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再看好老城区

 micle8888 2020-05-03


一直有一个问题,很多人没有想清楚。那就是买房的时候,到底买城区的老破小,还是郊区的远大新?

这个问题比较泛,因为像北京这种城市,郊区太大,不同的郊区其价值也不一样。比如说,门头沟新城,和通州新城相比,二者价值差距就比较大。

老城的范围也相对宽泛,比如说,北京的东西城算是老城,那房山的良乡、老门头沟、通州梨园、大兴黄村等也算是某个区的老城。

不过这也没关系,老城和新城都有一些核心的逻辑可以梳理出来。今天我们就讲一讲这个话题,供大家参考。


1
20年的发展周期

北京的城市发展年头并不长,如果看北京二环三环的房子的建筑年代,会发现老公房多是上个世纪80年代建的。楼龄也就30多年。

那个时候,分到房子的多是一些国企职工。

1998年房改,取消福利分房,住房开始商品化,从此之后,北京才开始大批修建商品房小区。


现在看的话,北京的二环三环的房子,公房的占比要更高一些。某种程度上说,北京的现代化的时间,只有短短的20多年。

从这个时间上,我们去看一个城区的进化过程就会发现,实际上20年的时间已经足矣让一个区域完全成熟化。

北京三环四环2000年左右的商品房区域,现在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老城区,丝毫没有新区的影子。

北京的第二次扩张,发生在2008年之后,像门头沟新城、房山长阳、通州新城、丰台总部基地等新区,就是这个时间段里发展起来的。到今天,已经有了10年左右的时间。

虽然新区的各方面还没有完善起来,但是相信在接下来5-10年的时间里,这些区域都会逐渐成熟化,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以及教育医疗等资源都会逐步完善起来,它们的便利度会像北京的三环四环一样

那个时候,北京的各区域之间都会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也就是说,人们在某一个区域生活,工作、孩子教育、医疗等问题都可以解决,不再需要跨区域跑来跑去。

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了这个趋势,但是由于目前阶段,各区域之间的成熟度还没有那么高,所以大家出门的成本还是相对较高一些,有些人可能住在北京南四环,但是会跑到北五环上班。


2
老城区的价值跌落

观察一个城市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复杂,从城市生命体的角度去理解,就能把一个城市的发展模型简单化。

城市的老城区就像一个老人一样。其身体机能各方面都会逐渐衰退。

我们都知道,老年人的价值体现在他的经验和学识。

老城的价值也是如此,一个老城如果有文化底蕴,那么价值就很高,相反,那些没有什么文化底蕴的地方,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北京的东西城就是有文化底蕴的地方,而北京的其它区的老城区,比如说房山良乡,就谈不上什么文化底蕴,所以其价值就会随着时间而衰退。

当然,从房地产的角度去看房子的价值的话,我们要看的是教育资源

这一点是很容易验证的:北京南三环从地段上说,无可挑剔,交通资源便利,区域成熟度高,但是由于教育资源太弱,南三环的房价就低很多,东三环也是如此;而北京的西城区,同样是老区域,由于教育资源优质,西城的房价就高很多。其中,西城的德胜和宣武的房价也差了很多,也是教育资源的差别

海淀也是类似的,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房价就高很多,反之就不行。

也就是说,关于老城的价值,我们要从两方面去看,一是城市真正的价值,二是城市里的房子的价值。这两点必须要分开。

老城真正的价值体现在它的文化底蕴;房子的价值体现在教育资源。

如果没有教育资源,只有文化底蕴,那么老城的房价也不会太高。这一点也不难想明白:教育资源是服务于少数人的,确切点说就是孩子家长,孩子家长会为了争夺教育资源而去买房子,最终房价就涨了起来;而文化底蕴是服务于更多人的,大家都可以去老城区旅游参观,这能体现出老城的价值,但是对于房价来说,并无太大帮助。


3
从买房的角度看待老城新城

一个人买房的话,买在老城区会方便很多,特别适合生活;买在新城的话,生活成本就会高一些,每天上下班时间很长,同时新城的各方面配套也没有完善起来。可从相对长远的角度看,新城的房子应该要更有价值一些。

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个两难的选择。这也没有办法,因为我们处于特定的时期:城市发展还没有完全结束,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期,区域资源错配是常态。

房价的涨幅方面,比较泛的角度来说,老城的长期涨幅一定是低于新城的。

这也可以从北京三环这些年的房价涨幅来对比,东三环南三环的一些老房子的涨幅,还不及北京的五环一些新区的房价涨幅,这个趋势会持续下去。

前面我们讲过了,老城的价值在于学区。

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老城区还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本来就没什么学区,不过将来有可能教育资源有大幅提升;另一类是,本来就是优质学区。

对于前一类来说,未来的价值提升空间就更大一些,对于后一类来说,将来的风险就更大一些。这个大家去参考上一篇文章。

举个例子:朝阳区发展了这么多年,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是唯一的弱项就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学校,这就限制了朝阳区的房价上涨,而对于朝阳这种老城区来说,将来的价值的大幅提升,只能寄希望于能有更好的学校诞生。


所以,买老城区的思路,就是买将来有可能成为学区的房子。至于如何判断,大家自己去找各方面信息了解。

当然,如果是为了孩子上学,那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学校,这属于比较刚性的需求。


4
教育均衡化对于老城区的影响

教育均衡化的话题过去总集中在东西城海淀,我觉得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理解。北京的思路是要把各区的教育水平都提升上去,全面开花,只要优质教育资源没有那么集中了,那么东西城海淀的房价也就不会那么贵了。

从过去的实践角度看也是如此,一些优质学校开始集团化发展,在各个区办分校。

这时候的问题就变成了,到底是那些没有学区的老城区将来更有优势,还是新城区更有优势?比如,东三环的教育提升速度更快,还是通州新城的教育提升更快?

这个问题,我个人倾向于后者,因为新城的发展会有后发优势。老城区由于固化的因素,反而阻力比较大。当然,这类问题也都是相对的。

不管怎么说,教育均衡化这个思路,对于新城区是一个绝对的利好。对于有学区的老城区,是一个绝对的利空。对于没有学区的老城区,是利好,但是利好程度可能不及新城。

最后,还是那句话,关于城区价值的话题,必须要放到5年10年的维度来看,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发生很多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