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李清照两首词,她爱酒,也爱荷花

 读书工 2020-05-11

说起荷花,我们就不由得想起了周敦颐的《爱莲说》。他说莲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内中虚心,外在刚正不阿,没有那些花枝招展的枝蔓,它们在水中亭亭玉立,向远处散发出清香。

人们说梅花、兰花、菊花和竹子是有崇高气节的,荷花也何尝不是这样呢。人们喜爱荷花,也赋予了荷花高尚纯洁清廉的美好品质。

在宋代有一个女词人李清照,她也是非常爱花的,她的词里写了不少的花卉。她年轻时一遇到下雪天,还喜欢跟丈夫赵明诚一起到郊外踏雪寻梅。

李清照有四大爱好,一是写词,二是喝酒,三是收藏,四是爱花。她的词保留至今的有一百多首,写喝酒和赏花的就近四十来首。她咏梅花和菊花是比较多的。

相对来说,她写的荷花词不多,只有两首。一首是写的少女时期郊游醉酒划船误入荷花池中的情况,即《如梦令》。另一首是结婚以后,她在汴京写秋天的湖光山色以及荷花的情形,即《怨王孙》。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从词的第一句来看,这应该是一首回忆之作。常记,就是曾经记得。估计是李清照十六岁的时候吧,那一天她们几个伙伴划船出去春游。

我们读李清照的词,她后半生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她有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少女时期。她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性格爽朗,写诗词时还喜欢喝酒助兴。

这一天春游累了,她们就在溪亭那里休息,补充体力。可能是没有大人在身边约束的缘故,酒喝多了,到傍晚时分还没有完全醒来,但是她们又不得不回家。

她醉醺醺地划着船,可是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结果小船迷失了方向,闯进了荷花丛中。虽然周围是一片荷花的海洋,但天黑了,此时已经无心赏花。

于是她们拼命地往外冲啊,几只小船比赛似地争相向前划去,那些准备夜宿的水鸟吓得都扑棱棱地飞起来。

若干年后李清照回忆起来,那一次郊游玩得是多么地开心,是何等地刺激,虽然有点惊险,但毕竟是顺利地回家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那样天真烂漫的日子就不会再有,就只剩下了怀念。

《双调怨王孙·赏荷》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这是双调,是李清照结婚以后南渡之前的作品。此时生活比较安静,所以李清照写秋景荷莲,写秋天的成熟安静,没有一般人的悲秋愁绪,表现了她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

词的上片写湖水在秋风的吹动之下波光粼粼,看上去无比宽阔,给人以游目骋怀的感觉。暮秋时分,花儿凋零,香气消散,即使这湖里的荷花也开过了。

湖水澄清,山抹微云,天连衰草,一切都与人十分地贴近。词人在这无边的秋色里望远,此时看到和遐想到的美景,心情的愉悦,真的是用语言难以表达。

下片紧接着上片,写景由大到小,由虚而实。先写荷莲结成莲蓬,有了莲子,而荷叶已经老去,只留得残荷还能够听几回雨声。

秋天早晨露水浓重,湖上岸边的苹草都被打湿,好像被人清洗过一样。那些栖息在沙滩上的鸥鸟向着更远的天空飞去,它们头也不回,好像在计较人们归去得太早一样。

这里的景色被词人李清照自我化了。其实有些鸥鸟也是这里的不速之客,天黑了借宿一晚,第二天就要赶路。它跟我们人类一样,每天也有很多忙不完的事情。

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但是在她早期的作品中,那些细腻的景物描写,寄托的是一种天真快乐的情调,很少有那种哀怨的情绪。特别是这两首郊游吟咏荷花的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女少妇清纯浪漫的一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