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最强判专家,敌军被他忽悠的团团转,一人可抵十万大军

 思明居士 2020-05-11

这位专家名叫杨善,字思敬,明朝大兴人(现北京大兴区)。如果不是对明朝历史极其了解的读者,应该不会对此人有太深的印象,因为史书对杨善的记录并不太多。但说起杨善,此人绝对可以称的上是明朝最强谈判专家,杨善一个人单枪匹马,两手空空,只靠忽悠就将被敌军俘虏的皇帝给安全带了回来,这在当时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怎么回事呢,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这位牛人的光辉历史。

杨善先生是个文科生,学历只有秀才文凭,在当时的明朝读书人当中可归为学渣一类。他本人也没啥特殊背景,职业生涯啥人不靠,从九品小官做起,一路做到了朝廷二品大员,以他的学历在当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他的成功,却完全依靠的是自己的实力。和一般人不同,他实力来源就是:能言善辩,简单解析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再复杂的局面在他手里都能被轻松搞定。下面我们就来介绍这位仁兄生平最强的一次“能言善辩”吧。

明朝最强判专家,敌军被他忽悠的团团转,一人可抵十万大军

杨善

1449年,北方草原部落瓦剌在太师也先的率领下进犯大明,一路攻城略地无人能挡,北方边镇处处烽烟四起。大明年前的皇帝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率明朝50万精锐部队亲征瓦剌。但在太监王振的低能指挥下,50万大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大军给一锅全端,武将大臣纷纷战死,皇帝被俘虏。瓦剌大军逼近首都北京城。

明朝最强判专家,敌军被他忽悠的团团转,一人可抵十万大军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

国家危难之际,留守大臣于谦带,领剩下的军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京保卫战,期间还顺便推举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上位,成为新皇。在军民团结一心,誓死抵抗之下,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胜利。瓦剌人被阻挡在了北京城外无法寸进。

明朝最强判专家,敌军被他忽悠的团团转,一人可抵十万大军

北京保卫战

但上一任皇帝朱祁镇却还被扣押在瓦剌大营中,瓦剌人准备把他当成饭票敲诈赎金,放言不给钱不放人,给少了撕票。但新任皇帝朱祁钰压根没准备将哥哥赎回来,生怕哥哥回来了会将皇位抢回去,所以他一文钱都不想出,强烈希望哥哥朱祁镇死在外面。但瓦剌人没有杀掉朱祁镇,但也不准备放人,而是动不动就拉他去城墙边游街示威,要求交付赎金。

看到这种情况,明朝大臣觉得实在是太丢人了,还是赎回来比较好。在朝臣重重压力之下,皇帝朱祁钰在不情不愿下还是准备派人跟瓦剌谈一下,做做样子也好,至少安抚安抚大臣,但一毛钱都不准备给。于是,学历不高的杨善先生有幸被皇帝选中,让他出使,没有礼物,没有任何承诺。

明朝最强判专家,敌军被他忽悠的团团转,一人可抵十万大军

朱祁钰

没人觉得杨善能成功,都知道没钱瓦剌是不会放人的,皇帝派他去也只是做做样子,安抚安抚朝臣而已。但显然皇帝并不了解杨善真正的实力。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杨善“不辱使命”,没花一毛钱,只靠“谈判”真的将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镇给的带回来了,生生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杨善和瓦剌人的谈判没花多少时间,只是简单聊了几句,然后瓦剌人就被他彻底征服,答应马上无条件放人。杨善先生也由此堪称明朝最前谈判专家。下面就来说说杨善是怎么只靠一张嘴将皇帝带回来的?

明朝最强判专家,敌军被他忽悠的团团转,一人可抵十万大军

杨善和谈


杨善来到了瓦剌军大营,见到他后瓦剌使者还以为大明准备答应交付赎金,在瓦剌太师的示意下安排了酒宴。酒宴上接待准备给他个下马威。

接待使者气势汹汹:“土木之战,你们的军队怎么这么菜,怎么这么不抗揍?”

杨善一脸哀叹:“有些事情我原本不想说的,但到现在这个时候,还是告诉你们吧”

对方不解,追问原因。

杨善不情不愿道:“土木之战那会,大明的主力部队都不在京里,全都调到南方作战了。王振不懂军事,胡乱指挥,才导致了失败,不过现在南征的部队已经全部回来了,有二十万人啊。再加上新练的三十万军队,全部经过严格的训练,随时可以作战!”

瓦剌听到这话,也先使者心中一惊,但杨善的表演显然才刚刚开始。

杨善继续道:“我们在边界准备了埋伏了很多火枪和带毒的弓弩,你们被打中就必死无疑(百步外洞人马腹立死),而且我们还在交通要道上安放了很多铁锥(隐铁锥三尺),你们的马蹄会被刺穿,根本无法行动。”

瓦剌人听到后被吓的脸色发白,杨善先生趁热打铁:“实话告诉你们,每天夜里你们睡觉的时候,我们派了很多刺客窥视你们的营帐,来无影去无踪,你们还不知道吧!”

