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动节|这杯茶,致茶人,致匠心

 祥雲山人杨克昌 2020-05-03

劳动

最光荣

5.1国际劳动节·向劳动者致敬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Salute workers

人间四月天,走到了尾声,春将暮。

5月,翩然而至,初生的夏天。

你好,5月!

江南的春茶季已浸润在芽翠香嫩的茶汤里,而属于乌龙茶的忙碌季节可能才刚刚开始。

5月的第一天,这个劳动者的专属节日,当我们手握一盏香茗,在山水间或茶室中,放飞心情、享受惬意时,茶农与制茶师们却似乎假期完全“绝缘”,因为“茶不我待”!更何况,他们心中有一颗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匠心。

茶农:采青卖青才是正事儿

劳动节不就是得劳动嘛!

南到海南云南,北至安徽山东,中间还有湖南湖北,东有浙江福建,西有陕西四川,全国上下最没有休息日的首先就属茶农了,山东的茶叶才刚上市,武夷山的岩茶采青正当时,茶农们的劳动节可不就是在劳动啊!

你知道一斤好茶需要多少颗芽头吗?

以绿茶举例,1克绿茶等于112颗芽头,一次采摘一个芽头,1斤绿茶就需要采摘56000颗芽头。若喝上一泡3克的茶,就需要茶人的双手在枝头上采摘336次。

采茶是一件辛苦的细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而诗意。采茶人们起早贪黑,天刚蒙蒙亮就要背起茶篓爬过高山去采茶。他们踏着露珠结伴而行,腰挎茶篓,分布在青绿的茶山间。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采茶,午餐会自带简易的干粮。

天晴时,他们顶着烈日,戴着草帽;起雾时,他们披着蓑衣;下雨时,他们只能暂时躲避山间的陋舍。初春的严寒,气温10度以内,他们裹着棉袄采茶;谷雨过后,南方的茶园30多度,尽管热,却仍要穿长袖长裤护身。

采茶人不能留指甲,因为茶叶采摘讲究提采。不能用指甲掐断,更不能够用剪刀剪断,需要轻捻茶芽,向上拔起。不能涂护手霜,因为手上涂了任何东西都会污染茶叶。

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采春茶,永远是浪漫文艺的。可是真正的采茶工们,没有欢快的采茶歌,没有矫柔造作的摆拍。有的只是长满了老茧的双手,皲裂的皮肤,紧张的忙碌。他们争分夺秒,就为留住芽尖的香气。

制茶师:加班加点做好茶

茶青不能等,劳动最光荣!

采摘后的鲜叶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摊放,使部分水分蒸发叶片变软,方便之后的加工,在此过程中香气物质完成一定的转化,同时进行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使茶汤的呈味物质也进行分解转化。

大约两个小时左右摊放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非常关键的杀青步骤,用科学的解释杀青就是在高温下是茶叶中的酶被钝化,只有经过这个过程绿茶才能形成最终清汤绿叶的品质;用通俗的话讲,杀青就是炒茶,把茶叶放入热锅里用手不断翻动。完美的杀青叶应该是颜色均匀的绿色,适度失水有轻微的刺手感,没有焦煳也没有红变。杀青之后的鲜叶还不能直接进行揉捻,要进行大约半小时的回潮过程使的茶叶内部的水分重新分布均匀。

揉捻也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序,揉捻并不是单纯的揉碎叶片,讲究的是使茶叶部分细胞破裂同时茶叶卷紧成条,所以旋转的手法非常重要,揉捻的时间因人因茶而异,通常至少30分钟。

揉捻之后就该进行最后的做形干燥阶段了,很多有特殊外形的名优绿茶做形和干燥时同时进行的。做形就是给茶重新整理外形的过程。不同茶的做形手法差别很大,例如做针形茶的手法就是理条和搓条结合的手法。

最后当茶叶干燥到能够捻成粉末,就达到足干了,可以出锅,放凉之后就能用于冲泡了。

制茶师做茶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可以精心的把控每个环节,眼睁睁的看着茶叶从鲜叶到干茶的变化过程,但是在开汤之前,你却永远无法预知它的味道。

人间至味是清欢

每一片茶叶都弥足珍贵

采茶辛苦,做好茶更艰辛

一杯茶里记录了茶人的辛勤付出

今日,这杯茶

敬茶人,敬匠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