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五哥品球论足》——46:2003年的半程冠军:靠广告养活的职业足球队

 吾影吾踪 2020-04-30
2003年广州足球队是广州足协托管的第二年,2003年麦超做了广州队主教练,他带的广州香雪二队在香港联赛中打进第五名,这个成绩是当年大陆球队参加香港联赛取得的最好成绩,冯俊彦和卢琳经过香港联赛的洗礼(香港联赛的赛制是跨年度的)回到大陆初登甲B赛场,成为了耀眼的哼哈二将。我到现在都十分佩服麦超的眼光,在香港赛场我和香港足总的人都看不出冯俊彦有什么突出表现,但麦超说小冯回来马上就可以打主力!他有当年吴群立的影子。
2003年为了俱乐部广告收入请亚洲小姐成为一小时球队主教练,一张照片搞定很多赞助商
2003年前三轮比赛广州队两胜一平,暂列中国甲B联赛第一,越秀山在我的派送球票的手法下基本坐满。第四轮比赛前、总经理杨旭和我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他认为三轮后广州队排名第一,不应该再派送球票了,应该卖票。我认为如果不派送球票球场就会空荡荡,至少对不住冠名商。
售票当然要继续,但绝对不能依靠!为此我们俩吵得不可开交,俱乐部出纳偷偷地劝我不要吵,其实可以试一试不送票,一句话提醒了我,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试一试无妨。
现场观众多,广告收入才多!
第四轮比赛开始了,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刘江南和香雪老板王永辉第一次在越秀山体育场聚首,看着主席台对面稀稀拉拉的观众,王老板不断发出微词让刘江南十分恼火,他把杨旭找来大骂:“怎么搞得今天这么少观众?”(我仔细数了一下对面看台一共只有310名观众)杨旭吓的马上回应:今天是清明,大家都去拜山了,其实刘江南局长也不懂,但这个解释很有道理,马上解释给香雪王老板听。第二天上班杨旭找我承认错误,他说经营是一个专业,还是全权由你五哥负责吧。这件事我从心底里也十分佩服杨旭有错必改,其实在我们中国,体制内的人都是一流人才!
2003年我在俱乐部任副总经理,赚钱养家(俱乐部)糊口是我的本分,首先要让越秀山体育场爆满,才能让广告商看到其价值!如何让球场爆满而不让人看出“痕迹”?这可是一门学问!赠送球票我有“四项基本原则”:
一是早送、二是远送、三是散送、四是决不许在球场送票!
早送的意思就是将球票早些送出手,让球迷看球前早早有个准备;
远送就是将球票送到黄埔、番禺、花都等比较远的地方、他们很少到现场看球所以会非常珍惜赠送的球票、甚至可能全家到越秀山看球顺便去越秀公园玩一玩(当年持球票可以免费进越秀公园);
散送就是要将球票分散一些送到球迷手中,不然很可能会一把一把地落入黄牛手中,分散的球票给到球迷,就算不看球也没必要去越秀山出售这几张票。
现场广告
我还严格规定俱乐部任何人都不能为了方便和朋友约定到球场门口才送招待票,因为到了球场的人不会因为没票就不进球场,就算购买黄牛票也是为球赛做贡献!市场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做起来的!
记得2003年广州香雪队的上座率在全国甲A和甲B全部职业队排名列第三,羊城晚报总编让记者谷正中采访我,我拒绝采访,因为这是秘密,一般人还不能理解!
很多人还不懂体育产业到底是什么?认为比赛如果没有门票收入就等于没饭吃!首先他们不懂体育产业就是:大量人参与,产生大量消耗带动的产业。如果这项运动没有大量人参与,就算拿了大量金牌也没用!
爆满的观众席
足球产业在世界上极为火爆而且是绝对市场化的,在中国、足球还没有走向市场,还处于广告足球阶段(企业搞足球队主要还是为了销售产品)所以广州足球应该是第一个靠广告生存的职业足球俱乐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