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动的“百货商店”——宋朝的货郎为什么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思明居士 2020-05-05

《水浒传》第七十四回有一个情节:市井诸行百艺无不通晓的梁山好汉 “浪子燕青”,隐姓埋名扮作山东货郎儿 赶赴泰安州,参加三月二十八天齐庙会的相扑打擂。

书中写道:众人看燕青时,打扮得村村朴朴,将一身花绣把衲袄包得不见,腰里插 着一把串鼓儿,挑着一条高肩杂货担子,诸人看了都笑。宋江道:“你既然装做货郎担儿,你且唱个山东货郎转调歌与我众人听。”燕青一手拈串鼓,一手打板,唱出货郎太平歌,与山东人不差分毫来去,众人又笑。

流动的“百货商店”——宋朝的货郎为什么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燕青乔装改扮的对象,是兴盛于宋朝的“货郎”。所谓“货郎”,就是挑担、推车或背箱儿、背包袱,在城乡流动出售日用杂货的小商贩。今天这种商贩早已被各种商店或摊贩所取代,“货郎” 已经成了人们记忆中消逝了的传统职业,也是逐渐消失的一种传统商业民俗。

宋代的城市发展冲破了坊市格局,市民生活日趋丰富,市场交易频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的货郎已成为经济活动及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挑着担子行走于街头巷尾的货郎随处可见。南宋时,更有李嵩以货郎为特写的《货郎图》,细致地展示了这一个体的独特性。

流动的“百货商店”——宋朝的货郎为什么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货郎图》中的货郎

“货郎儿”都经营些什么货呢?有首《货郎儿》唱得好:“货郎儿,背着柜子遥街串,鼓儿摇得欢。生意虽小,件件都全。喊一声杂色带子花红线,博山琉璃簪。还有那,桃花宫粉胭脂片,软翠花冠。红绿梭布,杭州绒纂,玛瑙小耳圈。 有的是,木梳墨篦,白铜顶指,上鞋锥子,时样高底梅花瓣,并州柳叶剪。”

货郎是一个流动的“百货商店”,他紧密联系着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货郎所卖物品,并不限于某种或某类商品,而是各色杂陈,品种众多;但基本都是百姓日常生活所需品。他们卖孩童玩的小风车、葫芦、小鼓、花篮;也卖农业生产工具木叉、竹耙等;他们的担子里,还有生活用品如瓶、碗、缸、杯、盘等等。由此可见,北宋的“货郎”,就是一个流动的微型“超市”。整个一个货郎担子送 到人们家门前,满担或满车的日用杂货 都任你挑、任你选,并允许讨价还价;如果顾客有需要,还可以预约订货,过两天再送上门来,可谓十分方便。

流动的“百货商店”——宋朝的货郎为什么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据《梦粱录》记载:在宋朝热闹的夜市上,货郎总会忙得不亦乐乎:

又有经纪人担瑜石钉铰金装架儿, 共十架,在孝仁坊红杈子卖皂儿膏、澄沙团子、乳糖浇。中瓦子前卖十色糖。更有瑜石车子卖糖糜乳糕浇,亦俱曾经宣唤,皆效京师叫声。有沿街头盘叫卖姜豉、膘皮子,又有担架子卖香 辣罐肺、香辣素粉羹、腊肉、细粉科头、姜虾、海蛰 鲊、清汁田螺羮、羊血汤;其余桥 道坊巷,亦有夜市扑卖果子糖等物,亦有卖卦人盘 街叫卖,如顶盘担架卖市食,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至三更后,方有提瓶卖茶。冬闲担架子卖茶,馓子慈茶始过。

“货郎儿”从出现到消逝,总共约有一 千来年的光景。有关“货郎” 的最早的视觉形象,是南宋李嵩的《货郎图》。李嵩传世的四本《货郎图》,分别被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 、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与克利夫兰博物馆所珍藏。他的《货郎图》用细笔勾勒, 方寸之地精细的程度直追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流动的“百货商店”——宋朝的货郎为什么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在北京故宫所藏的《货郎图》中,画面是翠柳清拂的村口,货郎担子两端是琳琅满目的各种杂货,旁边的老货郎儿正迎向一对母子,除三两童子在看、摸货物外,另有几个童子呼朋唤友地雀跃而至,还有一位抱着婴儿的村妇也欢喜而来。这幅《货郎 图》为绢本墨画,笔触细腻优美,人物活泼生动。画题款为“嘉定辛未 李从训男嵩画”,可知此画创作于南宋嘉定四年,反映的是宋朝货郎走村串巷、沿街叫卖的生活场景。

《货郎图》被视为南宋商业经济的直观反映。《货郎图》一类的风俗画,在宋时大行其道,是受了当时民生富裕、 经济繁荣的影响。宋朝由贸易致富的商人阶级偏爱风俗画,货郎图便是他们的喜爱。 《货郎图》中货郎百物杂陈、 无所不卖,为了推销百货,招 徕妇孺老少顾客,其身手表情, 颇有戏剧性的夸张。

李嵩出身木工,这段经历使他有足够的生活体验来描绘在乡间向村妇、村童售卖日用物品的民间货郎。《货郎图》中的货郎担是两个大竹器,中间有竹编的匾作为隔断。这些放置货物的竹匾不像生活中的匾那样周围有围边,也不像盒子那样有一定的深度,而是把货物直接平铺在上面。货郎担上挂满了小件物品, 甚至连货郎的头上、胸前、手腕上也缀满了小东西。

