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股票,还是研究人?

 仇宝廷图书馆 2020-05-05

股市投资素有“一赢二平七负”之说,很多人原本是抱着发财的目的兴冲冲而来,结果往往亏钱之后败兴而去。

对普通人如何进行投资,市场上就有了一点小小的争论。

有一种观点认为,买股票之所以没赚钱,甚至亏钱,是因为投资者没有掌握正确的投资方法,掌握了,亏钱就不会发生了。

所以投资者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投资方法。

另一种观点认为,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既然事实上证明大多数人无法在股市上赚到钱,那就说明普通投资者不应该买股票,而应该买基金。

也就是把钱交给基金经理(专业人士)来打理。

杨天南先生就曾说过:

普天之下,投资成功只有两条道路可走,要么成为巴菲特那样的人,要么找到像巴菲特那样的人。但因为成为巴菲特非常之难,所以对普通人而言,最好的方式是找到巴菲特那样的人然后追随他们

讲到这里,杨先生的观点倾向,就不言自明了。

杨先生是我非常敬重和喜欢的一位投资人,他的著作《一个投资家的20年》出版后,我也第一时间买来拜读了。

从投资理念到投资手法,我自感和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读他的书,就像和一位心灵相通的师长茶述一样,随意而亲切。

但唯独这一点,我不敢苟同。

我认为,研究股票是挺难的,因为做不好,所以很多人亏钱了。但我同时认为,人比股票还要复杂,既然连股票都研究不透,那么怎么保证能把人研究透呢?

成为巴菲特那样的人,是研究股票;找到巴菲特那样的人,是研究人。中国有句古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存。

成为识股的巴菲特很难,难道成为识人的伯乐就很容易吗?

最初,写《生活中的投资学》时,我就把这种观点写进书稿里了。出版社的编辑老师可能认为这样旗帜鲜明的反对一位投资大师有所不妥,所以偷偷地把这段话删掉了。

话是删掉了,但问题删不掉。

所以经常还是有朋友问我:那到底是该买股票呢,还是该买基金呢?

在这一点上,我反倒比较赞成国内另一位著名的私募基金经理董宝珍先生——他最近有一段话讲得特别直白,在我听来,也特别厚道。

他说:

基金经理群体中,言过其实的占40%,名不副实的占80%,恶意欺骗的占?%,道德观责任感达不到基金经理要求的占50%,有真才实学的占5%,你能遇见的有真才实学的占1%。而遇见有真才实学的基金经理的时候,你却可能认为他没有能力!结论是,选基金经理比选股难,去定投指数基金吧,会跑赢90%的基金经理!

董先生列举的这几类基金经理,有重合的部分,所以所占的百分比加起来,远远超过了100%,同时这组数据明显是董先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给出的毛估估的推测,所以艺术性可能大于科学性。

但他的这番言论,基本逻辑是非常清晰的,也跟我们观察到的事实完全相符。

到基金网去查查基金的收益和排名吧,绝对让你对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大跌眼镜!

经历过2006-2007年的大蓝筹的疯狂,或者经历过2014-2015年的中小创的疯狂,你就明白引领和主导这些疯狂的都是哪些人了。

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

涨时看涨跌时看跌,能在关键时刻写出类似调研报告的,又都是哪类人?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搜一搜,翻翻历史旧账。

董先生口中的“名不副实”的人讲过的一些大话空话,可以穿越悠悠时空,让今天的你忍不住捧腹大笑。

但当时,他们讲的是那样言之凿凿、一本正经。

不客气地说,中国的基金经理们,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从整体上都没有让我看到能让我放心的表现。

所以我赞同董宝珍先生的观点——其实,长久以来,这也一直是我的观点:在中国当今市场环境下,找到一个好的基金经理,比找到一家好的企业一只好的股票还要难!

那么,问题就来了:对于普通投资者,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在给出我的答案之前,先让我们先看看大师的观点。

网络上曾流传一段视频,巴菲特在接受一位电视台主持人的采访时说:大多数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股市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你不要管它是涨还是跌,只管买、买、买,这样坚持几十年,你就会变得非常富有。

讲这段话时,股神一边说,一边孩童似地哈哈大笑。

这可能就是股神对股市对股票对投资的基本态度。

下面,是我的建议:

1、首先是努力研究股市、股票,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这块料;

2、在没有确定自己是“这块料”之前,一定要先假设自己不是“这块料”,投入的资金一定得是闲钱、余钱。换言之,一定不能重仓、全仓,新手的“一把梭”精神是杯毒药,一定要戒之,慎之;

3、至少经过两轮周期的洗礼,还能实现稳定的盈利,才能确定自己确实是
“这块料”, 这时候才可以放心大胆地在股市里搏浪淘金;

4、想想TTB在《生活中的投资学》这本书中提到的仓位的“三套解决方案”!

5、如果两轮周期之后还是不能盈利,那就放弃吧,远离股市,甚至连指数基金都不要买。

以我对人性的了解,不能理解和忍受股票波动的人,也笃定不能理解和忍受指数的波动。

在这一点上,我比大师们的观点,更彻底。

另外,再多说一点,无论在工作中,生活中,还是在投资中,一定都得多琢磨事儿,少琢磨人。

事儿往往简单,人往往复杂。

想取得成绩,成就事业,必须先从简单的地方做起。

记住, 这个世界上,人是最复杂的。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