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析黄自艺术歌曲《思乡》

 新币 2020-05-04
摘 要:黄自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他创作了很多经典的音乐会艺术歌曲。黄自先生在我国艺术歌曲的初始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有价值的探索性实践,对我国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艺术歌曲的诞生和发展更是具有历史性的奠定意义。
  关键词:黄自 艺术歌曲 艺术风格 《思乡》
  一、《思乡》作品解析
  艺术歌曲《思乡》是出自黄先生生平创作的第一部艺术歌曲集《春思曲集》。词作者是韦瀚章,他的词作风格清新典雅韵味独具,深受黄自先生的喜爱。由于黄自在留学过程中受古典浪漫主义音乐作曲家的影响,因而在此作品中特别注重创作技法,钢琴伴奏织体以及演唱者三位一体的塑造作用。从而使作品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细腻的情感抒发。
  二、《思乡》曲式结构分析
  《思乡》是一首单二部曲式的艺术歌曲,织体结构A+B,速度Andante(行板),4/4拍。乐曲引子部分由3小节组成,调式为降E大调。A段由a+b两个乐句构成,每乐句有4个乐节组成。间奏部分由4个小节构成,乐曲在此部分转为g小调;B段由c+d两个乐句构成,共10小节。作品结束部分又回归到降E大调,钢琴伴奏部分在此处将主和弦以分解织体的手法对乐曲的情绪基调进行了有力地烘托,此处也以四乐节长度将全曲进行渐弱渐慢(Allargando)结束,代表着作者的思乡之情也已渐渐地远去。
  结构图示及其谱例1:
  三、伴奏织体分析
  《思乡》这首作品,乐曲引子部分由弱拍弱位进入,钢琴伴奏部分多是运用降E大调主调色彩和弦,突出其功能性。左右手弹奏琶音与柱式和弦,节奏方面层次感分明、错落有致,钢琴伴奏织体采用了分解和弦的方式,更好的将歌曲中淡淡的愁绪营造出来,也进一步突出了“思乡”这一主题。3-7小节钢琴伴奏右手部分每次上行进行后瞬即转为二度的级进下行,恰似思乡之心绪在轻轻啜泣,思乡的惆怅感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转”调部分的结构与前两句又有所不同。
  如谱例2:
  谱例2,歌曲“转”句
  此处柱式的节奏织体,看似简单实则与作品情绪上的突出形成强烈对比。此段落伴奏主要为强调烘托作品的思想主题,柱式和弦的频繁运用,左右手伴奏的反向级进与扩张、力度逐渐加强、情绪的逐级推进等技法是烘托和推动旋律主题的主要手段。将所有的情感聚集到全曲演唱音域的最高点“问”这个字上并得到全部释放。在柱式和弦力度由弱渐强的烘托下,构成一种钢琴伴奏与歌者演唱交相呼应,水乳交融的效果。作品音乐的内在张力通过情绪上含蓄而又饱满的弹奏,不仅将歌词的内在韵意喷薄而出,还抒发了演唱者的深层次的情感,似乎将所有离家在外的思乡之绪,游子之意、思恋之情都融入了这首《思乡》之中,不由得让人心之所痛,为之动容。
  四、歌词大意解析
  音乐与诗歌的有机结合是艺术歌曲最核心的特征。《思乡》从歌词、旋律、钢琴伴奏织体、表达意境、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尤其是对深层次内心情感的刻画细致而深刻。黄自十分强调钢琴伴奏的重要性,通过不同的伴奏音型、复杂的织体来塑造歌曲的背景、氛围、刻画人物的内心、表达作者情感、强化主题音乐,使演唱者与伴奏组成“水乳交融”,体现音乐的抒情性。
  《思乡》的歌词原著分为上阙和下阙两个部分。上阙以写景为主,描写春天嫩柳拂动和鹃声啼啼的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致,然而在此处杨柳还象征着几分离情别意,墙外的鹃声不断好像在规劝着游子快快返乡。下阙情绪陡然激动起来,在情与景的交融中道出了远在异乡游子的心声,满腔的别恨离愁恰似一江春水,不如归去。在这方面,黄自显然受到古典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深刻影响,那就是强调内心感受的同时,突出个性色彩。在歌词选择上寓情于景,内心的情怀随着富于美感的旋律款款而出。这首作品的歌词细腻婉约,极富抒情性,真切自然地道出了游子内心最深处的咏叹,那便是对故土落叶归根般的眷恋,真挚地表达出思恋故乡的缕缕情丝。
  五、关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思考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也是东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一时期,艺术歌曲的创作也体现出了独有的特色。而黄自在这一时期无疑是此领域的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他众多的艺术歌曲已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对于歌者的演唱技巧和艺术造诣都达到极高的要求。中国艺术歌曲的歌词大多来自古典诗词或现代诗。而中国五千年人文历史积淀,为中国艺术歌曲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沃土。评判一个人歌唱好坏的标准不能只看其声音条件,更不能忽视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恰恰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在诠释作品时,应对其历史背景以及艺术价值有着充分的认识,这对于我们今后音乐学习和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通过对黄自先生艺术歌曲的探究不难发现,他在本土民族文化的深厚血脉中做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艰难的求索和不懈的努力。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音乐在学习并借鉴西方音乐优秀成果,弥补自身某些方面的不足。正是由于有这些有胆识、有作为的音乐家们的坚持不懈,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才会在自身的文化发展中得到不断地更新扩展,并走上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
  六、结 语
  本文对黄自先生的《春思曲集》中的一首艺术歌曲《思乡》的相关材料进行了搜集、整理。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一般既具有浓郁的浪漫古典气息,又具有饱满的民族韵味。他的作品往往都是各个声部的音乐会或比赛指定的经典曲目。通过对《思乡》的创作背景、作品结构、诗词大意、和声语汇及对钢琴伴奏的简要分析,总结出黄自艺术歌曲风格的独特之处,从而对他的艺术歌曲更深刻的了解做好铺垫。
  对于演唱者来说绝不可以将钢琴伴奏视为衬托作用,因为对于声乐作品来说,只有将伴奏艺术和演唱风格结合起来,才能把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诠释出来。它是对于声乐表演者增添艺术色彩的良好途径。了解和研究黄自艺术歌曲,可以让我们对作品的演唱技巧、作曲技术的处理作一个更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在对钢琴伴奏的创作与和声处理等方面也能做到更深入的揣摩和研究,巧妙精致的音乐构思让我们看到了黄自艺术歌曲在民族文化和艺术审美上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应时,陈聆群.中国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震亚.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3]钱仁康.黄自主要作品分析[J].音乐研究,1958(5).
  [4]乔惟进.黄自和声手法初探[J].音乐艺术,2000(4).
  [5]蒲方.试论黄自作品中的民族因素[J].乐府新声,1984(3).
  [6]管成锋.大爱无疆,炫如彩虹――记歌剧《山村女教师》[J].赤峰学院学报,2014(9).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论文来源:《艺术研究》 2015年3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m./1/view-11372937.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