流动的“百货商店”——宋朝的货郎为什么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宋朝政府会放假五日,并会组织盛大的庆典。花灯是元宵节的重要装点之物,微型 的灯笼称为“灯球”,在元宵节成为女性头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宋朝妇女元宵节会带着各种头饰, 常有珠翠、闹蛾、玉梅、雪梅、雪柳、菩提叶、蜂儿、 灯球等等。这些灯球“大如枣栗, 如珠茸之类”,《货郎图》中的货郎头巾上也插着许多这样的“灯球”,其中花朵形的是“玉梅”和“雪梅” ,而长翅膀的深色小鸟形的正是“蜂儿”一类头饰。

“货郎儿”的招徕方式

“货郎儿”主要是手摇货郎鼓和用韵语说唱作为招揽买主的手段。其中“货郎鼓”是货郎儿影响非常广泛的典型的招徕标识。

“货郎鼓”源自古代乐器 “播鼗”,即《周礼》所说的“瞽朦掌播鼗”。所谓“播”,即摇;“鼗”是古代一种长柄的摇鼓,“播鼗”亦即摇鼓,是一种手摇的双面小鼓。元代大戏曲家关汉卿的《王闰香夜月四春 园》中曾写过:“自家是个货郎儿,来到这街市上,我摇动不郎鼓儿,看有是么人来”,说明货郎与摇鼓的搭配在宋、元之际也是标配。

流动的“百货商店”——宋朝的货郎为什么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货郎鼓”又称 “惊闺”,又称作“唤娇娘”,这是因货郎担的顾客亦即招徕对象主要是居家妇女而得名。宋代有两首咏唱 “货郎鼓”的小曲唱道:“直柄喜当权,笑颟顸两耳悬, 花街柳巷都行遍。扬声杂然,停声诎然, 深闺绣罢求新线。好因缘,羡他侥幸,得近小婵娟。”这首小曲寥寥数字,货郎手摇 “货郎鼓”走街串巷售卖杂货的情景便跃然纸上。

南宋以来,传统戏曲日趋成熟、完善,渐渐步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南宋时期,逐渐形成了一种模仿货郎吆喝的说唱伎艺, 称为“货郎儿” 。 它借鉴民间曲调,以一边摇鼓, 一边呦喝的方式进行说唱,深受人们喜爱。

货郎们的呦喝主要是介绍和推广自己所卖的商品,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收到广告效应 。为了更好的吸引顾客,货郎们的呦喝并不是完全随意的,而是有一 定的节奏和旋律 。货郎们用简洁的语言将所卖物品的名称、产地、质地、特点和功用编成歌词,配以一 定的节奏和旋律,一边摇鼓,一边呦喝。 这些呦喝口口相传, 腔调慢慢固定下来,形成了曲调。 这一新曲调形成后,渐渐引起了艺人们的注意,不断有人运用这些曲调说唱故事。于是,“货郎儿”这种新的伎艺便诞生了。

流动的“百货商店”——宋朝的货郎为什么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除“货郎鼓”外,货郎儿的另一种招徕方式则是韵语说唱的“叫卖”。《水浒传》中浪子燕青假扮“货郎儿”唱出的“山东货郎转调歌”,正是当地当时“货郎儿”行当中流行的韵语说唱。

货郎的销售方式

南宋都城临安的风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 桃、柳、葵、榴、蒲叶、伏道,又并市茭、棕、五色水 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而货郎则挑着 这些东西出现于街头巷尾,“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

货郎销售的形式基本可以分为自销和代销两种。自销就是货郎把自家种的瓜果、蔬菜、 花卉等物品拿到市场上去卖,或者先到较大的城市批发一些东西,然后再到市场上销售。

流动的“百货商店”——宋朝的货郎为什么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宋朝从事代销的货郎常常是雇佣性质的,他们一般受雇于商贾,从他们那里拿商品去乡村卖,赚取一定的工资。《夷坚志》载: “饶州细民萧七,居于双碑下, 能批炙猪肉 片脯行贾,以取分毫之利,赡育妻子。”

北宋的都城汴梁的商业中心在东西大街沿街,东出东华门外,市井最盛。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鳌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在市井最盛且最为接近皇家贵戚的地方,少不了货郎的身影。而这里也是他们获取各种信息的场所。如《朱太守风雪渔樵记》中,朱买臣高中之后, 正是货郎张某见城中百姓三个一攒,五个一簇,说道是接待新太守朱买臣,于是把这个消息带回了村里,朱买臣的家人这才得知消息。

​此外,在通讯较为落后的时代,货郎有时还充当信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写的是妓女宋引章从良的故事。 宋引章被有钱有势的纨绔子弟周舍骗到郑州,对其朝打暮骂。宋引章走投无路之际,想求助于自己的姐姐。恰巧周舍家隔壁有个货郎要去汴梁做买卖,于是宋引章写了封信请货郎捎去,求姐姐来救自己。货郎准时将信送到,使得宋引章的姐姐求助当巡按的丈夫,将拐卖人口的周舍绳之以法,救宋引章逃出了魔窑。

流动的“百货商店”——宋朝的货郎为什么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总结

从“货郎鼓”到历代的《货郎图》,再到曲调“货郎儿”,这一系列的“货郎文化”的传承,反映了传统民俗的文化生命力。“货郎儿”的产生、发展与消亡的历史,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在固有的农业经济背景下生存轨迹的写照。

在“货郎儿”被今天城市化’、商业化发展的潮流彻底淹没之后,我们回首品味“货郎”这一历史风俗画卷,仍然觉得回味无穷。无论是在中国商业史上还是在中国传统广告史上,“货郎”都可谓一个独特的风景线,一个别具情趣的民俗文化视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