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些人用了两年时间学会了说话

 时光溯洄者 2020-05-03

年纪渐长,才觉得不是所有的真相都有意义,没有作用的真话,何必刻意说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的好吗?

偶然间读到一本名为《生活课》的书,虽然书名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是书中的内容,却让我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这本书没有长篇大论的大道理,只是作者的一些人生总结,细品以后我发现原来我也曾犯过书中提到的那些错误。虽然我还没有看完,但是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它分享给你了,因为我觉得它应该对你有用,至少能够让你少走些弯路吧。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这本书是作者以前生活的经验总结,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这本书里有很多我自己掉过的“坑”,走错的“路”,我想温柔地提醒你“此处有诈,请绕道”。

从“掏心掏肺”到“没心没肺”就隔着几句不该说的话

我有一个朋友是特急公好义那种,无论是谁有困难他都会热心地帮忙。几乎单位里的每一个人都受过他的帮助,但是遗憾的是他的人缘并不好,或者说真心愿意和他做朋友的人并不多。

因为他太能能说,就像《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张大民。虽然他待人“掏心掏肺”,但是说话太直了,经常让人下不来台。就是领导也不例外。

一次开会,领导让大家提意见,大多数同事只是提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只有他“口无遮拦”地提出了几个让领导头大不已的难题。

也正是因此他在公司五年了都没能获得升职,因为他的“没心没肺”让公司领导头疼,也让同事对他敬而远之,因为他的好心往往就像一根刺扎的人难受。

我们都知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听“顺耳”的,吃带甜味的东西,而不是“黄连”!

其实啊,很多时候,领导的那句“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同事的那句“还请多多指教”只不过是客套话罢了。你要真的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只会让对方反感。

真话的杀伤力往往比谎言还要大得多。你想啊,伤口上撒盐肯定让人更加难受。你的那些真话就像刀子一样,一下一下地戳在别人的伤口上,他们怎么会喜欢你呢?

有些人用了两年时间学会了说话,却一辈子都没学会闭嘴

还记得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吗?至今我还记得这个命苦的女人。

“我真傻,真的!”再次回到鲁镇的“祥林嫂”,她的悲惨遭遇换得了大多数人的同情。男人听了侧目,女人听了落泪。只是后来呢?伴随着“祥林嫂”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悲伤的故事也被人们咀嚼成了渣滓。人们的同情也变成了厌烦的头痛。

《弟子规》有云:话说多,不如少。古人还说“言多必失”。可是有些人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这一点在职场上尤为重要,因为领导喜欢的是低头拉车的牛,而不是喋喋不休的鹦鹉。话多的人往往等同于不靠谱,领导是不会委以重任的,因为他不放心。

说法是门艺术,怎么表达更容易让人接受,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必备的技能,可是很多人却始终不明白,以至于吃尽了苦头。《生活课》这本书的作者用她走过的弯路给我们启示,是难能可贵的!

这就是我从《生活课》这本书中学到的一些东西,希望对你有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