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无数武将和谋士为此建功立业。在这些人中,能够得以善终的,屈指可数。大多数功臣的最终结局都是非常凄惨的,也包括朱元璋的一位岳父。 朱元璋的这位岳父叫胡美。胡美是湖北沔阳人,本名胡廷瑞。最初,胡美原本是陈友谅手下的一位名将,在陈友谅手下立过许多奇功。在陈友谅自称为王以后,胡美也得到了一定的官职,被派到南昌驻守。 后来朱元璋攻打陈友谅,知道了胡美的能力。刘伯温建议朱元璋劝降胡美,把胡美的军队变成自己的势力。 胡美是个非常识时务的人,他知道陈友谅注定要失败,很快就决定向朱元璋投降。不过他心里面非常忌惮朱元璋,害怕自己在投降之后受到朱元璋的限制,所以特地派手下前去见朱元璋。 使者见到朱元璋以后提出了两个条件,第一是在投降以后必须保持原有的地位,第二是他的军队由他本人掌管,朱元璋不得插手。 对于使者提出的第一条,朱元璋承诺只要胡美归顺,所有的待遇依旧,甚至比以前更好。真正让朱元璋感到头疼是使者提出的第二点,因为朱元璋之所以要招降胡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看中了胡美手底下的势力,既然无法掌控这股势力,就会变成他心里的刺,时刻需要防备他造反。此时刘伯温暗示朱元璋先答应使者的要求。朱元璋于是答应了胡美的2点要求。 胡美归顺时,朱元璋刻意做了很多让胡美很有面子的事,比如说亲自迎接。胡美看到了朱元璋的诚意以后,也拿出了自己的诚意,上缴了原有的陈友谅丞相印和其他代表原有身份的物件等。朱元璋在得到胡美的势力之后,更是如虎添翼。 之后朱元璋带着胡美到处征战,先是攻打武昌,围剿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之后胡美又跟随朱元璋将张士诚打败,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了朱元璋建国的一大助力。 朱元璋在坐上皇位以后,给了胡美很大的官职,待遇方面也非常优厚。 洪武十三年,胡美的长女被朱元璋看中,被封为妃子,即胡顺妃,胡美因此成为了朱元璋的岳父。 胡美此时身兼功臣、国丈双重角色,不仅被封为列侯,获赐丹书铁券,这里的丹书铁券就是俗称的免死牌。胡美的官位和待遇也已经达到了巅峰。 可是就在胡美人生最得意的时候,他和他的女婿都被却被朱元璋私自入宫探亲的理由赐死。 虽说朱元璋禁止所有的外面男人进入后宫,可是胡美作为胡顺妃的父亲,再加上他的官位和他的战功,又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小错误而丢掉性命呢? 而且胡顺妃一直都深受宠爱,朱元璋就算看在自己爱妃的份上,也不应该要她父亲的性命,只能说明胡美的死另有深意。 原来,胡美是开国功臣,他本人的功劳已经少有人可以与之相比,手下势力又那么强,对于朱元璋来说,已经有了巨大的威胁了。朱元璋从草根到皇帝,非常明白势力的重要性,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人威胁到他的皇位。 其次,胡美作为胡顺妃的父亲,也是一个强大的外戚,如果继续放任他发展,到最终很有可能与胡顺妃联合起来,到时候朱元璋自己的皇位同样岌岌可危。 胡美作为一个降将,就算立下了再多功劳,也无法成为朱元璋真正信任的人。胡美之所以被朱元璋以一个完全无法让人顺服的理由赐死,完全是因为朱元璋的疑心太重。 后来李善长案发生之后,朱元璋又说出了胡美和他的女婿的另外一个罪名,就是”大不敬“之罪。 什么是”大不敬“之罪呢?朱元璋说胡美及其女婿秽乱后宫。史书对此记载为:”言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云。“ 就是说胡美以国丈的身份进入后宫也是不行的。由此朱元璋赐胡美自尽。 朱元璋这样的做法,让其他大臣不寒而栗。胡美的死很大程度上警示了 朝中的大臣,朱元璋实施的是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原则。 当时,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死了,朱元璋性情大变,于是开始为子孙后代铺路,朱元璋这样做不是没有道理的,像胡美、李善长、胡惟庸、蓝玉等等功臣,足以让朱元璋和他的子孙不得安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