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在一个词语上大做文章?作文还能这样写

 我要折腾 2020-05-08

说作文难,那是因为没有找到好方法。说作文容易,那是因为功到自然成。麦田老师在日常课堂上几乎从来不讲写作文的大道理,一方面是因为大道理几乎人人都懂,另一方面因为作文大道理小学生不容易接受。

我基本上都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到合适的机会加以点拨、引导。什么是“合适的机会”呢?就是学生不懂但愿意花时间去弄懂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有非常强烈的作文求知欲,有强烈的探究意识的时候。这个时候老师如果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往往事半功倍。如果学生没有想去学的欲望,也就是没有作文积极性的时候,老师搞“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没有实际效果的,只能是老师一个人在表演,自说自话罢了,自己还认为作文课教得很好,岂不知已经在误人子弟了。

麦田老师的课堂上,往往一节课只讲一个词语,在一个词语上大做文章,充分挖掘,让学生明白写作文的道理,提高学生写作文的自信心。也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教法吧。举个例子。

一个学生在习作中写了这样一件“难忘”的事:几个小学生在小区里玩耍,“我”不小心把一个卖菜回来的老婆婆撞倒在地,心里害怕想溜走,但觉得这样做不地道,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还是扶起了老婆婆,老婆婆并没有责怪,反而夸奖“我”是一位有爱心的小朋友。

就是这么一个老生常谈的作文。那么麦田老师怎样来指导的呢?我没有通篇去分析优劣,而是选择了其中的一个词语去指导孩子怎样去写作文,怎样把作文写生动。这个词语就是作文中的“撞倒”一词。

我们知道,孩子的生活视野不宽,写进他们作文的内容很多时候都差不多,“撞倒老婆婆”也是小学生经常写进作文的。这些老掉牙的作文素材是不是就写不出优秀的作文呢?不是。那么面对这个作文素材,怎样化腐朽为神奇呢?我们具体来看看怎么写能够出彩。

先观察

这篇作文中,写“撞倒老婆婆”这个细节,该学生只是一句话:我不小心撞倒了老婆婆。麦田老师觉得这样写不够具体生动,只是一笔带过。为什么没有写具体,因为学生没有细致地观察这个“撞倒”的过程。麦田老师让两个学生来表演这个过程,一个当“我”,一个当“老婆婆”,重现“撞倒”的情景。

一组学生表演完毕,其他学生进行点评,看看是不是符合生活的实际。然后再让另外一组学生来表演,直到他们的表演符合生活实际。而在这个过程中,表演者的动作、语言、神态都要自己设计,符合人物当时的心理状况。其他学生点评,也就都参与到这个课堂活动中来了。

后描写

根据表演情况和自己的生活感受、体会,学生动笔来具体描写这个过程,要求每个学生写几句话来再现这个场景。

“撞倒”一词分为,怎么请“撞”的?又是怎么“倒”的,大家要写清楚。因为有刚才的观察,所以同学们写的内容都较多,而不是一句话带过。

“我”是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撞的?是头,还是肩膀?很显然,用头比较适合小学生的情况。我的头撞到了老婆婆身体的哪个部位?可以是胸前,也可以是腰。

老婆婆被撞倒了后,身体的哪个部位先着地?可以是双手,也可以是屁股,或是整个身体侧翻下来。

老婆婆手里拎的菜篮滚落在地,哪些菜撒出来了?老婆婆嘴巴里发出了怎样的声响?脸上有什么表情?说了哪些话?“我”当时惊恐的表情是怎么样的?这些都可以写进作文里。

这样,我们就把“撞倒”一词写清楚写具体了。这个“撞倒”的画面就出来了,别人读了你的文字也能感受到当时的情景了。

再去读

围绕“撞倒”一词,同学们都能写上几句话,甚至十几句话。然后麦田老师让他们把自己的文字读出来,让别人去听,看看是不是顺口,有没有需要完善修改的地方。

经过“先观察”“后描写”“再去读”三个步骤,小学生们就基本能够把“撞倒”这个词语写活了,不再是干巴巴的一句话了。麦田老师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以后写作文要注意准确的使用词语,重要的词语要能够具体的描写,能够写出细节来,这样会让自己的作文增色不少。这样做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堂作文课下来,学生们感觉轻轻松松快快乐乐,但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到了怎样合理使用词语,怎样来表现人物,怎样合理增加作文的篇幅,一个词能够演变成几十个字甚至上百个字,内容就丰富了。就算大家都写这个例子,每个人写出来的作文也会不一样的。这样的作文课很受学生欢迎,记得有个学生说:如果这样上作文课,当然开心啦,希望每堂作文课都能这样,都能感到愉快。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词语都要花这么大精力去做,要选择关键的词语,选择对整篇作文都会产生很大影响的词语。在这篇作文里,“撞倒”是整个事件的起因,必须写生动具体,否则后面写“我”的害怕和“我”的内心活动就没有了根基。这样去练字,更适合在写记叙文里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