宴会上的瓦剌人直接被吓得目瞪口呆

可光吓是不够的,于是杨善继续了他的表演。

他脸色突变,换上了一幅悲天悯人的表情,发出了一声叹息:“唉,可惜这些都没用了。”

瓦剌人刚刚被这位仁兄那诡异可怕的语气吓得不行,突然又看他态度转温,搞不懂他玩什么花样,便追问他为什么。

杨善这才说出了他最终的用意:“我们已经讲和,彼此之间就像兄弟一样,怎么还用得上这些!”

瓦剌人笑了,他们终于不用担心那些火枪、铁锥和刺客了,虽然这些东西并不存在。

明朝最强判专家,敌军被他忽悠的团团转,一人可抵十万大军

杨善也先谈判


杨善也笑了,因为他讲的故事“非常动人”。但一个故事显然还不够,于是杨善先生决定再讲一个,而下一个听故事的主角变成了瓦剌太师也先。饭后,杨善马上去找也先,要求面谈。

空手而来的杨善如愿见到了也先,面对这位草原枭雄,杨善并没有很紧张,他相信自己可以。也先首先发问:

气势汹汹的也先:“你们为什么降低马的价格?”(削我马价)
“你们为什么卖给我们的布匹都是劣等货?”(帛多剪裂)
“你们为什么的使者经常被你们扣留?”(使人往多不归)
“你们为什么要降低每年给我们的封赏?”(减岁赐)

问完杀气腾腾的看着杨善,等待他的回答。

在出使之前,杨善一直在朝廷礼部任职,负责礼仪方面的工作。对于国家的大政方针,他基本没有参与的资格,对外也没有发言权,但这些问题他必须回答。他思索了一会,便马上完成了构思,开启了他出使后的第二次忽悠:

杨善笑着对也先说道:“太师不要生气,其实我们并没有降低马的价格啊,太师送(要收钱的)马过来,马价逐年上升,我们买不起却又不忍心拒绝太师,只好略微降低价格(微损之),这也是不得已的啊,您想想,现在的马价比最初时候已经高了很多了啊。”

“至于布匹被剪坏的事情,我们深表遗憾,也已经严厉查处了相关责任人员(通事为之,事败诛矣)。您送来的马匹不也有不好的吗,这自然也不是您的意思吧!”


也先连忙答道:“当然,当然,我可以保证,这绝对不是我的安排。”

杨善继续回答说道:“还有,我们没有扣留过您的使者啊,您派来的使者有三四千人,这么多人,难免有些人素质不高,偷个窃或是抢个劫的也是难免,我们也能理解。而太师您执法公正,必定会追究他们,这些人怕被定罪就逃亡了(归恐得罪,故自亡耳),可不是我们扣留他们的啊。其实岁赐我们也没有减,我们减去的只不过是虚报的人数,已经核实的人都没有降过的。”

“您看,我说得有没有道理?”

也先:。。。。。点头表示认可。

史料记载,他除了点头同意,以及不断说几个“好”、“对”之类的字外(数称善),就没有任何表示了。
杨善眼看也先被唬的一愣一愣,觉得时候到了:“太师派兵进攻大明,太师也会有损失,不如把太上皇送回大明,然后大明每年给太师赏赐,这样对两国都好啊。”

也先被终于被说动,觉得杨善的话都很有道理,决定把朱祁镇送回去


可当他看国书时,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于是问道: “你们的国书上为什么没有写要接太上皇呢?”
早有准备的杨善回答道:“这是为了成全太师的名声啊!国书上故意不写,是为了让太师自己做这件事,您想啊,要是在国书上写出来,太师您不就成了奉命行事了吗?这可是大明的一片苦心啊!”
听到杨善的回答,也先大喜。于是他决心一定把朱祁镇送回去。

可就在这时,也先身边一个将领突然问道:“你们怎么不带钱来赎人呢?”

杨善看了他一眼回答道: “我们本来是要带钱过来的(压根没带一文钱),但这样不就显得太师贪财了吗,幸好我们特意不带钱来,现在才能见识到太师的仁义啊!,太师不贪财物,是男子汉,必当名垂青史,万世传颂!”(好男子,垂史册,颂扬万世)

听到杨善的回答,也先非常激动,起身说道: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兄弟你先安顿下来,回头我就让人把朱祁镇给你送回去。
他还按捺不住自己的高兴,不断地走动着,一边笑一边不停地说着:“好,好!”(笑称善)

明朝最强判专家,敌军被他忽悠的团团转,一人可抵十万大军

瓦剌太师也先


总结:这是一次成功的谈判,谈判期间,杨善先生充分发挥了说客、辩手精神,草原枭雄也先在他面前直接被智商碾压。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将马屁精、臭不要脸、戏精精神发挥到了极致,空手套白狼将朱祁镇安全带回来家。期间,没有割让一寸土地,没有交付一文钱赎金,一个人做到了十万大军都难以做到的事。每每脑补当时的情形,都让人有顶礼膜拜的冲动,有此战绩,他被称为为明朝第一谈判(忽悠)专家,完全是实至名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