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客户关系发展的4个阶段

 乔诺咨询 2020-09-24

▪ 作者:黄彬,华为公司原欧洲地区部、中国区CSD副部长

▪ 来源:乔诺商学院《苦练内功》21天线上分享

▪ 关注乔诺之声(ID:geonol),与优秀管理者同行

编者按


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关系作为第一生产力。——这对外界来说已不陌生。

但是,华为客户关系体系并非一天构建起来的,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完善。

在构建立体式客户关系体系的过程中,华为走过了一条从“点”、“面”,到构建立体式客户关系平台能力的路。

华为的客户关系发展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本文已将详解。



华为客户关系发展的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1993年以前华为主要是围绕电信局的县局做市场。

当时,电话交换机稀缺,只要产品合格能用、价格便宜就能卖。这时华为的订单主要是几十万的。

当时华为流行一句话:什么是核心竞争力?选择我而没有选择你就是核心竞争力。

这时华为也是依赖“天才销售”搞定关键客户,过程中也曾讨论过提成制。

第二个阶段:

到了做地级市时,华为的订单开始进入百万级,华为成为了电信运营商不可或缺的供应商。

随着竞争的加剧,几十几百个厂家进入通讯行业,知名的国际厂商如摩托罗拉、北电、朗讯、阿尔卡特等都进入了中国市场。

此时,交换机产品开始出现同质化竞争,市场供给已大于需求。

1996年,华为第一次遭遇巨大压力——西北五省招标全部出局

这一年,华为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市场部集体大辞职事件

当时,市场部中从高层到主任以上的干部,主动提出辞职,重新竞争上岗。

他们向公司提交两份报告:一份述职报告,一份辞职报告。

华为当时以公司业绩和述职报告确定的KPI为考核指标,对这些人做客观评价和安排。

这一年,华为高层也组织了市场大辩论。面对西方友商和国内几百个竞争对手,大家认识到有产品就能卖出去、价格低就有客户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时,华为上下达成共识: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华为必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要把这些理念落实在具体工作上,华为必须建立领先于其他对手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任正非曾在讲话中高度评价市场部大辞职事件

的确,如果没有市场部集体大辞职事件对华为文化的影响,任何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体系都无法在华为生根。

也是从这时开始,华为提出了普遍客户关系的说法

这可以视为华为客户关系管理的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

1998年,中国电信市场发生很大变化。原来的电信管理局单独组建了移动局,后来又成立了中国联通。

与此同时,采购模式也发生很大变化。县局签单权没了,采购模式变成了统谈分签:由省公司统一谈判,各个地市来分头签单。

市场变化巨大,客户关系管理也需要随之变化。于是,做关键决策者的关系,做省决策者的关系成为核心内容。

从做点转变到做线和面的客户关系,需要更高的理论指导。

华为适时引入了组织客户关系的理念。通过组织级客户关系的实践,华为逐步成为各个领域的关键供应商;交换机、传输、智能网等产品成为华为的拳头产品。

市场是残酷的,刚过几天好日子,市场竞争就进入白热化阶段,整个产业也进入洗牌期。

由于竞争激烈,利润下滑十分厉害。很多企业就是在这一轮中被冲上了沙滩死掉了。

挺过来的华为是如何应对的呢?

产品同质化竞争可能是中国以制造为核心的公司或产业不可避免的。华为冲破重围的方法值得所有中国企业学习。

产品同质化,但解决方案可以差异化。华为的解决方案就是“同质化产品+差异化小创新”,小创新是比如工程创新、软件服务能力等。

解决方案差异化的前提是理解客户的需求和痛点,让客户真正感觉到你在为他做贴身服务。

准确捕捉客户需求,需要做好客户界面,加强客户关系建设、管理,特别是普遍客户关系和组织客户关系管理,要让溢价能力的提升建立在客户满意度的基础上。

只有客户满意度提升,才能卖出更好的价格。

只有建立组织客户关系,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让客户的战略与公司的战略更加匹配,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实现产品规划比别人快一步,领先竞争对手。

2000年以后,华为客户关系管理上了一个新高度,有不少好的实践,比如成立运营商解决方案部,免费为运营商提供解决方案,当时打出的口号是帮助客户成功。

第四个阶段:

