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好的艺术?——以黄建南的山水作品为例

 百年荣耀艺术馆 2020-05-09

周海宏说:“人有两大心智能力: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理性的代表是科学;感性的代表是艺术。科学征服了世界,艺术美化了世界。”可以说,艺术是美的象征,往深处说,好的艺术或许还能净化灵魂。何种可以称之为“好的艺术”?那就要看它能给世界带来什么。艺术家黄建南的作品体现的是感性的智慧,给世界、人的心灵带来美。

中国的绘画自古以来都讲究“意境”,不论是简单的小品花鸟,还是大气磅礴的青绿山水,都十分具有诗意。黄建南的山水创作,一直秉持着“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理念,他用传统的笔墨将自己心中的山川丘壑、春之清新、夏之繁盛、秋之盛果、冬之空灵,总使人沉醉于山川烟云之间。作为观者,我们化身朴实的古人,进入到画纸里面,感受画中意境之美。好的、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是诗歌性与绘画性完美统一的,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观者欣赏一幅好作品,先是受到画面的冲击,随后品味到画面之外的诗意、禅意之境。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山水画自古就有着哲学意味,这大概是体现在画作已成为它们寄托审美思想、抒发性情的载体。黄建南的山水作品,色彩浓郁,律动的河流,高耸的远山,十分具有浪漫色彩,有质感,笔、水、墨相互交融,一下子将观者引入深远的画境中,浸染沉醉之余,还能引发无限的人生思考。

有些传统艺术认为,抽象艺术创作不是真正美学的表现,所以当代绘画艺术逐件地探索与传统艺术创作相互交融的道路。从黄建南的绘画笔法、彩墨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画家的构思、画家的意境中要求一种有节奏的联系,而且能够表达出形象内部的生命,这便达到了“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是绘画创作追求的最高目标,最高的境界,也是绘画批评的主要标准。画山是山,画水是水,通过作品,感受到山水的气派、豪迈。从中体现了黄建南对于万物的体察,因此才能造就这色墨相谐的绘画。

一件好的绘画艺术作品,不仅要使人们感到画面上的形似,在人的视觉感官上使人感到微微一颤,耳目一新;还要能够在欣赏之余,得出空闲沉浸画面之中,思考自己的人生困惑。黄建南的山水创作,遵循着诗性与画性结合的中国优秀传统,体现着中西方绘画方式的自由洒脱,他笔下的山水作品能够使人的感性层面发挥到极致,达到了教化人心、净化心灵之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