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岁患儿出现胆囊结石,原因竟是……

 昵称P2u81 2020-04-29

来源:主刀论坛    

11岁患儿出现胆囊结石,原因竟是……

头孢曲松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因其抗菌作用强、半衰期长、疗效显著,广泛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但近年来,儿童和成人发生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假性结石的报道逐年增多。

然而,许多临床医生和影像科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为真性结石而导致不必要的临床干预。
 
两个病例

 
病例一

患儿,男,11岁,35kg,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天」以「急性阑尾炎」给予头孢曲松2g静滴,每天1次。

用药第2天,患儿突然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查体:右上腹腹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急查腹部彩超:胆囊泥沙样结石、阑尾炎。

考虑该患儿胆囊结石不能排除应用头孢曲松所致,遂停用头孢曲松,更换抗菌药物及对症处理。

1周后复查上腹部彩超,胆囊泥沙样结石明显减少。10天后再复查彩超,胆囊泥沙样结石完全消失。
 
病例二

患者,女,30岁,因「右侧腋窝肿物伴疼痛不适」以「急性淋巴结炎」给予头孢曲松2g静滴,每天1次,连用12天。

用药第5天,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给予腹部彩超检查: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

用药第12天,患者突然出现腹痛,急查腹部彩超:胆囊形态尚可,体积不大,囊壁不厚,其内可见多个大约0.8×0.5cm的团块状强回声,后方有声影,改变体位可移动;上腹部CT平扫:胆囊结石、胆囊炎。

结合患者用药史,考虑头孢曲松引起的胆囊假性结石,治疗上只给予对症处理,未给予排石和手术治疗,半月复查彩超,胆囊结石完全消失。
 
为什么头孢曲松能导致胆囊假性结石?

 
头孢曲松导致的胆囊假性结石并不少见,其发生与药物本身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密不可分。

头孢曲松进入人体后,50%~60%的剂量以原型经肾脏排泄,其余经胆道排泄,再加上半衰期长,所以在胆汁中浓度较高。而头孢曲松解离后与钙离子的亲和力强,容易在胆管、胆囊内形成不溶性的头孢曲松钙盐沉淀物,最终形成结石。

而且,头孢曲松还可以通过干扰胆酸的分泌,使钙离子的浓度升高,形成更多的沉淀物,这也是头孢曲松导致结石的另一重要原因。

此外,理论上只要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正常,即使存在以上机制,还是很难形成结石的。然而有研究发现,使用头孢曲松后,胆囊对组胺、胆碱反应减弱,从而导致收缩功能下降,这可能也是引起假性结石的重要原因。

而头孢曲松引起的胆囊假性结石,在儿童中更为常见,这与儿童的生理结构特点有关。因为儿童的胆道系统与成人相比更细长、胆囊收缩素水平也较低,所以容易因为胆囊排泄胆汁功能低下发生胆汁淤积

最后还要提一下,除了胆囊假性结石,头孢曲松也可以引起泌尿道假性结石,还有磺胺类、喹诺酮类、利尿剂、钙剂和维生素D、非甾体类抗炎药、避孕药等药物也会引起胆囊假性结石和泌尿道假性结石。
 
如何分辨真假结石?

 
头孢曲松引起的胆囊假性结石具有「用药后发生快、停药后消失快」的特点,最快在用药后24小时内发生,多数在停药后1~2周后自行消失。

所以在治疗上,往往不需要我们多作处理,对症处理、定期复查即可。最重要的还是要及时发现,并分辨真假结石。

由于头孢曲松引起的假性结石出现时间早,绝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早期不容易发现,出现症状初期可能只有右上腹痛或恶心呕吐等非典型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黄疸。

所以,诊断主要依据用药史和辅助检查,包括超声和CT检查。

超声表现方面,假性结石表面多不光整,形态多不规则,呈鹿角状或泥沙状,可以随着体位的改变而发生形态、结构的改变,声影较弱、松散,有时结石内部可以整体显示,有漂浮感,移动、沉降速度慢。

真性结石的表面光滑,形态规则,椭圆形多见,后方声影强,锐利、均匀,导致仅见结石前方弧形的高回声带,移动速度相对较快。

不过,超声检查也有一个缺点就是缺乏特异性,有时难以和一般结石、胆泥鉴别,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采取CT检查,头孢曲松相关性胆囊假性结石的CT特点有:

  • 泥沙样结石最多见,表现为胆囊低重力位置较均匀高密度影,CT值65Hu~189Hu,结石与胆汁形成高密度/低密度平面改变;其次是团块样结石,CT值60Hu~115Hu;最后是石灰样胆汁改变,表现为低重力位置密度较高,上部密度低,呈逐渐过渡改变,平扫CT值最高约74Hu;

  • 结石密度偏高,密度均匀或较均匀,边缘平滑,未见同心圆改变或有菱角状表现。

 

图1 患儿,男,4岁

A.用药前超声显示胆囊内透声好(箭头);

B.用药后第3天,胆囊内出现多个假性结石(箭头),呈强回声,后方声影不明显;

C.CT显示胆囊内假性结石(箭头),呈结节状,密度明显高于胆汁

 

图2 患者,男,54岁

a.用药前胆囊内未发现结石;

b.用药后4天,胆囊内出现泥沙样高密度结石影(箭头);

c.患者停用头孢曲松13天后发现结石缩小(箭头)

 
总之,我们使用头孢曲松时一定要规范用药,并警惕假性结石的可能。一旦患者出现症状,及时行超声或CT检查,并在检查单上注明患者的用药史。

而超声科和影像科医生在检查前,都应该询问患者近期有没有使用头孢曲松的病史,尤其是原本没有结石病史的可疑结石患者,诊断时一定要仔细鉴别真假结石。
 
参考文献:
[1]郑滑,付海尔,李瑜,等.临床药师参与1例头孢曲松致小儿假性胆囊结石治疗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9,25(1):39-41.
[2]王成菊.头孢曲松致药物性胆囊假性结石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5):99-100.
[3]陈刚,朱皓,刘鸿明,等.外伤后应用头孢曲松所致胆囊假性结石的临床及CT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9(6):1055-1058.
[4]王春城,唐宇菲,暴雷,等.头孢曲松钠致胆囊结石1027例文献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3):272-275.
[5]姚伟,王恩成,米绍平,等.头孢曲松钠致胆囊结石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4(2):393-395.
[6]郑国良,周雁玲,刘书强,等.CT诊断头孢曲松钠相关性胆囊假性结石[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4,11(10):652-65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