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丨多彩贵州节日知多少?

 贵理工涛声涛影 2020-05-02

被誉为“文化千岛”的贵州,因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而拥有令人眼花缭乱的节庆,如苗族的姊妹节、四月八、花山节、牯藏节,侗族的萨玛节、赶社、播种节、斗牛节,水族的端节、卯节,仡佬族的吃新节、敬雀节、祭山节,土家族的牛王节、五月节、赶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众多的传统节庆交织成一部明快雄奇的交响诗,穿越历史,激荡时空,成为贵州人最为深刻的民族记忆。

千节贵州 

描绘民族文化多彩画卷

“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小节天天有,大节三六九”是对贵州传统节日最为生动的写照。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民族共1400余个传统节日,形成了从正月到腊月都有节庆的文化盛况。

在贵州17个世居的少数民族中,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土家族、彝族、毛南族等都保存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构成了贵州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本格局。

展现深厚的悠久民族文化,回应古老的祖先崇拜,呼应民族宗教的古老神秘,亮出绝美手工的服饰文化,表达浓重仪式的歌舞文化,展示独特味美的饮食文化,是贵州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基本特征、功能,也是贵州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共同特征。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苗族群众怀念祖先、纪念英雄的日子。这一天,他们载歌载舞,以表示对先祖的景仰和崇敬。贵阳、惠水、龙里等地的苗家人,每年都要在“四月八”这天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而布依族的“四月八”,则是“牛王”的生日,因而把这一天定为“牛王节”。

端节是水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期间的“亥日”是水家人过“端”的日子,四乡八寨的亲友都到过“端”的寨子去做客饮酒,欢庆丰收。由于每个寨子轮流过端,因此这个节日历时3个多月,直至农历大年来临前结束,因此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节日”。

盛行于清水江流域苗族聚居区的姊妹节,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节日。节日期间,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行歌互答,开展文娱活动。如果有外地朋友路过,正好赶上了,主人会很热情地给他敬酒献歌,同时赠送五彩米饭,以表示美好的祝福。

每到节日,传统的民族服饰,独特的节日饮食,古朴的音乐舞蹈,虔诚的祖宗祭祀,神秘的地戏表演,几乎都会集中呈现。这些民族传统节日,堪称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览会,体现了文化传统节日的多元性、丰富性及其相对完好传承的文化形态。过一次节日,相当于举办和参与一次“非遗”展示。节日内容千丝万缕,文化心态一目了然。

在各种节日里,娱乐活动与体育竞技结合,几乎是一道必选题。节日期间,活动丰富,项目繁多,对歌、跳笙、吹箫、吹笛、唱戏、射弩、赛马、斗牛、拉鼓、踢毽、登山、划船、尝新、讨花带、讨树秧、射背牌、跳地戏、敲铜鼓、荡秋千、爬刀梯、打花鼓、抢花炮、吃相思、抬“官人”、游百病等等,可谓花团锦簇,五彩缤纷,展现出各族人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传统节日是一种现象,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生活。节日是流淌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血液,是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脉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贵州省民族研究院副院长、《贵州民族研究》主编颜勇认为,传统节日从外在的时间点进入民族的“内在的时间意识”,成为人们生活得以依托的“社会的和精神的日历”,是凸显民族心理的“文化诉求”。

贵州省民宗委副主任吴建民认为,民族节日是民族认同的条形码,更是民族团结的黏合剂,少数民族节日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保护和传承的责任和承诺。

政府引导

保护民族节日活态传承

贵州省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非常重视。从20世纪八十年代起,贵州省民族工作部门组织开展对全省民族节庆的摸底调查工作,编辑了《贵州少数民族节庆一览》资料。1988年,还在黄平县建立了以弘扬各民族节日文化为己任的贵州民族节日文化博物馆,贵州境内的苗、布依、侗、彝、水、瑶、回、仡佬、壮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文物1200余件,以及一批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收藏于其中。

开馆后,“贵州民族节日文化展览”应邀至西安、北京、深圳、广州、无锡、南通等地展出,随展的节日歌舞、服饰表演队的队员,还应邀到美国参加美、苏、中、日4国艺术节,好评如潮。2009年,该馆被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二批免费开放博物馆,并作为我国第一个民族节日文化博物馆,被收录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和《中国博物馆志》之中。通过博物馆这个载体,有效地保护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与内涵,又使多样的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得到延续和传承。

