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香料丁香丨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文冠厚朴 2020-05-10

我一直觉得北京是一座没有花香的城市,不像南方的许多地方,春天有香樟,秋天有丹桂,花开时满城皆香,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可能不觉得,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最近开始骑车上下班,四月的傍晚,南二环护城河边沿路丁香盛开,那种质朴的、野性的香味,在晚风中是那样醉人,真可算作“暖风熏得游人醉”的北方版本。

↑北京城内盛开的丁香

1. 初识丁香

认识丁香花,还是在大学一年级那年去内蒙旅行。那时候宿舍一位同学家住呼和浩特,他做东,邀请宿舍男生五一假期前去感受草原风光。坐了一宿火车,第二天一早下火车就闻到一阵浓郁的香味。“什么味道这么香?”东道主室友指着路旁一丛开紫花的灌木告诉我们:“呐,是丁香。”“啊,原来这就是丁香!”

丁香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戴望舒在那悠长的雨巷中,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现在终于知道,什么是“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等坐上班车,看见沿路的绿化带里种的全是它,紫色、白色的两种花开得无比繁盛,怪不得这么香。后来导游告诉我们,呼和浩特的市花就是丁香,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有栽种,一到五月就香飘满城。

↑西南山地上盛开的丁香

据《中国植物志》,丁香是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丁香属约19种,大部分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及黄河流域以北各省区,故我国素有丁香之国之称。”

丁香属下的多种植物皆可提取香精、配制高级香料,它们与桂花、茉莉一样,是木犀科著名香料作物。今天我们在公园中常见的丁香包括紫丁香、北京丁香、以及原产东南欧的欧丁香等等,区别不是很大。如无特指,本节所称“丁香”或“丁香花”泛指丁香属各类观赏品种。

↑待放的丁香花蕾

丁香花在古籍中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在唐宋以来的诗词中,关于丁香花的典型意象是它尚未开花时的花苞,以其含苞不放,象征愁思郁结,难以排解,称“丁香结”。这样的诗句有不少,最著名的可能是李商隐(约813—约858)《代赠二首》其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诗歌以女子的口吻,书写相思而不能相见的愁绪。这首诗未编年,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与李商隐许多隐晦的情诗同属于一类。牛峤(约848—约890)《感恩多》同样写香闺念远,词的下阙云:

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近来情转深,忆鸳衾。几度将书托烟雁,泪盈襟。泪盈襟,礼月求天,愿君知我心。

再如尹鹗(896年前后在世)《何满子》下阙:

方喜正同鸳帐,又言将往皇州。每忆良宵公子伴,梦魂长挂红楼。欲表伤离情味,丁香结在心头。

北宋时,周邦彦(1057—1121)以“丁香结”作词牌名:“苍藓沿阶,冷萤黏屋,庭树望秋先陨。……汉姬纨扇在,重吟玩、弃掷未忍。”后世以此为调者,主题多半离愁别怨,清冷寂寥。

2.丁香结与盘花扣

“丁香结”既然是诗词中的常见的意象,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是丁香结呢?对此,宗璞先生的散文《丁香结》解释到: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这种盘花扣也的确可以被称作“丁香”,如清孔尚任《桃花扇·却奁》:“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毕。”

除了纽扣之外,在宋代有丁香花状的耳饰。《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八回:“(吴银儿)耳边戴着金丁香儿,上穿白绫对衿袄儿。”

丁香耳饰,图自《明代耳饰款式研究》李芽

不过在古代服饰中尚未见到关于“丁香结”的直接记载。纵观上文所引唐宋诗句可知,“”在这里作动词,含苞不吐之意。“丁香结”并非一个固定的名词,有时也能分开,例如李璟(916—961)《摊破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总之,在传统文化里,丁香总是与愁怨挂钩的。难怪戴望舒要说,雨巷里丁香一样的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忧愁”。

虽然丁香是唐宋诗人常用的意象,但在唐宋之间的本草、园艺类文献中却很少见到它。唐代段成式(803—863)笔记《酉阳杂俎》续集卷九:“卫公平泉庄有黄辛夷、紫丁香。”此外无有更多介绍,加上瑞香亦名紫丁香,所以还不好判断这是否就是木犀科的丁香。较早描述丁香花植物形态的,是明代万历年间高濂(生卒年不详)《遵生八笺》(初刻于1591)“四时花纪”:

紫丁香花,木本,花如细小丁香,而瓣柔色紫,蓓蕾而生,接种俱可。自是一种,非瑞香别名。[1]

清吴其濬(1789—1847)《植物名实图考》引高濂《草花谱》,内容同上,接着解释到:“按丁香北地极多,树高丈余,叶如茉莉而色深绿,二月开小喇叭花,有紫、白两种,百十朵攒簇,白者香清,花罢结实如连翘。”[2]这是古籍中所见对丁香最为详细的描述。

为什么一直到《遵生八笺》和《植物名实图考》乃有对丁香较为详细的记录呢?回过头来看高濂的记载,这种名叫紫丁香的树,其花“如细小丁香”,说紫丁香的花像缩小版的丁香。难道,还有一种别的丁香不成?

