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应用

 ZhiuBin 2020-05-11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组成。根据其通阳行痹之功,广泛用于胸痹、心悸、自汗、血痹、项痹、腰痛等疾病,疗效显著。

1、胸痹

胸痹之病,是由于心气心血不足,阴寒、痰浊、瘀血等邪气留踞胸中,脉络痹阻而出现胸痛、背痛,或者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等为特征的常见心胸病证。《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云:“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阳微言本虚,阴弦言标实,阳微阴弦,即心之阴阳气血虚损,邪气郁阻脉络。黄芪桂枝五物汤方中,黄芪益气,桂枝通阳祛邪,芍药养营,生姜、大枣温通卫阳,调和营卫,共奏通阳行痹之功。正如清·陈念祖《金匮方歌括》所说:“此即桂枝汤去甘草之缓,加黄芪之强有力者,于气分中调其血,更妙倍用生姜以宣发其气,气行则血不滞而痹除,此夫倡妇随之理也。”此外,若胸痹见黄芪桂枝五物汤证又兼瘀血之象明显者,本方又可与桂枝茯苓丸合方。

2、自汗

汗证乃由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汗液外泄而致。其中时时汗出,动则尤甚,不受外界影响者为自汗。其临床常见证型有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桂枝温经解肌,白芍和营敛阴,二药一散一收,调和营卫,配以生姜、大枣,助桂、芍调和营卫,加浮小麦加强其敛汗之功。诸药合用,切中病机而收止汗之效。

3、心悸

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虚衰、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黄芪桂枝五物汤用黄芪补气生血,鼓舞卫气以畅血行,桂枝通阳,芍药和血,姜枣调和营卫,且生姜辛散,可增强桂枝温煦之力,又可增强桂枝通脉之力。诸药合用,通过补气方法来和血通脉,温助阳气。

4、痹病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往往以肌肉、关节的疼痛、屈伸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用桂枝汤调和营卫,祛风散寒,畅行气血,去甘草之壅滞,倍生姜加黄芪,可以走表祛邪,益卫固表,加防风以增其祛风散寒之用。

5、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之半身不遂,多由于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所致。方中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养血和血,温阳通脉,川芎、牛膝化瘀通络,天麻平肝熄风祛痰以治其言语不清。临床上,本方应与补阳还五汤相鉴别,前者治在温补、温通,而后者治在补气以行血。

编辑:陈晓彤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研究生,师从风湿病专家吕新亮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