间减小。与此同时,长期的经口呼吸会造成口腔发育的异常,出现口腔顶部(也就是鼻腔底部)高拱,口腔顶的高拱会造成口腔左右径的减小,进一步造成牙床面积的减小,出现牙齿排列不齐,上牙前突,下颌窄小、后缩等表现。

  其次,严重的打呼噜会造成呼吸的暂时停止或者是通气不足,从而引起血液中氧气含量的降低。一旦打呼噜到了这种程度,其危害就更大了。一旦出现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减低,就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造成损害。研究证实,低氧会造成神经系统发育的延迟,出现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受损,学习成绩下降。此外,打呼噜带来的低氧还会造成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精神症状。

  再者,打呼噜容易并发鼻炎、中耳炎等病症。腺样体过度肥大会造成鼻腔后部的阻塞,从而影响鼻腔分泌物引流,使鼻腔的自我清洁能力下降,引起流鼻涕等鼻炎症状。此外,当腺样体肥大时,会造成咽鼓管的堵塞,使耳朵内形成负压,引起耳朵内积水等中耳炎的表现。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就会明显影响孩子的听力,引起传导性耳聋。

  手术治疗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目前,一线治疗睡眠打鼾的方式是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对于症状较轻的孩子,可以先选择药物治疗观察疗效,但前提是要在医生的评估、随诊下进行,以免延误病情。

  一提到手术,很多家长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尤其是切除了据说是免疫器官的扁桃体。家长们所担心的问题总结起来大致有两方面:第一是担心手术损害和创伤,尤其是关心全麻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第二是担心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后影响免疫功能。那么,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手术有损伤这是毋庸置疑的,任何的手术操作都会有一定风险,但是随着手术器械与方式的改进,其创伤已经很小,手术的风险也比较小,目前最大的风险是术后的出血,其发生率在0.1%-1%左右,通常来说比较小的出血通过局部冷敷等处理都能够很好的控制,不会带来大的危险和损害,如果出血量比较大,通常需要二次进入手术室止血,其风险相对较大。但从总体的发生率来讲,大的术后出血非常罕见。所以,总体上讲,手术的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关于全麻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几乎是没有影响的,尤其是3岁以后的患儿。

  关于免疫力是否会受到影响的问题,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相关数据显示,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后,相关的免疫指标会略有波动(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大约1个月左右,其指标会恢复到术前的水平。对于个别反复扁桃体发炎的孩子,术后的免疫功能甚至会比术前明显改善,因此,非但不会出现易感冒的情况,反而会更不容易出现反复感冒、鼻炎、咽炎的情况。


  3岁以后手术更安全

  目前的观点认为,手术没有绝对的年龄限制,主要取决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报道中,此类手术的最小年龄是出生后6个月。综合考虑手术风险、患儿的免疫功能代偿等方面,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3岁以后手术更为安全。但是也不主张过度的拖延手术时间,因为孩子在10岁前是面型发育的一个高峰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通常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面型发育异常,在有些情况下需要在手术后进行口腔正畸的后续处理,增加治疗难度和时间成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