3.香料丁香和鸡舌香

的确另有一种丁香,而且早在唐代的本草书籍中已有记录,此“丁香”并非木犀科丁香属植物,而是指世界著名的香料丁香。

香料丁香,图自文明VI百科

香料丁香是由原产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丁香蒲桃 Syzygium aromaticum 花蕾干燥而来,在17~18世纪的欧洲,由于市场需求量巨大,它的价格与同重量的黄金相同。而在我国,更出名、应用更多的是丁香蒲桃的干燥果实。由于其内种仁由两片形状似鸡舌的子叶,而被称为鸡舌香[3]

↑鸡舌香,丁香蒲桃的干燥果实图自网络

传统中药中,又将丁香蒲桃的干燥花蕾称为“公丁香”、干燥果实称为“母丁香”。

自汉武帝打通南越以后,不少“香药”陆续自南方海路传入我国,其中就包括鸡舌香。东汉应劭(约153—196)《汉官仪》载:

桓帝侍中乃存,年老口臭,上出鸡舌香与含之。鸡舌颇小辛螫,不敢咀咽,嫌有过,赐毒药,归舍,辞决就便宜,家人哀泣,不知其故。僚友求视其药,出在口香,咸嗤笑之。[4]

《汉官仪》早佚,还好《太平御览》记录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东汉桓帝(146—168年在位)嫌侍中乃存年老口臭,遂赐予他鸡舌香让他含在嘴里。鸡舌香状如枣核,这位老侍中不敢咀嚼也不敢吞咽,以为这是自己犯了错皇帝赐予的毒药,回到家后与家人诀别,家人哀泣不已。他的同僚看了鸡舌香之后告诉他,这是口香糖,目的是让你呵气如兰,并不是什么毒药。众人于是都笑他。由此可见,鸡舌香早在公元2世纪时已传入我国。

此外,唐初类书《初学记》卷一一引《汉官仪》:“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所以,“怀香握兰”的“香”是鸡舌香。这可能是鸡舌香引入我国后的主要用途。[5]三国时吴国丹阳太守万震(生卒年不详)《南州异物志》:“鸡舌出在苏州,云是草花,可含,香口。”[6]

自此,“鸡舌香”成为在朝为官的象征,后世不少诗句用到这个典故。例如白居易(772—846)《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对秉鹅毛笔,俱含鸡舌香。”这是诗人丁母忧期间写给同僚的一首诗,这一句是回忆当年朝廷共事的情景。再如明陈汝元(约1850前后在世)传奇《金莲记》第三十五出《接武》:“棣萼联芳。御杯共醉龙头榜,春雪同含鸡舌香。”《金莲记》叙苏轼生平事迹,结局被改编成阖家团圆、一门荣贵。《接武》一出写苏轼二子苏过、苏迈双双高中,所以说“同含鸡舌香”。虽然这与史实不符。

回到三国时,曹操(155—220)曾给诸葛亮(181—234)写过一封信:“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7]这封《与诸葛亮书》没有年代。结合鸡舌香的寓意,推测曹操写这封短扎,可能是想招揽诸葛亮到自己阵营。

↑香料丁香,丁香蒲桃的干燥花蕾,图自维基百科

4.香料丁香和鸡舌香何以名丁香

《太平御览》所引魏晋诸文献中,香料丁香还没有丁香一名。这个舶来的香料,是如何与本土的丁香产生关联的呢?最开始可能是《齐名要术》。贾思勰《齐民要术》第五卷:“俗人以其似丁子,故谓之丁子香。”

到了唐代,“丁子香”已经省略为“丁香。”《本草纲目》引《本草拾遗》的作者陈藏器(约687—757):“鸡舌香与丁香同种,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为鸡舌(击破有顺理而解为两向,如鸡舌,故名),乃是母丁香也。

而五代前蜀李珣(约855—930)《海药本草》可能已将二者弄混:“按《山海经》云:丁香生东海及昆仑国。二月、三月开花,紫、白色。至七月方始成实,大者如巴豆,为之母丁香。小者实,为之丁香[8] 二月、三月开花,紫、白色花朵的显然是指木犀科丁香。

↑此处丁香即为丁香蒲桃,图自《Traité chinois de botanique médicale》

北宋医家马志(生卒年不详)开始对这种源自海外的香料有较为准确的记载,其《开宝重定本草》云:

丁香生交、广、南番。按《广州图》上丁香,树高丈余,木类桂,叶似栎叶。花圆细,黄色,凌冬不凋。其子出枝蕊上如钉,长三四分,紫色。其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呼为母丁香。二月、八月采子及根。一云∶盛冬生花、子,至次年春采之。[9]