2003年以后,中国区电信进入集团集采模式

面对市场变化,华为通过构建集团和省分公司的组织客户关系,在一些创新领域做长期嵌入式服务,与客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这个阶段,运营商面临互联网冲击,经营困难,收入增长乏力。

为了实现共赢,华为开始在新业务领域通过与运营商合营模式,共同承担尝试业务创新的风险。

如公有云服务,在技术储备、产品体验、运营能力、资本投入等方面,运营商相比亚马逊、阿里没有任何优势,但为了保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紧密性,2012年华为投入巨资与中国电信做了天翼云的合营。

现在这已经成了一个数百亿的生意,中国电信也把云网协同作为重要战略在执行。

这是典型的华为帮助客户在新领域里不断成功的案例。

2008年,华为启动了LTC变革,对MCR流程、客户关系管理的系统化进一步增强。

这时,客户关系管理成为华为完整立体的管理体系,包括关键客户关系、普遍客户关系、组织客户关系。


为什么华为要做客户关系?


华为做客户关系的原因有6个方面:

1.客户关系是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

建立高效顺畅的沟通才能获得和了解客户的需求、预算、采购模式、决策机制、决策流程,这也是华为跟客户建立普遍客户关系的原因。

2.客户关系是制定客户化解决方案的基础

服务客户需求的方案必须深入客户界面,与客户进行深入业务交流。华为老员工、新员工、办事处领导乃至专家,对某个项目或事情与不同层面的客户进行致交流,最后通过高效项目分析、内部协同,做出让客户满意的解决方案。

3.客户关系是关键项目竞争获胜的基础

要在商务、技术、服务方案领先竞争对手,就必须全面了解竞争对手。要让不同层级的客户都支持华为的方案,甚至否定竞争对手的方案,必须通过客户关系来了解竞争对手的方案细节和弱点,为我们制定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提供情报。

4.客户关系也是顺利交付的基础

合同签订、发货和安装是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各个层级客户的理解与支持。保证项目顺利交付,更需要跟客户不同层面的人打交道。如发货清单的确认、发货地址的确认,到货签收、开工协调、工程安装等均需要与不同层级的人建立较好的联系。这些方面没有好的合作关系,就会成为竞争对手攻击的城墙口。

5.客户关系是销售回款的基础

回款流程是一个需要多部门确认的流程。如华为与运营商合作有计划部、网络部、市场部等其他部门的同意,才能开出验收证明,才能财务回款。同时,如果客户关系处理不好,可能存在机会的流失,导致客户把生意交付其他友商。

6.客户关系也是长期合作的基础

从最初单一产品合作到多产品合作,自然会需要和多个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要实现从单点突破到最后实现组织关系的突破,必须与客户建立起全面合作的关系。


华为客户关系管理平台涵盖6个方面

客户关系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所有营销活动的基础。

客户关系贯穿整个销售流程,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平台能够促进商业目标的达成。

华为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属于使能流程,涵盖以下6个方面的流程:
1.制定客户群战略和政策;
2.制定管理系统部的战略规划和商业计划;
3.制定和管理客户关系计划;
4.管理客户接触和沟通;
5.管理客户的期望值和满意度;
6.管理客户信息。


通过华为多年的实践来看,通过流程化的方法把销售经验固化下来,所有销售人员认真参照这个固化的经验执行,就能达到销售的销售业绩。

华为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从业务表现来看,客户关系可以带来三大收益:格局、规模、盈利。

客户关系与管理流程是营销业务的重要支撑流程,它本身并不能产生积极的价值,但可以通过客户关系对产品进行推销。

当客户允许企业建立样板点,这便是格局

通过样板点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便是规模

相对适合的产品定价,实现产品销售量更多,这便是盈利


乔诺咨询营销产品线联合多位华为前高管团队精心打造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之道——LTC企业家训战班”即将上市。

该训战班将会从困扰企业销售业务的五大困境着手,抽丝剥茧,从支撑华为辉煌销售业绩的LTC战略规划、客户关系、流程及组织运作体系各方面进行深入辅导,并且训战结合,给出企业摆脱困境的方法和实战指导。

各位参与训战的企业高管将会从以下方面获得全面收获:

1、理解华为如何构建一线呼唤炮火的流程化运作体系;

2、理解铁三角的角色分工与背后的资源支持体系;

3、掌握铁三角组织建设与组织能力建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