2002年颁布的《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将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纳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重要内容,为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提供了法治保障。2006年,贵州省民委组织专家完成了贵州姊妹节、四月八、花山节、苗年、六月六、萨玛节、端节等族传统节庆进入旅游市场的文化条件分析研究,对研究成果结集出版;同时录制《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推介》光碟对外宣传和推介。2012年,贵州省科教办、贵州省民委联合开展“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研究,其研究成果汇成《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一书,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节庆文化,2011年,“少数民族节庆扶持推进计划”就被列入《贵州省“十二五”民族事业发展十大推进计划》,宣传打造40个有规模、有特色、有影响的少数民族节庆,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节庆传统文化。部分地方还将民族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从而扩大民族节日参与范围,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少数民族节庆扶持推进计划”执行以来,省民委重点扶持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和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近200个。省民委分别于2012年在黔东南榕江县召开侗族“萨玛节”、2013年在安顺市西秀区召开仡佬族“吃新节”、2014年在黔西南州贞丰县召开布依族“六月六”观摩座谈会等,查看计划执行情况,总结经验。

2014年,贵州省出台《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行动计划》,将传承保护侗族大歌事宜上升到举全省之力的层面,同时要求制定鼓励措施,恢复一批侗族民间传统节日。同年,来自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等部门的40多名专家、学者汇集黄平县,通过学术交流和实地考察,就如何保护与合理利用贵州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资源,达成《贵州民族节日文化黄平共识》。

“传统节日是集中展现民族文化整体概貌的最好平台,在民族节庆活态传承中需要结合国家和省级层面,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府在保护过程中做到引导不干预,还节于民。”民族文化专家、贵阳学院教授周国茂认为,保护和传承好贵州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有序开发与合理利用好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以传统优秀文化资源为基本认同,面向现代发展回归传统,寻找发展源动力的真实诉求,是当下需要做的一件大事。

文旅结合

节庆文化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近年来,贵州经济飞速发展,天翻地覆的交通变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涌到贵州,参与体验多姿多彩的贵州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入黔旅游,几乎等同于“民族文化神奇之旅”。据统计,2016年贵州省共接待游客5.3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027.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2%、43.1%,实现“井喷式”增长。而在这些数据背后,是丰富原生鲜活的节庆文化。

显然,民族传统节日已成为文化旅游的主题。昔日深藏闺中,而今灿烂呈现,文旅结合时代给贵州民族传统节日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舞台。一个转身,节庆文化资源迅速化为旅游资源,发展景象欣欣向荣。

有着苗年节、牯藏节、吃新节、爬坡节等众多传统节日的雷山县,是我省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富矿”。近年来,雷山县坚持先行先试,在着力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深度融合上做足文章,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路径,成为中外游客体验民族文化旅游的必选目的地。

一边是大力发展旅游,一边是做好苗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近年来,雷山县先后成立中国苗族文化雷山研究中心、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西江苗族博物馆、雷山银饰刺绣创意中心、雷山银饰刺绣博物馆、苏雷合作文化交流中心等机构,先后出版《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研究成果。修建郎德民俗文化博物馆和部分家庭博物馆,以节庆为引领的苗族文化得到了充分挖掘、保护和展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苗族牯藏节,以其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活动繁多而备受推崇。

西江景区出台《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18%设立民族文化保护和奖励基金,增强了群众参与景区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和文化保护传承的自觉性。

在安顺西秀、天龙屯堡地区,每年春节初五都要举行盛大的迎财神活动。据介绍,屯堡人的先祖在明朝初年由东部而来,征战云南,最后屯兵驻守黔中,600年来始终保持迎财神的习惯。因为年年举行,所以迎财神活动演变成了“财神节”。尽管是大年,但每到“财神节”,省内外游客仍蜂拥屯堡,参与体验“迎财神”。

贵州传统节庆文化集中展现了贵州文化的原生性、丰富性和多样性,是承载贵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传承、创新和发展繁荣贵州民族文化的重要源泉,挖掘与整理,传承与弘扬,成为文旅结合的题中之意。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龙佑铭认为,“节庆活动的传承发展,是非遗传承发展重中之重。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改变,民间节庆等受到文化标准化、旅游业、移民的威胁。”他说,旅游开发尽管可以起到延续文化遗产文脉,但应追求和保护贵州各类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唯一性。


内容来源:天眼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