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岁月中的电影与歌声(2)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0-05-09

 (2)

电影是位资深导游,引领我领略祖国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电影是部厚重的教科书,再现火热生活的同时,又给我无穷的智慧与启迪,让我爱,让我恨;电影又是一位优秀的音乐老师,教会了我无数动听优美震撼心灵的歌曲。

人说山西好风光

地肥水美五谷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

右手一指是吕梁

……

一提起山西,好像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这首“人说山西好风光”,多数人都认为它是一首山西民歌,其实这本来是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的插曲,1959年电影上映后,这首歌很快风靡全国。到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依然充满活力。

这首歌清新自然,优美圆润,把五六十年代人们热爱家乡,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表现的淋漓尽致。加上平遥籍歌手郭兰英的倾情演绎,让这首歌天下无人不晓。凡是山西人都会唱,即使个别人不会唱,也会哼。

那些岁月中的电影与歌声(2)

郭兰英

“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这是《洪湖赤卫队》中的插曲。当我第一次看电影时就觉得这首歌好听。上高中时我喜欢上了口琴,在校园的小树林中我翻来覆去的吹,我用口琴能完整的吹奏的第一首歌就是它。父亲喜欢这部电影,但尤其喜欢的是这首歌。前年买了一台唱戏机,父亲让我下载的第一首歌便是这一首。据报道周恩来总理也是非常喜欢这首歌,在访苏时曾经和留苏学生一齐合唱,他说“我活到65岁,才找到这么好的一首革命抒情歌曲”。

那些岁月中的电影与歌声(2)

《洪湖水浪打浪》首唱王玉珍

看抗战老电影,日本鬼子进入村庄时,总会响起那段阴森森令人不寒而栗的“鬼子进村曲”。“鬼子进村曲”最早出现于《平原游击队》中。后来这首“鬼子进村曲”在很多的抗战电影中均有引用。《平原游击队》中松井部队趁夜色包围李庄,《地道战》中村支书进村拉钟报警时,都有这段音乐。进入新千年,有很多个性的手机铃音也采用了这段音乐。不知为什么,每每听到它,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地道战》中村口的“老槐树,大铁钟”。

那些岁月中的电影与歌声(2)

老槐树,大铁钟

七八十年代,电影中常听到“二李”的歌曲,女为李谷一,男为李双江,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上了他俩的歌。

由李谷一演唱的《黑三角》插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歌。看过电影后不久,我们一群发小就都学会唱了,走着站着时不时在人们的耳畔欢快地流淌,正如那又清又纯的边疆泉水一般。

哎...哎...哎...

一条心保边疆

锦绣河山万年春

“妹妹找哥泪花流”也是由李谷一演唱的,电影《小花》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望穿双眼盼亲人, 花开花落几春秋,啊花开花落几春秋。当年抓丁哥出走,背井离乡争自由.......”,歌词凄清哀婉,曲调如泣如诉,李谷一情真意切的演绎,直听得我偷偷抹眼泪。

而李谷一另一首歌《泉水叮咚响》,其旋律仿佛是那幽谷山间叮咚泉水轻灵流淌的节奏,余音回荡之处也正如泉水淌过的地方一样从容惬意,歌声与汩汩泉水交织在一起,不知是泉水声还是歌声。听着这首歌,心里又是那么的放松与坦然。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跳下了山岗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

泉水呀泉水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

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

……

李谷一嗓音轻巧甜美,唱腔咬字清晰,其中西合璧的新民歌演唱风格,非常独特有个性。

那些岁月中的电影与歌声(2)

李谷一

电影《闪闪的红星》上映时,李双江演唱的“红星照我去战斗”, 曾让全体村民为之兴奋。1977年部队农场看《闪闪的红星》时,我记得这是我看的第三次,开演之前,部队战士分成三四个方队唱歌,拉歌,此起彼伏。其中获得村民们掌声最多的最热烈的就是这首歌。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

……

同期李双江演唱的另一首“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红色海南、革命之岛,并且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海南岛。其激情其实力唱出了气壮山河,唱出了大气磅礴。他的歌声强烈的穿透力无人能及,尤其这首歌,听起来热血沸腾,振奋人心。

啊,五指山,啊,万泉河,你传颂着多少红军的故事,你日夜唱着红军的赞歌

……

那些岁月中的电影与歌声(2)

李双江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电影《甜蜜的事业》中”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咱们的牛百岁》中”双脚踏上幸福路” 这两首歌, 都是反映农村生活的歌。对于80年代的我们,有特别的影响,因为歌里所描写的景象,与当时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倾向特别吻合,特别积极向上又充满了浪漫情怀。”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首歌,由女高音歌唱家于淑珍原唱。2013年无锡旅游,在太湖上,远方传来这首熟悉的旋律时,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一下子,我好像回到了80年代,回到了青少年。”幸福的花儿…”那份圆润,那份清悠,那份空旷辽阔,情景交融,水天一色,仿佛天籁之歌。激动难忘啊!

多美的歌,多美的事业,多么热火朝天、催人奋进的年代!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

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

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

憧憬那美好的革命理想

啊亲爱的人啊携手前进携手前进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

……

1982年由郑绪岚演唱的《少林寺》插曲“牧羊曲”,随着电影的上映很快风靡大江南北。其缠绵悠扬,悦耳清纯,迷得我呀如痴如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有几回闻。每听到此歌,我浮想联翩,仿佛来到世外桃源:牛羊满山坡,小溪哗啦啦,野花烂漫,绿草如茵,桃花杏花盛开,牧羊姑娘手执长鞭,轻吟低唱,狗儿追逐着五颜六色的蝴蝶……

日出嵩山坳

晨钟惊飞鸟

林间小溪水潺潺

坡上青青草

……

郑绪岚是我喜欢的歌手之一。她演唱的“大海啊故乡”“太阳岛上”都是非常好听的歌曲。其中的“太阳岛上”及山西籍歌手关贵敏演唱的“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给当时的冰城哈尔滨贴足了金。

那些岁月中的电影与歌声(2)

郑绪岚

1983年上了高中,每天晚上将要下自习的时候,校园南面的部队军营高音喇叭里会非常准时的放一些当时流行的经典歌曲。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首:“橄榄树”“大海啊故乡” “白兰鸽”。

“白兰鸽”非常契合我们!做完了一天的功课,尽情的唱啊跳啊,尽情的玩啊,在蓝天白云上,在清新的田野中,我们变成了一群白兰鸽!

“橄榄树”是由三毛作词,它表达了三毛对自由奔放的流浪生活的一种怀念。由朱逢博率先在内陆唱响。《橄榄树》的美,是它不仅旋律好听,更重要的是抒发了人们内心的情感,静静的倾听常常为歌中的意境意蕴所感动。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

那些岁月中的电影与歌声(2)

三毛

1895月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铺辛路十四号的“大咖啡馆”地下 室中第一次公开售票播放电影,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此后,电影影响愈来愈大, 被称为“机械文艺女神”。我常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帮你提升涵养、气质;电影画面满足人的视觉审美体验,给你满满的美学熏陶;音乐可以陶冶人的灵魂; 而电影音乐与歌声做到了视觉与听觉的统一,对灵与肉的震撼,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电影,流动的诗.

电影,人生的导师。

那些岁月里的电影与歌声,我忘不了你们!

  • 梧桐雨wyb,原名王彦斌,山西原平人,60后,企业会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