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夏,会意字,读作xià。本义人仰望头顶的烈日,会意夏至。 夏字的演变(《国学大师》网络版) 一、字形的演变 自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秦小篆,夏字字形变化非常大。几乎每一个时期,字形都有变化。 (一)甲骨文 甲骨文两种字形都是上下结构:一是上为日(太阳),下为頁(跪坐之人,似人睁大眼睛仰望天空);二是第一种的简化,上为口(日字的省略),下为頁。另外,两个字形中,人的大眼睛一个朝前上方,一个朝一上方。从人与太阳的位置看,正是太阳当头,而北半球这种情况只有夏至才有,这时,人的影子到了脚下。 夏日炎炎,手搭凉棚(网络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李学勤先生主编的《字源》没有收录夏字的甲骨文字形。这个字形有的认为是暊[xǔ]字,《康熙字典》有收录。 夏字的演变(《字源》) (二)金文 金文字形繁化了甲骨文字形,共有四种字形,其中三种是左右结构,一种是上中下结构。以时间为序分析如下: 1.商代“文夏父丁卣”和“文夏父丁簋”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字形相同,有的大眼睛朝前上方仰望,有的朝后上方仰望。 2.西周晚期“伯夏父鼎”、“伯夏父鬲”和“仲夏父鬲”金文字形,都是左右结构,左为日,右为睁大眼睛的人抬着一只手,为的是仰望头顶的太阳时可以遮住刺眼的阳光,腿上多的那个曲折似是人的影子。 3.春秋中期“秦公簋”金文字形,上中下结构,上为頁(其甲骨文就是去掉日之后的样子),中间是左右手似指向脚下的影子。与甲骨文相比,“秦公簋”金文字形省略了日字,而大眼睛仰望天空的人变成了頁字。 秦公簋(网络图片) 4.战国早期“邳伯缶”金文字形,左右结构,与“秦公簋”字形相比,左边增加了日,强调太阳,而脚下的影子则讹变为夊[suī](脚,止字的变形)。 邳伯缶(网络图片) 5.战国中期“鄂君启节”金文字形,左右结构,左上为日,左下为夊,右上为首,右下为又。 鄂君启节(网络图片) (三)竹简 战国时期竹简字形,目前主要发现了楚简和秦简。两者差异较大。 1.楚简字形大致有三种:(1)与“鄂君启节”金文字形相同;(2)金文左边部分被挪到右边部分的下面;(3)省略金文右边部分,左下的夊讹变成蛇形。 2.秦简字形明显源自“秦公簋”金文字形。现存的云梦秦简字形,保留左右两只手的基础上,简化了下半部分,仍为上(中)下结构。大致有五种字形:(1)上为頁,中为左右两只手,下部把金文字形脚部的影子简化为夊;(2)在第一种字形的基础上,省略两条腿;(3)把第一种字形的两条腿也变为夊;(4)把第一种字形的两条腿和夊相连;(5)在第四种字形的基础上,把左右两只手简化为左右两个向内弯曲的弧线。 (四)篆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书同文等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令丞相李斯在秦国原来使用文字基础上,进行简化和规范,创制出秦小篆。夏字的秦小篆字形,与产述秦简第一种字形一致。《说文解字》篆文字形,采用秦小篆。 (五)隶书 汉代隶书字形采用前述秦简的第一、二种字形,省略左右两只手。另,南北朝时期,魏碑以汉隶第二种字形为准。 (六)楷书 经过前述一系列字形演变,夏字的楷书字形才最后定型为上中下结构:上为一横,中为自(“一+自”实为金文字形中一只手遮挡眼睛的演变组合),下为夊,写作夏。 夏至之日,太阳到达北回归线上空,位于北半球的人的头顶。当时,人们没有什么科学知识,不了解这是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形成的变化。于是,每当夏至这一天,人们都会睁大眼睛仰望太阳,很疑惑自己的影子为什么能在脚下。人们就把这种情况用符号记录下来,写作夏。 《说文解字》认为,“夏,中国(中原)之人也”。虽然,华夏后来指中国人,但夏字甲骨文初创时显然不是指人,而是通过人仰望太阳,用一只手遮挡刺眼的阳光,影子到了脚下这样一个客观现象的描画,表示夏至来临。 二、引申义 原始农业的耕作,需要遵循基本固定的季节时令,便出现了春夏秋冬之说。自然而然,人们就十分重视太阳到达北回归线、烈日当头、太阳直射这一时间点,称这一天为夏至,并把夏至前后各一个半月(共三个月)称为夏季。 从字形变化看,人睁大眼睛仰望头顶的烈日,显然对大自然是无奈和疑惑的。但是,这时,为了仰望刺眼的太阳,人自然会抬起一只手。 或许,当时,在中原地区,在夏至来临的时候,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一手遮挡、仰望头顶的烈日。这一统一的动作,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传统,并把有这种传统习俗的氏族部落统称为夏。这或许是华夏人(或中原人)的来历。 为了抵御烈日,夏人还发明了夏布(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布),并在周边氏族部落推广。 重庆荣昌夏布小镇(网络图片) 夏字的甲骨文本义,是人睁大眼睛仰望头顶烈日的样子。后来,人们又把一手遮挡刺眼的阳光和脚下的影子结合起来,最后演变为楷书的夏字,其引申义也由此而来。 1.引申为房子。一只手可以遮挡刺眼的烈日,那么在房顶上苫[ shān ]草同样可以遮挡烈日。屈原《楚辞·哀郢》: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连大厦荒废成丘墟都不曾想到啊,又怎么可以再度让郢都东门荒芜?)为区别字义,另加义符厂(突出的山崖)写作厦字,并有两个读音xià和shà。 2.引申为大。可以遮挡阳光的房子,需要足够大,才能让族人都来躲避烈日。《诗经·国风·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哎呀我呀,曾客居华馆大屋,如今每顿饭供应都不丰富。) 3.引申为野鸡羽毛的五色。夏翟,又称夏狄,或许是夏氏族部落特有的一种野鸡,其羽毛呈五彩颜色。翟,羽(毛)加隹(鸟),本义鸟的羽毛。《周礼·天官·染人》:凡染,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夏,冬献功。(凡染,春季煮晒丝帛,夏季染纁色和玄色,秋季染五色,冬季呈献染成品。) 夏翟(雉鸡)(网络图片) 夏氏族部落,早于周边氏族部落发展壮大起来,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目前关于夏朝的记载都属于间接记载,但人们还是认定有夏朝存在。 夏文化对后来的历史影响深远,至今我们自称华夏。此华即花,花五颜六色,因此,华夏就是多个氏族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这符合历史事实。 诗曰: 夏字本义是夏至, 人在仰望头顶日。 春夏秋冬四时轮, 秋行夏令不合时。 参考文献: 1.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语文出版社,2008年版。 2.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3.《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年版。 4.《辞源》,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6.《实用甲骨文字典》陈年福编著,四川辞书出版社,2019年版。 7.《说文解字》(最新整理全注全译本),孙永清编著,中国书店,2011年版。 8.《国学大师》(网络版)。 |
|
来自: mengk4fz0yyf5h > 《书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