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清如何防备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成为下一个“吴三桂”?

 鹿文康金 2020-05-10


满清在天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下变得风雨飘摇,曾经最为倚重的八旗兵在晚清缺乏训练,战斗素质极差,被太平军打的丢盔弃甲。而作为汉族地主阶级代表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组建湘楚淮三军,帮满清渡过了亡国之危。天平天国覆灭后,曾左李三人都手握重兵,远离朝堂。天高皇帝远的情况下,清廷如何预防三人效仿吴三桂呢?


清末八旗兵战斗力差,但清军的北方正规军和僧格林沁旗下的骑兵还是保持了相当的战斗力。太平军打到天津近郊的时候,吓得咸丰连忙逃到承德。这时僧王旗下的蒙古骑兵挺身而出,打败了太平军中的精锐北伐军。可见在冷兵器战斗中骑兵还是保持了绝对优势。虽然当时湘军装备了大量的火器,但最主要的战斗方式还是冷兵器。而且太平天国覆灭后,面对丰厚的缴获,湘军已经失去的进取之心。而且在清廷的运作下,湘军、淮军、楚军合而再分,大有互相监视的意思,有晚清最后的骑兵精锐在,曾左李三人就永远要保持忌惮。

曾左李都不能脱离中央朝廷和军机处的掣肘和调遣任命,湘军和淮军的后勤和装备也完全依赖于中央对地方财政的调配和筹措,而中央朝廷和军机处的决策者,都是满族亲贵。在具体行动上,慈禧派遣钦差大臣、湖广总督官文坐镇武昌监视湘军,也即防范湘军有不轨的行动。而且湘军的各个军头都得到了朝廷不同的封赏。曾国藩无法保证所有的湘军将领能够完全铁板一块。


清朝朝廷也在通过重用左宗棠和李鸿章来提防曾国藩。清朝朝廷也在通过重用淮军,避免湘军一家独大,派遣淮军系冯子材等驻守扬州、镇江,控制长江下游,太平天国剿灭后,曾国藩走过了一生的巅峰,正是盛极而衰,曾国藩敏锐察觉了他已经上慈溪的黑名单,便裁军自保,培养李鸿章,推荐淮军剿捻军,让淮军从湘军中顺利分立出去。


吴三桂是武人,可以无君无父。但曾左李是儒士从小就接受的皇权至上的思想。比如湘军破南京城后,部下鼓动曾国藩政变,但曾国藩拒绝了。可见曾国藩的思想较为保守,在保住晚清的统治和改朝换代之间,他选择了忠于清廷。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为其作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而左宗棠和李鸿章两人代表了汉人地主的两个不同派系,互相制肘更不能自立反清。


满清中后期无人可用,只能被迫依靠汉族地主武装,善于隐忍的汉族地主阶级同时还具备奸诈和愚忠,曾左李恰巧成了晚清举足轻重的人物,被称为中兴名臣。虽然三人没有脱离自己阶级的局限性,但保住了清朝的元气,让百姓免遭战祸。三人都能在高峰时保持清醒,特别时曾国藩能够急流勇退,也成为一代完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