此处描述的植物显然是丁香蒲桃。

而后,苏颂(1020—1101)等人奉命以《开宝重定本草》为蓝本,扩充药物并加以注释后撰成《嘉祐补注神农本草》,简称《嘉祐本草》,其中,鸡舌香与丁香同时存在。这引起沈括(1031—1095)的质疑:“《新补本草》又出丁香一条,盖不曾深考也。(注:此处《新补本草》即《嘉祐本草》。)同样的,李时珍(1518—1593)也认为:“宋《嘉祐本草》重出鸡舌,今并为一。”于是,《本草纲目》以“丁香”作为条目名,将“鸡舌香”并入,所载内容也全部为鸡舌香。“丁香”也成为这种香料更为通用的名称。

↑丁香蒲桃,为桃金娘科常绿植物,图自维基百科

为何本草书籍中关于“丁香”的记载全部是鸡舌香,而非木犀科丁香呢?[11]原因可能很简单:古人认为木犀科丁香并无药用价值,而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所收植物,并不以其药用价值为准衡,故而我们能在《植物名实图考》看到木犀科的丁香。[12]

回过头来看看,两种丁香,一种是汉朝时即从南海传入的名贵香料,另一种是生活中和诗词里都很常见的美丽花卉,同名而异物,确实很容易混淆。比如民国初年的植物学专著《清稗类钞·植物类》就也弄混了:

丁香为常绿乔木,一名鸡舌香,产于两粤,叶长椭圆形,春开紫花,或白花,四瓣。子黑色,以为香料,并供药用。京师国学东厢旧有丁香一株,明嘉靖壬寅已有之。康熙戊戌,昆明谢司业补栽数本。道光壬寅,尚书花沙纳官祭酒时,复补植紫、白二株。[13]

“常绿乔木”、“叶长椭圆形”所指乃丁香蒲桃,“产于两粤”说明丁香蒲桃在清末民初时已引种于我国;而“春开紫花,或白花,四瓣”所指显然是我们熟悉的木犀科丁香。“京师国学东厢旧有丁香”所指亦然。因为20世纪60年代,丁香蒲桃在我国岭南地区始有正式的栽培,但产量极不稳定。[14]  目前,香料丁香的主要产地仍然在印尼、马达加斯加、桑给巴尔等热带地区。这种生于赤道附近的热带植物,是不可能在我国北方露天环境下生存的。

自此,两种同样著名的丁香,我们应该能够分得比较清楚。


[1] (明)高濂:《遵生八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517页。

[2] 《花谱》:“紫丁香,花如细小丁香,而瓣柔色紫,蓓蕾而生。”见(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中华书局,2018年,第657页。

[3] 四部丛刊本《太平御览》卷第九百八十一引《吴时外国传》曰:“五马洲,出鸡舌香。”卷第七百八十七引康泰《扶南土俗》曰:“诸薄之东有马五洲,出鸡舌香,树木多花,少实。”“诸薄”即爪哇。藤田丰八氏认为马鲁古群岛土著居民对“鸡舌香”的称呼与五马州(即马五洲)在发音上接近:“Moluccas诸岛其土人呼鸡舌香为Gaumedi音近“五马州”,则五马州之义即鸡舌香岛,以其出产名之。”见(日)藤田丰八:《中国南海古代交通从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541-578页。参见温翠芳:《汉唐时代南海诸过香药入华史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第140-141页。

[4] 转引自四部丛刊本《太平御览》卷第九百八十一。 

[5] 东晋葛洪《抱朴子》用以疗疾。四部丛刊本《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十一引《抱朴子》:“或以鸡舌、黄连、乳汁煎之,注之诸有百疹之在,目愈而更加精明倍常。

[6] 陈连庆认为“苏州二字有误”,《太平御览》嘉庆十二年鲍氏刻本作“苏门”。见陈连庆:《汉晋之际输入中国的香料》,《史学集刊》,1986年,第2期,第16页。

[7] (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1页。

[8] 转引自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卷第十二“丁香”。《本草纲目》第三十四卷“丁香”亦载,内容大致相同。按,今本《山海经》不载“丁香”。故《本草纲目》转引时将“按《山海经》云”一句删去。

[9] 转引自《本草纲目》第三十四卷“丁香”。

[10] (宋)沈括著,胡道静等译注:《梦溪笔谈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843页。

[11] 《中华本草》“紫丁香”集解部分只有《植物名实图考》。见国家中药管理局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9年,第六册,第199页。

[12] 《植物名实图考》记载了四中丁香。紫丁香乃木犀科紫丁香及近似种;滇丁香似为茜草科丁香属植物;野丁香似为木樨科植物花叶丁香,藏丁香似为茜草科植物露球花。此外,以丁香取名的药材还有苦丁香(甜瓜蒂)、桂丁香(肉桂果实)、白丁香(麻雀屎等)。见卢鸿涛、曾珞欣:《丁香考》,《中药材》,1989年,第10期,第40页。

[13] (清)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1年,第5874页。

[14] 《丁香考》,第38页。

作者简介:江汉汤汤,企业职员 / 中国美术馆志愿者讲解员 / 自由撰稿人,个人公众号“古典植物园”,现居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