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陈桥兵变

 德清居士图书馆 2020-05-01
  当年的陈桥驿,就是一个供公职人员歇脚的地方,主要用于传递文书、过往官员临时住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接待站或招待所。
  千余年前(公元960年),赵匡胤在这里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由此终结了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的动荡,将中国引入北宋的繁荣盛世。从此以后,北宋的京城开封有百十年的时间跻身于全世界最大最繁华最富庶的都市,为世人赞叹!
  那年大年初一,后周朝廷接到边关急报: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大臣未辨真伪,仓促间急谴赵匡胤率大军北上御敌。此时后周皇位上端坐的是七岁的小皇帝柴宗训,他身后的皇太后也没有武则天的本事。柴宗训的父亲柴荣是乱世五代十国时期少有的一位英明君主,可惜大业未成英年早逝,临终前将柴宗训托付给了他最信任的赵匡胤,并且又提升赵匡胤为殿前都检点——御林军的最高统帅。后来柴宗训即位,又让赵匡胤兼任宋州归德(商丘)军节度使、检校太尉。赵匡胤此时踌躇满志,没把七岁的小皇帝放在眼里,天已降大任于己也!于是开始了他的戏剧一般的夺权行动。
  大年初三,赵匡胤率六万大军到达陈桥驿,没有再往前走,而是安营扎寨。到第二天早上,部下将早已准备好的黄龙袍披到了老赵身上。此时契丹兵团已不知去向,赵匡胤以皇帝的身份回到了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亲自开城门迎接赵匡胤入城——这些人都是他的亲信。赵匡胤对他的将士也有“约法三章”:军队不得动武,当官的不得纵兵掠抢。因为江山已经是“赵家”的了,要给京城百姓留个好印象吗!对后周小皇帝,还有后周的文武百官,赵匡胤也还是比较客气的,毕竟当年柴荣对他恩重如山。他和柴宗训搞了个很隆重的交接班仪式——禅让。名正言顺!就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改朝换代——陈桥兵变——顺利的完成了。

话说陈桥兵变

话说陈桥兵变

                            赵匡胤拴马的老槐树——已经枯萎了!

话说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             黄袍加身定趙氏乾坤
                           
话说陈桥兵变
                                                 志得意满

话说陈桥兵变

话说陈桥兵变
                                           人走时运马走膘!

话说陈桥兵变

话说陈桥兵变话说陈桥兵变
                                        宋太祖黄袍加身处

话说陈桥兵变





话说陈桥兵变

话说陈桥兵变
话说陈桥兵变

                          这些人好像是契丹兵团!怪模怪样的
话说陈桥兵变

话说陈桥兵变

                                           稳坐江山的赵匡胤

话说陈桥兵变

话说陈桥兵变

话说陈桥兵变

                                        我等愿保大哥登基!

话说陈桥兵变

话说陈桥兵变                                                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利用老战友的感情吃了一顿饭,就轻松地削掉了老部下的兵权,避免他人再来个“黄袍加身”夺了他的宝座。没想到他弟弟赵光义给他来个“烛影斧声,千古之谜”,竟轻而易举的取代了他!人算不如天算。

话说陈桥兵变

                                                忘乎所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