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灸肚脐的好处

 艾灸健康你我他 2020-05-11

单灸神阙(肚脐)
一、穴组 神阙
识名 以穴名与用法而直接命名。
用途及释义
(一)中风,中恶(不正之气,秽毒),中寒,尸厥(突然晕倒),人事不省(失去知觉),惊痫,
慢惊风(抽风),角弓反张(后背痉挛),小儿脐风(小儿破伤风,四六风)及初生儿不吃奶。
《集成》载,中恶,客忤(婴儿被外界事物惊吓得病),卒死,灸脐中百壮。在治小儿脐风时,用大蒜捣如泥,敷在肚脐上,隔蒜泥灸之,待病
儿口中有蒜气时为止。然后,再用蒜汁滴入鼻内。神阙之两旁为天枢, 《千金》称之为魂魄之舍,其下方之气海为人身生气之原,阙是宫阙即高大的门楼,脐为神之宫阙,由此也可以概括地推理到脐中央及其周围,对人身的精神活动当具一定的作用,不过在现代医学上还未找到佐证而已。神经精神病而灸神阙,绝不是在于回阳,而是在于镇静安神,其机理尚待探讨。
二)中气不足,心气短气,气不接续,四肢无力。
《集成》载:“左手足无力,灸脐中百壮至五百壮。当是培补下焦之元气,增进至身之机能所收到的作用。
(三)统治胃肠及下腹诸病,如呕吐呃逆,暴泄水泻,痢疾,肠鸣,霍乱,转筋,腹胀,腹痛,腹中积块,伤寒结胸,肢冷,溺水死,小便淋涩不通,大便秘结,痔疝,脱肛,便血,男子不育,女子不孕,习惯流产及下腹与前后阴诸病。
《资生经》引《得效方》 "腹中有积大便秘,巴豆肉为饼置脐中,灸三壮即通,神效。”并可用此法通小便。

用法:禁直接灸。用隔蒜,隔姜,填盐,填巴豆肉,间接灸之。也可以熏灸

来自周楣声著《针灸经典处方别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