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雨: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发掘与古蜀文明(上)

 RK588 2020-05-11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先秦时期的遗址。

三星堆在世界的位置

三星堆在中国的位置

三星堆遗址分布范围达12平方公里,其核心是面积约3.5平方公里的三星堆城址。

12平方公里范围内遗存分布情况

1929年,农民燕道成在广汉三星堆月亮湾台地掏沟时发现一坑400余件精美的玉石器,一时间,“广汉玉器”声名鹊起,从而拉开了持续九十年的三星堆考古的序幕。

1934年,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在馆长葛维汉(David Crockett Graham 美籍加拿大人)的带领下,在1929年月亮湾玉石器坑地点附近进行了三星堆历史上的首次考古发掘,出土、采集了六百余件玉石器和陶器,葛维汉认为这批遗物时代的上限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下限至周代初期(距今约3100年),并提出了“广汉文化”的概念。

三星堆遗址的首次发掘

上世纪50~70年代,四川省多家考古机构在三星堆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并对月亮湾台地进行了小规模的试掘,认识到三星堆遗址应为古蜀文化遗址,并可能是古代蜀国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中心。

新中国以来三星堆遗址的首次发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三星堆遗址持续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150平方公里)、考古勘探(12平方公里)和考古发掘(12000平方米)工作。

80年代以来三星堆遗址的发掘

三星堆遗址90年来的考古工作可分为“发现三星堆遗址”(黑色)—— “确认三星堆文化”(蓝色)—— “探索三星堆聚落”(红色)三个大的阶段。

目前已基本掌握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堆积和保存状况。

三星堆城址的规模和布局也开始逐渐清晰,一个由大型多重城圈、超大型建筑、高等级祭祀坑、公共墓地等重要文化遗存构成的都邑性遗址的面貌已逐步显现出来。

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由三星堆遗址和周边数十个同时期中小型遗址共同组成的复杂社会之聚落形态也初露端倪。

三星堆遗址主体文化堆积的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春秋早期(2700~600 BCE.),局部堆积的年代可延续至春秋战国时期(600 BCE~316 BCE.),在长逾2000年的时间里,古蜀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演绎了人类文明从孕育、诞生、发展、辉煌到衰落的完整过程。

● 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分期 

Phasee I 

Baodun Culture

(2700~2300BCE.)

Late Neolithic Age 

Phase II 

Yufu Culture

(2300~2100BCE.)

Late Neolithic Age,Early Xia Dynasty  

Phase III 

Sanxingdui Culture

(2100~1600BCE.)

Xia Dynasty 

Phase IV 

Sanxingdui Culture

(1600~1200BCE.)

Early Shang Dynasty

Phase V 

Sanxingdui Culture

(1200~1100BCE.)

Late Shang Dynasty

Period VI 

Shierqiao Culture

(1100~600BCE.)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Phase VII 

Late Shu Culture

(600~316BCE.)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作者:雷雨   就职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