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性疲劳:为什么癌症病人总感觉很累?

 香草花园图书馆 2020-05-04
许多癌症患者确诊之后接受了积极治疗,原发症状得到控制,却常常感觉身心俱疲,不想动弹。

癌症病人经常会觉得特别累,身上没力气,不想动,而且无论怎么休息都不能缓解,这种症状叫做癌症相关性疲劳,简称为癌性疲劳。

癌性疲劳是持续存在的,而且大部分癌症病人都会出现。这种疲倦乏力的感觉让病人感觉很痛苦,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为什么癌症病人容易疲劳?

引发癌性疲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抗癌药物和抗癌治疗
如部分化疗药物、小分子靶向药物、生物免疫治疗药物如干扰素等,可引起疲乏。免疫治疗相关副作用如甲状腺功能低下,也可致疲乏。

2、体能下降
由于癌症病情和治疗的原因,再加上很多人认为癌症病人应该多休息,导致癌症病人活动量很少,体能下降,所以很容易觉得疲劳。而这种疲劳感让病人更加不愿意活动,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3、营养不良
癌症是一种消耗性很大的疾病,会大量消耗病人体内的营养物质。病人在接受放化疗等治疗的过程中,食欲很差,导致营养摄入不够。据统计,40~80%的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也会导致病人出现严重的疲劳。

4、贫血
贫血也是导致病人出现疲劳的常见原因。很多癌症会出现出血症状,而一些治疗,比如化疗,也会引起贫血,所以贫血是癌症病人常见的并发症。贫血程度越大,病人的疲劳感就越严重。


5、疼痛
疼痛也能引起疲劳。疼痛在癌症病人中发生率很高,超过5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6、不良情绪
癌症病人常出现的一些不良情绪,比如焦虑、抑郁,或者失眠,也会导致疲劳或者加重疲劳。


疲劳时应该多休息是误区
因休息过量会导致体能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适当的体能锻炼可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可以增强病人战胜病魔的信心,尤其是病人的心态会得到及时地调整,帮助提高病人的抗癌积极性。这种积极面对治疗的心理,能够使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趋于协调,同时能提高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间接提高病人抗病的心理承受能力。


其次,由于运动而提高免疫力,可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得到及时诊治康复后的癌症病人,大都数是喜欢运动的患者。运动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在癌症康复过程中起到明显效果。

不过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量力而行。



如何帮助病人缓解癌性疲劳?

1、维持最佳活动水平
在决定活动强度前,需要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以下几方面情况:
骨转移
血小板减少
贫血
发热或活动性感染
继发于转移或其他合并症的限制
跌倒风险等安全问题

如有以上六方面情况需要谨慎选择运动疗法,首先要积极治疗癌症相关并发症,因为这些并发症也是引起疲乏的原因之一。

在处理并发症的同时,可以考虑开始和维持一项患者喜欢并能够坚持的轻度运动,包括耐力(步行、慢跑或游泳)和抗阻力(力量)双方面的训练。

喜欢做瑜伽的患者,应量力而行,以追求适当的活动量和放松心情为主,不必追求动作的精准,以免造成意外损伤。



2、心理干预
许多癌症患者具有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指南推荐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疗法,这是一种主要通过认识和改变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来减少负面情绪和行为,并促进心理调适的治疗方法。

此外还推荐心理教育疗法以及表达支持疗法,表达支持疗法是指促使患者加入支持小组、咨询、日志写作等等患者有兴趣的业余活动中,这样能够促进情感表达,获得支持,以此获得良好的情绪。


3、营养支持
营养摄入不足也是造成疲乏感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若存在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粘膜炎、吞咽痛、肠梗阻、腹泻或便秘等影响患者营养摄入的情况,应积极治疗,保持电解质及体液平衡。

在医疗干预的基础上,患者家属也应积极地为患者准备适合其口味的餐食,保证热量摄入,可考虑少食多餐,变换口味,促进食欲。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吃并快乐着,不仅营养均衡,还能重获生活的乐趣。


4、药物干预
疼痛、贫血等癌症相关并发症以及睡眠障碍同样可以引起疲乏感,应积极治疗。有研究表明中枢兴奋剂哌醋甲酯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疲劳症状,但精神兴奋剂在癌症患者中的最佳剂量尚未确定,需遵医嘱使用。
来源:癌Ai不孤单

转自:三七二十医 2020-04-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