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三两 甘草三两(炙)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 细辛三两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其他的主证我们以前多次讲过了,风寒外感,咳痰稀白。《金匮要略》里的第12篇第34条:“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脉象不符合人体本身的能量,真脏脉。好像回光返照一样,人在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脉象很有力是不好的征兆。如果脉虚,符合经常咳嗽的人体质,那是用小青龙汤,按经常有痰饮的体质治疗。但是体质这么虚用麻黄剂又要非常小心,一不小心就会有副作用:《金匮》卷中: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小青龙汤是麻黄剂,服用不当会拔肾气,导致肾阳虚,所以产生一系列肾阳虚的症状:寸脉沉是体内还有痰;尺脉微是肾阳不足,所以导致手脚冰;肾阳心阳不足,导致奔豚,气往上冲;头面发热有阳气外脱的感觉;命门之火不足以蒸腾水汽从太阳经上到头顶,就有可能掉下来到大腿根部;肾阳不足,小便不利,身体有痰饮,所以会感到头晕。这时候不能继续用小青龙汤,改用用苓桂味甘汤,可以祛除痰饮的同时收摄肾气。其中有一个副作用是奔豚,治疗奔豚的代表方剂是桂枝加桂汤,因为桂枝可以补心阳,可以把逆上来的水气压下去。但是在这里用苓桂味甘汤,因为压下去的同时还要收肾气、祛痰。1.苓桂枣甘汤,最不严重的奔豚,水气还在肚脐以下,用大枣吸收脾胃的水就可以压住了。2.苓桂味甘汤,水气已经经过肚脐再往上走,需要用五味子来收摄肾气。3.奔豚汤,治疗肝胆区域的奔豚,从左右两侧上来的水气。甘草、川芎、当归各二两,半夏四两,黄芩二两,生葛五两,芍药二两,生姜四两,甘李根白皮一升。服用苓桂味甘汤以后,如果有口渴、头发晕,想呕吐,说明有痰饮,可以加半夏来去痰饮。如果有水肿,本来是应该加麻黄的,但是有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因为麻黄把肾气拔虚了,所以不能再加麻黄而替换成杏仁。如果有便秘可以加大黄,如果元气不足可以加附子,如果有炎症可以用石膏。这个症状比较特殊,有医案是说有急性肾盂肾炎或者膀胱炎导致大腿根部发红发炎,可以用苓桂味甘汤的思路。叔叔治过一例助教的大腿根部经常湿湿的,开始用真武汤来去水,好转了5成,后来就思考用苓桂味甘汤,又好转到七八成,最后思考补脾肾都用了,还有一路控制水的是三焦,用了补中益气丸,最后就痊愈了。1.有小青龙汤证的患者,心下有闷胀感,其实更应该考虑厚朴麻黄汤,因为这两个方剂的大部分用药思路都差不多,厚朴的主要效果有宽肠下气,所以更适合心下闷胀。2.有脑积水和肺积水的小青龙汤证可以大剂量使用地龙,把积水“钻下来”。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此为肺痈,桔梗汤主之。初次接触肺痈,肺痈就是肺部生疮,形成脓疡,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咯吐脓血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生甘草有类固醇的作用,桔梗有排脓的作用,一会儿会具体讲解。其实肺痈最开始,还在发热的期间,可以用千金苇茎汤来预防。如果没有及时用,导致进一步发展,脓将成未成的时候的时候可以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神农本草经》: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惊气。生山谷。可以看出来,主要就是治肺部化脓,胸胁很疼;肚子满是可能治疗被下蛊毒,肠子里面有脓液;可以治疗小儿惊证,用麝香加桔梗。所以总结,桔梗排脓效果是非常好的,可以开提气血,把身体里不好的东西挤出来。不一定只在上焦,下焦也可以,当然如果喉咙痛是有脓的话,需要用桔梗汤来排脓,但是如果只发炎没有化脓的话,还是银翘散这一类的消炎药好用。这两种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病,一个是肺化脓,另一个是肺纤维化,但是它们有很多相似的临床表现,所以在这里对比一下。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不利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也?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但是肺萎可能因为本身就是阴虚体质,再加上治疗中的津液损伤。所以他会感到口干,可能不是很渴,咳痰比较多,是因为肺纤维化不能运化水气,导致痰堆积,和小青龙汤完全不同,不能混淆。肺痈有化脓发炎,所以口干的非常厉害,口里也不感到渴,胸闷胸痛,咳痰胶粘甚至咳脓血。药物组成;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 贝母三分(分当份讲,不作为恒重单位)(巴豆去皮心 炒黑)研磨如脂,上三味为散,肉巴豆更于盅中杵之,白饮服之(白米汤)。牡丹、甘草、败酱、生姜、茯苓各二两,薏苡仁、桔梗、麦门冬各三两,丹参、芍药各四两,生地黄五两这三个方剂治疗不同部位的痰饮、痈脓,都用了桔梗,可以从中对比,慢慢体会桔梗的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